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生空间”的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02:42
基于"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是雄安新区完善区域生态功能的理论基石。从雄安新区"生产—生活—生态"的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入手,解译1988、1998、2008和2018年4期遥感影像获取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定量分析雄安新区"三生空间"的时空演变及其功能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1)1988—2018年,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生活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共计增加了82.35 km2,生产用地面积先升后降,累计增加了50.34 km2,生态用地面积大幅下降,共计减少了132.70 km2。(2)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转出面积最大的为水域生态用地,转出面积共计94.36 km2,占总转出面积的41.06%,转入面积最大的是农业生产用地,共计135.91 km2,占总转入面积的近三分之二,其他它用地类型均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转换。(3)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波动减少的变化趋势。沙地等生态质量指数较低的其他...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2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雄安新区位置图
生态用地面积增幅最低且为负增长,生态用地与生产用地的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呈现相反的发展趋势,生态用地面积自1988年的410.49 km2急速下降至2018年的277.79 km2,共计减少132.70 km2,生态用地面积占比在30年间下降了7.51%。其中,水域生态用地变化最为突出。水域生态用地自1988年的347.72 km2大幅下降至2008年的231.58 km2,面积减少近三分之一后缓慢增长至256.28 km2。伴随着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成立,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愈发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白洋淀生态恢复成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表2 1988—2018年雄安新区“三生空间”土地利用用地面积/km2Table 2 Area of ecological-living-productive land in Xiong′an New Area during 1988—2018 年份Year 1988 1998 2008 2018 生产用地Productive land 1097.21 1165.44 1205.34 1147.55 生活用地Ecological land 260.34 296.09 313.74 342.69 生态用地Living land 410.49 306.50 248.96 277.7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源区玛多县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J]. 肖建设,乔斌,陈国茜,史飞飞,曹晓云,祝存兄. 生态学报. 2020(02)
[2]晋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演变与模拟[J]. 郝晓敬,张红,徐小明,王荔,崔严. 生态学报. 2020(01)
[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贵州坝子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研究[J]. 陈会,李阳兵,盛佳利. 生态学报. 2019(24)
[4]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基于长江经济带127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 苑韶峰,唐奕钰,申屠楚宁. 经济地理. 2019(09)
[5]都市生态旅游区土地利用碎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武汉东湖生态旅游区为例[J]. 李冬杰,杨利,余俞寒,罗文斌,王兆峰. 生态学报. 2019(13)
[6]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属性辨析及生态修复保护研究[J]. 刘俊国,赵丹丹,叶斌. 生态学报. 2019(09)
[7]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J]. 罗刚,廖和平,李强,廖涟漪,李义龙,房傲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8]基于格网尺度的杭州城西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热点分析[J]. 苑韶峰,朱从谋,李胜男. 上海国土资源. 2018(01)
[9]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优化策略[J]. 彭建,李慧蕾,刘焱序,胡熠娜,杨旸. 地理学报. 2018(04)
[10]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解析[J]. 张佰林,高江波,高阳,蔡为民,张凤荣. 地理学报. 2018(03)
硕士论文
[1]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 秦泗刚.西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06131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2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雄安新区位置图
生态用地面积增幅最低且为负增长,生态用地与生产用地的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呈现相反的发展趋势,生态用地面积自1988年的410.49 km2急速下降至2018年的277.79 km2,共计减少132.70 km2,生态用地面积占比在30年间下降了7.51%。其中,水域生态用地变化最为突出。水域生态用地自1988年的347.72 km2大幅下降至2008年的231.58 km2,面积减少近三分之一后缓慢增长至256.28 km2。伴随着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成立,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愈发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白洋淀生态恢复成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表2 1988—2018年雄安新区“三生空间”土地利用用地面积/km2Table 2 Area of ecological-living-productive land in Xiong′an New Area during 1988—2018 年份Year 1988 1998 2008 2018 生产用地Productive land 1097.21 1165.44 1205.34 1147.55 生活用地Ecological land 260.34 296.09 313.74 342.69 生态用地Living land 410.49 306.50 248.96 277.7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源区玛多县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J]. 肖建设,乔斌,陈国茜,史飞飞,曹晓云,祝存兄. 生态学报. 2020(02)
[2]晋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演变与模拟[J]. 郝晓敬,张红,徐小明,王荔,崔严. 生态学报. 2020(01)
[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贵州坝子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研究[J]. 陈会,李阳兵,盛佳利. 生态学报. 2019(24)
[4]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基于长江经济带127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 苑韶峰,唐奕钰,申屠楚宁. 经济地理. 2019(09)
[5]都市生态旅游区土地利用碎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武汉东湖生态旅游区为例[J]. 李冬杰,杨利,余俞寒,罗文斌,王兆峰. 生态学报. 2019(13)
[6]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属性辨析及生态修复保护研究[J]. 刘俊国,赵丹丹,叶斌. 生态学报. 2019(09)
[7]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J]. 罗刚,廖和平,李强,廖涟漪,李义龙,房傲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8]基于格网尺度的杭州城西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热点分析[J]. 苑韶峰,朱从谋,李胜男. 上海国土资源. 2018(01)
[9]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优化策略[J]. 彭建,李慧蕾,刘焱序,胡熠娜,杨旸. 地理学报. 2018(04)
[10]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解析[J]. 张佰林,高江波,高阳,蔡为民,张凤荣. 地理学报. 2018(03)
硕士论文
[1]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 秦泗刚.西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06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0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