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0 09:43
21世纪是生态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人类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种种生态破坏的惨痛教训之后,终于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人类只有彻底摒弃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才是明智的。因此,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共同面临的任务。 黄土高原是我国一个十分独特的地理单元,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黄土地上,曾经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据史料考证,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曾经是林草茂盛、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区域。自秦汉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长期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掠夺式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导致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目前,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频繁的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使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这不仅直接威胁着高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严重影响着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黄...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概况及社会经济背景
1.2.1 地理位置及分布范围
1.2.2 地形地貌特征
1.2.3 气候特征
1.2.4 土壤特征
1.2.5 植被特征
1.2.6 水资源特征
1.2.7 矿产资源特征
1.2.8 区域社会经济特征
1.3 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3.1 生态恢复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1.3.2 国外生态恢复研究概况及特点
1.3.3 我国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3.4 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5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1.4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黄土高原生态退化现状、形成机理与发展趋势研究
2.1 生态退化现状
2.1.1 崩溃性水土流失
2.1.2 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
2.1.3 环境容量低,污染严重
2.1.4 降水减少,水旱灾害频繁
2.1.5 土地荒漠化迅速发展,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
2.1.6 河川水文状况严重恶化,水资源匮乏
2.1.7 人口严重超载
2.2 生态退化的动因及形成机理分析
2.2.1 干扰破坏
2.2.2 生态退化的机理
2.3 生态退化的一般过程
2.4 生态退化的景观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2.4.1 生态退化的主要表现
2.4.2 生态退化的景观诊断
2.4.3 生态系统评价的原则
2.4.4 生态退化指标及等级
2.5 黄土高原生态退化及其演替趋势
2.5.1 自然生态系统
2.5.2 人工生态系统
第3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3.1 指导思想与定位
3.2 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
3.2.1 整体性原则
3.2.2 景观恢复原则
3.2.3 因地制宜原则
3.2.4 保护与整治并重原则
3.2.5 生态与经济相协调原则
3.2.6 可持续发展原则
3.2.7 生态效益评估原则
3.3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略与目标
3.3.1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略
3.3.2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
3.4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3.4.1 整体性原理
3.4.2 限制因子原理
3.4.3 大小环境对生物具有不同影响原理
3.4.4 种群密度制约与空间分布格局原理
3.4.5 物种多样性原理
3.4.6 群落演替原理
3.4.7 生态系统高度和谐原理
3.4.8 生物间相互制约原理
3.4.9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原理
3.4.10 生态位原理
3.5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
3.5.1 控制土壤侵蚀
3.5.2 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
3.5.3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相结合
3.6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3.6.1 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3.6.2 以保护为主,治理与保护相结合
3.6.3 因地制宜实行退耕还草
3.6.4 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并重
3.7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与策略
3.7.1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
3.7.2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
3.8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过程
3.9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3.9.1 生态农业模式
3.9.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3.9.3 控制荒漠化模式
3.9.4 聚流农业模式
3.9.5 “带-网-片”模式
3.9.6 土地复垦模式
3.9.7 淤堤坝合理利用模式
3.9.8 陡坡地治理模式
3.9.9 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3.10 典型生态退化区生态恢复范式
3.10.1 水土流失区生态恢复范式
3.10.2 风沙区生态恢复范式
3.10.3 工矿区生态恢复范式
第4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4.1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科学问题
4.1.1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实施规划与方案
4.1.2 黄土高原环境演变与原生植被状况
4.1.3 林草植被建造模式与技术
4.1.4 国内外优良种苗的繁育和栽培技术、节水抗旱造林技术
4.1.5 林草植被建设规模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关关系
