典型城市及区域背景点有机气溶胶组成、来源、粒径分布及形成机理
发布时间:2021-01-21 20:32
本论文以2012-2014年间我国5个典型城市(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乌鲁木齐)和青海湖背景点大气为对象,研究有机气溶胶季节特征、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西安市沙尘暴期间和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工程前后有机气溶胶的变化,探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对大气气溶胶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结论有:冬季,总悬浮颗粒物(TSP)中多环芳烃(PAHs)总浓度在西安和广州分别为57±20和18±23 ng m-3,比夏季高出5-10倍。两个城市的PAHs,夏季的时候以5环和6环为主,主要是因为交通排放的缘故,但是到冬季则是以4环和5环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冬季居民燃煤排放增强,其次是冬季低温更有利于半挥发性4环和5环PAHs富集在颗粒相。冬季我们检测到7种氧代多环芳烃(OPAHs),但是夏天只检测到了1种。在冬季,TSP中OPAHs总浓度在西安和广州分别为54±15和23±32 ng m-3,并且以5环为主。粒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西安和广州大气细粒子(<3.3μm)上以4环和5环的PAHs和OPAHs为主。而3环的PAHs和OPAHs的相对丰度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增大而增加,占总质量浓度的百分比从最小粒子(...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大气气溶胶的形成,生长和传输过程示意图
第一章 引言物的大气寿命不同:粗粒子较易沉降,而细粒子则可以长距离传输;(2)颗的来源与组成不同:粗粒子大多来源于风蚀和海浪喷溅等物理机械运动过而细粒子大多是燃烧或光化学反应生成;(3)颗粒物对气候的影响不同:不径气溶胶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和吸湿性能,因而其吸收和反射太阳光、作为结核的性能也不同;(4)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同:不同粒径气溶胶由化学组成和动力学性能差异,在人体呼吸系统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沉积效率 1.2)(Taylor, 1996),故而对人体的健康效应也不一样。因此,对大气气溶别是有机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图 1.3 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简化机制Fig. 1.3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SOA) 有机气溶胶的研究进展自上世纪 70、80 年代各国环境学者相继展开了对大气气溶胶中的有机物的 (Kawamura and Gagosian, 1987; Simoneit, 1984),随后学者们也对不同区域市关于不同粒径颗粒物中有机化合物组成、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方面做了大研究工作 (Hildemann et al., 1991; Offenberg and Baker, 1999; Tripathi et al)。80 年代初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 Gray 等根据洛杉矶盆地为期一年的检测,建立了细粒子有机碳的 30 多种不同源排放清单,主要排放源为:道路尘.6%)、木炭烧烤(15.9%)、未装催化剂汽油车(13.5%)、柴油车(7.6%)、尘(5.4%)和表面涂层(5.2%)等(Grayet al., 1986)。90 年代初期,美国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向二次有机气溶胶转化的机制[J]. 谢绍东,田晓雪. 化学进展. 2010(04)
[2]北京大气气溶胶PM2.5中的有机示踪化合物[J]. 何凌燕,胡敏,黄晓锋,张远航. 环境科学学报. 2005(01)
[3]Characterization of fine organic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Chinese cooking[J]. HE Ling-yan1, HU Min 1,*, WANG Li2, HUANG Xiao-feng 1,**, ZHANG Yuan-hang1 (1.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Labor Protection, Beijing 100054,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4(04)
本文编号:2991844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大气气溶胶的形成,生长和传输过程示意图
第一章 引言物的大气寿命不同:粗粒子较易沉降,而细粒子则可以长距离传输;(2)颗的来源与组成不同:粗粒子大多来源于风蚀和海浪喷溅等物理机械运动过而细粒子大多是燃烧或光化学反应生成;(3)颗粒物对气候的影响不同:不径气溶胶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和吸湿性能,因而其吸收和反射太阳光、作为结核的性能也不同;(4)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同:不同粒径气溶胶由化学组成和动力学性能差异,在人体呼吸系统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沉积效率 1.2)(Taylor, 1996),故而对人体的健康效应也不一样。因此,对大气气溶别是有机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图 1.3 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简化机制Fig. 1.3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SOA) 有机气溶胶的研究进展自上世纪 70、80 年代各国环境学者相继展开了对大气气溶胶中的有机物的 (Kawamura and Gagosian, 1987; Simoneit, 1984),随后学者们也对不同区域市关于不同粒径颗粒物中有机化合物组成、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方面做了大研究工作 (Hildemann et al., 1991; Offenberg and Baker, 1999; Tripathi et al)。80 年代初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 Gray 等根据洛杉矶盆地为期一年的检测,建立了细粒子有机碳的 30 多种不同源排放清单,主要排放源为:道路尘.6%)、木炭烧烤(15.9%)、未装催化剂汽油车(13.5%)、柴油车(7.6%)、尘(5.4%)和表面涂层(5.2%)等(Grayet al., 1986)。90 年代初期,美国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向二次有机气溶胶转化的机制[J]. 谢绍东,田晓雪. 化学进展. 2010(04)
[2]北京大气气溶胶PM2.5中的有机示踪化合物[J]. 何凌燕,胡敏,黄晓锋,张远航. 环境科学学报. 2005(01)
[3]Characterization of fine organic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Chinese cooking[J]. HE Ling-yan1, HU Min 1,*, WANG Li2, HUANG Xiao-feng 1,**, ZHANG Yuan-hang1 (1.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Labor Protection, Beijing 100054,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4(04)
本文编号:2991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9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