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 0 -PRB修复地下水中铬铅复合污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9 07:13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是现今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可渗透反应墙(Permeble Reactive Barrier)是一种新兴的原位修复技术,它具有运行稳定、成本低、长效等优点。近年来,PRB技术迅速发展,在反应机理、结构安装、活性材料的改进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目前,PRB技术正逐步取代运行成本高昂的抽出处理技术,成为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零价铁可渗透反应墙(Fe0-PRB)应用最为广泛,它具有持续原位处理、处理组分多和价格便宜等优势,已在许多国家地下水污染处理的众多方面得到了研究和发展。Fe0-PRB已被证明是一项能够修复受卤代烃、卤代芳烃、有机氯农药以及重金属(如铬、硒、铀、砷和锝)等污染地下水的有效技术。本研究通过批实验和柱实验,研究了Fe0-PRB技术修复铬铅复合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以Fe0为填料的PRB修复铬铅复合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了解决单独以铁粉为介质的PRB去除效率易下降的问题,首次使用堆肥-Fe0混合PRB修复铬铅复合污染地下水...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图
物理屏蔽法只有在处理小范围的剧毒、难降解污染物时才可考虑作为一种永久方法,多数情况下,它只是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被用作一种临时性的控艳民 2009)。1.3.1.2 被动收集法该法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将水污染物质如油类污染物等收集起来,或将所有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来以便处理法。被动收集法一般在处理轻质污染物(如油类等)时比较有效,它在美国治理污染时得到过广泛的应用(魏艳民 2009)。1.3.2 抽出处理修复技术P&T技术是最早出现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也是地下水异位修复的代表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至今,地下水污染治理仍以P&T技术为主P&T 技术是把污染的地下水抽出来,然后在地面上进行处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技术已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只要在地下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实施了抽取或注入的,都归类为P&T技术。P&T技术概念模型见图1-2。
象严重;⑷ 需要持续的能量供给,以确保地下水的抽出和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要求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与监测。.3 监测天然衰减修复技术MNA技术出现的时间较晚,于20 世纪90 年代才开始正式用于地下水污染技术基于污染场地自身理化条件和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进行污染修复,从而达染物浓度、毒性及迁移性等目的。另外,MNA 技术还必须根据污染区域的治用相应的监测控制技术,对地下水的自然修复过程进行监测评价。实施监测的有以下几方面(Pope et al. 2004):⑴ 证明污染物的自然衰减与预测相符合;⑵影响自然衰减能力的环境变化因素(如:水文地质条件、地球化学条件、微生 能够监测出所有潜在的有毒或易迁移转换的污染产物;⑷ 证实污染晕在纵、上没有进一步扩展;⑸ 确定该修复过程对下游不会造成不良影响;⑹ 验证该达到修复目标。采用MNA技术进行地下水污染修复,一般不会产生次生污染态环境的干扰程度较小;并且该技术工程设施简单,修复费用远远低于其他修该技术适用范围较窄,对区域环境和污染要求较高,一般仅适用污染程度较低自然衰减能力较强的区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下水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 李培月,吴健华.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04)
[2]适用于污染河水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J]. 骆其金,谌建宇,许振成,虢清伟. 水处理技术. 2010(03)
[3]有机质含量对石灰性黄潮土和砂姜黑土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J]. 夏海勇,王凯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6)
[4]浅析地下水资源污染修复技术及应用[J]. 魏艳民. 地下水. 2009(05)
[5]不同阴离子对Fe0还原硝酸盐的影响[J]. 唐次来,张增强,李荣华. 环境科学学报. 2009(04)
[6]零价铁对铬污染底泥的修复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王新新,张颖,李慧,王元芬,徐慧,姜世英. 环境科学学报. 2009(02)
[7]我国地下水污染分析[J]. 吕书君. 地下水. 2009(01)
[8]堆肥在环境修复与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朱凤香,王卫平,陈晓旸,吴传珍,杨友坤,薛智勇. 浙江农业学报. 2008(06)
[9]生物-化学联合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J]. 王珍,张增强,唐次来,林建.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9)
[10]地下水铅污染修复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J]. 姜楠,王鹤立,廉新颖.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02)
博士论文
[1]纳米铁系金属复合材料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研究[D]. 康海彦.南开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Fe~0还原黄土高原地下水中NO3~-污染的模拟研究[D]. 唐次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5266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图
物理屏蔽法只有在处理小范围的剧毒、难降解污染物时才可考虑作为一种永久方法,多数情况下,它只是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被用作一种临时性的控艳民 2009)。1.3.1.2 被动收集法该法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将水污染物质如油类污染物等收集起来,或将所有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来以便处理法。被动收集法一般在处理轻质污染物(如油类等)时比较有效,它在美国治理污染时得到过广泛的应用(魏艳民 2009)。1.3.2 抽出处理修复技术P&T技术是最早出现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也是地下水异位修复的代表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至今,地下水污染治理仍以P&T技术为主P&T 技术是把污染的地下水抽出来,然后在地面上进行处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技术已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只要在地下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实施了抽取或注入的,都归类为P&T技术。P&T技术概念模型见图1-2。
象严重;⑷ 需要持续的能量供给,以确保地下水的抽出和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要求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与监测。.3 监测天然衰减修复技术MNA技术出现的时间较晚,于20 世纪90 年代才开始正式用于地下水污染技术基于污染场地自身理化条件和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进行污染修复,从而达染物浓度、毒性及迁移性等目的。另外,MNA 技术还必须根据污染区域的治用相应的监测控制技术,对地下水的自然修复过程进行监测评价。实施监测的有以下几方面(Pope et al. 2004):⑴ 证明污染物的自然衰减与预测相符合;⑵影响自然衰减能力的环境变化因素(如:水文地质条件、地球化学条件、微生 能够监测出所有潜在的有毒或易迁移转换的污染产物;⑷ 证实污染晕在纵、上没有进一步扩展;⑸ 确定该修复过程对下游不会造成不良影响;⑹ 验证该达到修复目标。采用MNA技术进行地下水污染修复,一般不会产生次生污染态环境的干扰程度较小;并且该技术工程设施简单,修复费用远远低于其他修该技术适用范围较窄,对区域环境和污染要求较高,一般仅适用污染程度较低自然衰减能力较强的区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下水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 李培月,吴健华.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04)
[2]适用于污染河水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J]. 骆其金,谌建宇,许振成,虢清伟. 水处理技术. 2010(03)
[3]有机质含量对石灰性黄潮土和砂姜黑土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J]. 夏海勇,王凯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6)
[4]浅析地下水资源污染修复技术及应用[J]. 魏艳民. 地下水. 2009(05)
[5]不同阴离子对Fe0还原硝酸盐的影响[J]. 唐次来,张增强,李荣华. 环境科学学报. 2009(04)
[6]零价铁对铬污染底泥的修复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王新新,张颖,李慧,王元芬,徐慧,姜世英. 环境科学学报. 2009(02)
[7]我国地下水污染分析[J]. 吕书君. 地下水. 2009(01)
[8]堆肥在环境修复与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朱凤香,王卫平,陈晓旸,吴传珍,杨友坤,薛智勇. 浙江农业学报. 2008(06)
[9]生物-化学联合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J]. 王珍,张增强,唐次来,林建.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9)
[10]地下水铅污染修复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J]. 姜楠,王鹤立,廉新颖.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02)
博士论文
[1]纳米铁系金属复合材料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研究[D]. 康海彦.南开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Fe~0还原黄土高原地下水中NO3~-污染的模拟研究[D]. 唐次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5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2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