4.1.6 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出路
4.1.7 生态移民与扶贫开发
4.1.8 生态恢复与持续管理的配套政策体系与有效的驱动体制与机制
4.2 生态恢复技术
4.2.1 工程技术
4.2.2 农业技术
4.2.3 生物技术
第5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分区及水土保持研究
5.1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分区
5.1.1 分区原则
5.1.2 分区
5.1.3 分区方法和步骤
5.1.4 生态恢复分区方案
5.1.5 不同类型区生态恢复与生态产业建设重点
5.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5.2.1 水土保持的意义
5.2.2 水土流失类型
5.2.3 水土流失发展趋势
5.2.4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第6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与植被恢复研究
6.1 黄土高原植被变迁及其区系地理特征分析
6.1.1 黄土高原植被变迁
6.1.2 黄土高原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
6.2 植被退化的类型、现状、原因及其过程
6.2.1 植被退化的类型、现状与原因
6.2.2 天然植被的退化过程
6.3 退耕还林还草与植被恢复研究
6.3.1 建国以来植被恢复的成就与问题
6.3.2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与植被恢复的目的和意义
6.3.3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与植被恢复的可能性与有利条件
6.3.4 植被恢复的目标与任务
6.3.5 植被恢复的研究方法
6.3.6 植被恢复分区研究
6.3.7 林草植被恢复的前景展望
6.3.8 植被恢复对策
第7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7.1 生态恢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2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产业建设重点
7.2.1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农业建设
7.2.2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工业建设
7.2.3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旅游业建设
7.2.4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7.3 生态恢复产业化中心区与生态经济中心区建设
7.3.1 西安
7.3.2 太原
7.3.3 兰州
7.3.4 呼和浩特
7.3.5 包头
7.3.6 银川
7.3.7 西宁
7.3.8 洛阳
7.3.9 大同
7.3.10 宝鸡
7.3.11 河津
第8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管理对策研究
8.1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8.2 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
8.2.1 系统整体性管理
8.2.2 实行清洁生产
8.2.3 废物资源化管理
8.2.4 加强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8.3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管理对策与措施
8.3.1 科学定位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模式
8.3.2 依靠科技进步,制定参与式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
8.3.3 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
8.3.4 协调好人地关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8.3.5 强化政府的生态环境监控职能
8.3.6 实施生态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综合治理
8.3.7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3.8 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评估机制
8.3.9 切实增加投入,强化经营管理
8.3.10 抓好以植被恢复为核心的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
8.3.11 设立生态补偿基金,支持生态恢复重建
8.3.12 加快生态恢复的产业化发展
8.3.13 建立有利于农民个人和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激励机制
8.3.14 生态移民与生态恢复相结合
第9章 实证研究
9.1 水土流失区的生态恢复--山西离石王家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9.1.1 概述
9.1.2 生态退化综合诊断
9.1.3 生态恢复的目标与总体思路
9.1.4 生态恢复措施与方法
9.1.5 经验总结
9.2 风沙区生态恢复--陕西榆林治沙工程
9.2.1 概述
9.2.2 生态退化分析
9.2.3 生态恢复措施
9.2.4 生态恢复效果与启示
9.3 矿区生态恢复--山西平朔安太堡矿区土地复垦
9.3.1 概述
9.3.2 生态退化诊断与恢复思路
9.3.3 生态恢复措施
9.3.4 生态恢复效果
第10章 结语
10.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黄河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机制
10.2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分布、形成机理及其对恢复植被的影响
10.3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对水、土资源质量演变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10.4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防灾减灾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间的相互影响
10.5 黄土高原生态退化与恢复的生化机理研究
10.6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调控研究
10.7 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恢复的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已接受待发表文章与研究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统计分析在分区研究中的应用[J]. 王秀红. 地理科学. 2003(01)
[2]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J]. 师江澜,杨正礼.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03)
[3]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J]. 张文辉,李登武,刘国彬,徐学华. 植物研究. 2002(03)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 丁琳霞. 陕西林业科技. 2002(02)
[5]恢复生态学与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问题[J]. 黄志霖,傅伯杰,陈利顶. 水土保持学报. 2002(03)
