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同心圆活动导流墙式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05:09
  论文从反应技术的角度,在OCO反应器的基础上,开发了同心圆活动导流墙式反应器(OGO反应器)。论文对OGO技术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通过对比试验,考察了OGO反应器生物除磷脱氮能力及去除效果的稳定性;进行了反应器流型特性试验比较;通过正交试验得出OGO系统运行的最佳控制条件,并以长期、连续运行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OGO系统有机物去除与脱氮除磷效能、系统中活性污泥特性与系统需氧量、反应器低温运行效果及参数优化;通过反应器中氮素的追踪和氮平衡计算,考察了系统内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现象、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①OGO反应器中内隔墙结构的延伸,有效增加了缺氧区的有效容积和缺氧停留时间,反应器中好氧-缺氧的宏观分区及基质在环区的动态分配得以优化,提高了反应器内缺氧环境的稳定性,可以更为充分地发挥系统生物脱氮除磷潜能。在进水NH3-N浓度、TN浓度分别为15.67~35.42mg/L和19.6840.08mg/L的条件下,其出水浓度分别为3.97~9.48mg/L和7.86~13.85mg/L。氨氮、总氮平均去除率分...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水环境问题与水体富营养化
    1.2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1.2.1 污水生物脱氮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
        1.2.2 污水生物除磷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
    1.3 污水脱氮除磷工艺与技术
2/O 工艺系列">        1.3.1 A2/O 工艺系列
        1.3.2 SBR 工艺系列
        1.3.3 环流循环污水处理工艺
    1.4 课题的提出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流程与装置
    2.2 研究方法
    2.3 试验水质与分析测试方法
        2.3.1 试验水质
        2.3.2 分析测试方法
3 同心圆活动导流墙式反应器的试验研究
    3.1 基本技术思路
    3.2 OCO工艺实验分析
        3.2.1 工艺的启动
        3.2.2 OCO工艺对污染物去除的试验结果
        3.2.3 OCO工艺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3.2.4 OCO反应器水力特性的初步分析
    3.3 同心圆活动导流墙反应技术的试验研究
        3.3.1 C-隔墙延伸的试验研究
        3.3.2 活动导流墙分流的试验研究
        3.3.3 同心圆活动导流墙反应技术的形成
    3.4 反应器运行的对比试验
        3.4.1 运行试验结果
        3.4.2 分析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反应器的流型特性与水力混合特征试验分析
    4.1 反应器流型特性试验
        4.1.1 反应器流态特征函数与反应器效率
        4.1.2 试验研究方法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4 流型的模型拟合与推流比讨论
    4.2 反应器水力混合特征
        4.2.1 导流墙开角与混合液流量分配
        4.2.2 反应器水力混合特征试验
    4.3 本章小结
5 OGO系统工况参数的优化与运行效果试验研究
    5.1 OGO系统主要工况参数的优化试验研究
        5.1.1 正交试验方法
        5.1.2 正交试验结果
        5.1.3 分析与讨论
    5.2 OGO系统运行效果的试验研究
        5.2.1 试验结果
        5.2.2 系统同时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的稳定性与除磷能力分析
        5.2.3 系统有机物去除的效果与抗冲击负荷能力分析
        5.2.4 系统低温运行效果分析
    5.3 OGO 系统活性污泥特性分析
        5.3.1 OGO系统中污泥性状与微生物相
        5.3.2 OGO系统活性污泥沉降性能
        5.3.3 OGO系统污泥产率分析
    5.4 OGO系统需氧量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OGO系统生物脱氮机理试验研究
    6.1 OGO反应器的脱氮特性
        6.1.1 反应器氮素浓度追踪试验
        6.1.2 OGO系统各区脱氮贡献与氮素平衡分析
    6.2 OGO系统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微环境机制分析
        6.2.1 试验方法
        6.2.2 试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6.3 具有反硝化功能的好氧菌分离培养试验研究
        6.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6.4 OGO系统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影响因素
        6.4.1 DO 浓度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
        6.4.2 C/N 比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
        6.4.3 C/N 比与DO 浓度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关联影响
        6.4.4 生物固体停留时间(SRT)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申请专利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污水生物除磷若干影响因素分析[J]. 尹军,王建辉,王雪峰,解艳萃,霍玉丰,谭学军.  环境工程学报. 2007(04)
[2]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J]. 侯金良,康勇.  化工进展. 2007(03)
[3]倒置AAO工艺聚磷微生物的吸磷行为[J]. 陈洪斌,唐贤春,何群彪,屈计宁,高廷耀.  中国环境科学. 2007(01)
[4]低DO下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新形式探讨[J]. 周国胜,刘年丰,姚瑞珍,张杰,王琪.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02)
[5]低溶氧下低C/N值生活污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J]. 闫骏,王淑莹,高守有,程英睿.  中国给水排水. 2007(03)
[6]氧化沟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应用[J]. 李梅,于军亭,孟德良.  水处理技术. 2007(01)
[7]循环流环型脱氮除磷工艺处理低浓度城镇污水[J]. 张大鹏,谢丽,宋乐平,周琪,顾国维.  给水排水. 2006(S1)
[8]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研究[J]. 彭永臻,侯红勋,乔海兵,王少坡.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12)
[9]短程生物脱氮与同步除磷的中试研究[J]. 徐晓宇,杨殿海.  给水排水. 2006(11)
[10]异养硝化机理的研究进展[J]. 何霞,吕剑,何义亮,赵彬,李春杰.  微生物学报. 2006(05)

博士论文
[1]Orbal氧化沟强化生物脱氮的中试研究[D]. 高守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2]螺旋升流式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D]. 豆俊峰.重庆大学 2004
[3]双泥生物反硝化吸磷脱氮系统工艺的试验研究[D]. 罗宁.重庆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D]. 方玲玲.合肥工业大学 2006
[2]一体化氧化沟流态研究及一体化OCO工艺试验[D]. 吕庆洪.四川大学 2004
[3]合建式三环工艺的试验研究[D]. 李尚月.重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96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96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c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