[6]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J]. 申元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04)
[7]基于SPSS的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经济分区研究[J]. 胡月明,冯艳芬,李强,傅恒勋,徐剑波,李华兴. 经济地理. 2001(05)
[8]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作物覆盖因子计算[J]. 张岩,刘宝元,史培军,江忠善. 生态学报. 2001(07)
[9]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J]. 伍世良,邹桂昌,林健枝. 自然资源学报. 2001(04)
[10]山西高原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 张金屯. 水土保持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042591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概况及社会经济背景
1.2.1 地理位置及分布范围
1.2.2 地形地貌特征
1.2.3 气候特征
1.2.4 土壤特征
1.2.5 植被特征
1.2.6 水资源特征
1.2.7 矿产资源特征
1.2.8 区域社会经济特征
1.3 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3.1 生态恢复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1.3.2 国外生态恢复研究概况及特点
1.3.3 我国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3.4 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5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1.4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黄土高原生态退化现状、形成机理与发展趋势研究
2.1 生态退化现状
2.1.1 崩溃性水土流失
2.1.2 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
2.1.3 环境容量低,污染严重
2.1.4 降水减少,水旱灾害频繁
2.1.5 土地荒漠化迅速发展,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
2.1.6 河川水文状况严重恶化,水资源匮乏
2.1.7 人口严重超载
2.2 生态退化的动因及形成机理分析
2.2.1 干扰破坏
2.2.2 生态退化的机理
2.3 生态退化的一般过程
2.4 生态退化的景观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2.4.1 生态退化的主要表现
2.4.2 生态退化的景观诊断
2.4.3 生态系统评价的原则
2.4.4 生态退化指标及等级
2.5 黄土高原生态退化及其演替趋势
2.5.1 自然生态系统
2.5.2 人工生态系统
第3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3.1 指导思想与定位
3.2 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
3.2.1 整体性原则
3.2.2 景观恢复原则
3.2.3 因地制宜原则
3.2.4 保护与整治并重原则
3.2.5 生态与经济相协调原则
3.2.6 可持续发展原则
3.2.7 生态效益评估原则
3.3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略与目标
3.3.1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略
3.3.2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
3.4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3.4.1 整体性原理
3.4.2 限制因子原理
3.4.3 大小环境对生物具有不同影响原理
3.4.4 种群密度制约与空间分布格局原理
3.4.5 物种多样性原理
3.4.6 群落演替原理
3.4.7 生态系统高度和谐原理
3.4.8 生物间相互制约原理
3.4.9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原理
3.4.10 生态位原理
3.5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
3.5.1 控制土壤侵蚀
3.5.2 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
3.5.3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相结合
3.6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3.6.1 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3.6.2 以保护为主,治理与保护相结合
3.6.3 因地制宜实行退耕还草
3.6.4 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并重
3.7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与策略
3.7.1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
3.7.2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
3.8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过程
3.9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3.9.1 生态农业模式
3.9.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3.9.3 控制荒漠化模式
3.9.4 聚流农业模式
3.9.5 “带-网-片”模式
3.9.6 土地复垦模式
3.9.7 淤堤坝合理利用模式
3.9.8 陡坡地治理模式
3.9.9 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3.10 典型生态退化区生态恢复范式
3.10.1 水土流失区生态恢复范式
3.10.2 风沙区生态恢复范式
3.10.3 工矿区生态恢复范式
第4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4.1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科学问题
4.1.1 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实施规划与方案
4.1.2 黄土高原环境演变与原生植被状况
4.1.3 林草植被建造模式与技术
4.1.4 国内外优良种苗的繁育和栽培技术、节水抗旱造林技术
4.1.5 林草植被建设规模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关关系
4.1.6 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出路
4.1.7 生态移民与扶贫开发
4.1.8 生态恢复与持续管理的配套政策体系与有效的驱动体制与机制
4.2 生态恢复技术
4.2.1 工程技术
4.2.2 农业技术
4.2.3 生物技术
第5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分区及水土保持研究
5.1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分区
5.1.1 分区原则
5.1.2 分区
5.1.3 分区方法和步骤
5.1.4 生态恢复分区方案
5.1.5 不同类型区生态恢复与生态产业建设重点
5.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5.2.1 水土保持的意义
5.2.2 水土流失类型
5.2.3 水土流失发展趋势
5.2.4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第6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与植被恢复研究
6.1 黄土高原植被变迁及其区系地理特征分析
6.1.1 黄土高原植被变迁
6.1.2 黄土高原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
6.2 植被退化的类型、现状、原因及其过程
6.2.1 植被退化的类型、现状与原因
6.2.2 天然植被的退化过程
6.3 退耕还林还草与植被恢复研究
6.3.1 建国以来植被恢复的成就与问题
6.3.2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与植被恢复的目的和意义
6.3.3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与植被恢复的可能性与有利条件
6.3.4 植被恢复的目标与任务
6.3.5 植被恢复的研究方法
6.3.6 植被恢复分区研究
6.3.7 林草植被恢复的前景展望
6.3.8 植被恢复对策
第7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7.1 生态恢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2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产业建设重点
7.2.1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农业建设
7.2.2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工业建设
7.2.3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旅游业建设
7.2.4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7.3 生态恢复产业化中心区与生态经济中心区建设
7.3.1 西安
7.3.2 太原
7.3.3 兰州
7.3.4 呼和浩特
7.3.5 包头
7.3.6 银川
7.3.7 西宁
7.3.8 洛阳
7.3.9 大同
7.3.10 宝鸡
7.3.11 河津
第8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管理对策研究
8.1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8.2 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
8.2.1 系统整体性管理
8.2.2 实行清洁生产
8.2.3 废物资源化管理
8.2.4 加强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8.3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管理对策与措施
8.3.1 科学定位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模式
8.3.2 依靠科技进步,制定参与式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
8.3.3 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
8.3.4 协调好人地关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8.3.5 强化政府的生态环境监控职能
8.3.6 实施生态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综合治理
8.3.7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3.8 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评估机制
8.3.9 切实增加投入,强化经营管理
8.3.10 抓好以植被恢复为核心的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
8.3.11 设立生态补偿基金,支持生态恢复重建
8.3.12 加快生态恢复的产业化发展
8.3.13 建立有利于农民个人和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激励机制
8.3.14 生态移民与生态恢复相结合
第9章 实证研究
9.1 水土流失区的生态恢复--山西离石王家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9.1.1 概述
9.1.2 生态退化综合诊断
9.1.3 生态恢复的目标与总体思路
9.1.4 生态恢复措施与方法
9.1.5 经验总结
9.2 风沙区生态恢复--陕西榆林治沙工程
9.2.1 概述
9.2.2 生态退化分析
9.2.3 生态恢复措施
9.2.4 生态恢复效果与启示
9.3 矿区生态恢复--山西平朔安太堡矿区土地复垦
9.3.1 概述
9.3.2 生态退化诊断与恢复思路
9.3.3 生态恢复措施
9.3.4 生态恢复效果
第10章 结语
10.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黄河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机制
10.2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分布、形成机理及其对恢复植被的影响
10.3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对水、土资源质量演变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10.4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防灾减灾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间的相互影响
10.5 黄土高原生态退化与恢复的生化机理研究
10.6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调控研究
10.7 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恢复的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已接受待发表文章与研究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统计分析在分区研究中的应用[J]. 王秀红. 地理科学. 2003(01)
[2]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J]. 师江澜,杨正礼.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03)
[3]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J]. 张文辉,李登武,刘国彬,徐学华. 植物研究. 2002(03)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 丁琳霞. 陕西林业科技. 2002(02)
[5]恢复生态学与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问题[J]. 黄志霖,傅伯杰,陈利顶. 水土保持学报. 2002(03)
[6]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J]. 申元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04)
[7]基于SPSS的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经济分区研究[J]. 胡月明,冯艳芬,李强,傅恒勋,徐剑波,李华兴. 经济地理. 2001(05)
[8]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作物覆盖因子计算[J]. 张岩,刘宝元,史培军,江忠善. 生态学报. 2001(07)
[9]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J]. 伍世良,邹桂昌,林健枝. 自然资源学报. 2001(04)
[10]山西高原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 张金屯. 水土保持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042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4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