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植被—环境关系与生态建设对策

发布时间:2021-02-21 17:55
  地球表面的环境因子与植被在反馈与响应中形成动态平衡,但是这些平衡因种种原因而被不断打破,常常引发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退变,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本文以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这一典型生态过渡区为研究对象,就该区植被一环境关系从不同尺度、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该区域相应的分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通过初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植物区系:现知研究区的63科、236属、427种、19变种维管束植物中,科的数量组成中菊科、禾本科、豆科、藜科占优势,属则是蒿属、黄芪属、藜属、蓼属等占优势;科、属的分布类型均以温带分布与世界分布型中的温带分布类群为主。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使本区形成了以中生、旱生的多年生草本为主,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层片明显,灌木、半灌木相对发达的区系系统,且地带上存在一定的替代性。(2)植被空间分布:运用3S技术首次确定库布齐沙区的总面积为20394 km2(2002年)。研究区的植被背景整体上是以油蒿为建群种的沙生植物群落,在其中镶嵌其它群落类型,从而形成了研究区较为独特并具代表性的植被格局。无论是地带性植被还是沙生植被,均表现出东西向和南北向明显...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植被(植物)-环境研究多尺度性的决定作用:反馈与响应
    1.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植被-环境研究的历史回顾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三章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的植物区系与植被类型
    3.1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的初步分析
    3.2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的植被类型
第四章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植被-气候关系分析
    4.1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气候特征及植被分布格局
    4.2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气候变化与植被动态
    4.3 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植被-土壤关系分析
    5.1 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5.2 沙漠-河岸过渡带土壤养分与盐分的空间特征
    5.3 常见植被类型下土壤水盐的耦合作用
第六章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植被-水关系分析
    6.1 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相互关系
    6.2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
第七章 放牧干扰对黄河低阶地盐化草场植被及土壤水盐性状的影响
    7.1 放牧干扰对盐化草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7.2 放牧干扰对黄河低阶地盐化草场土壤水盐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第八章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初析
    8.1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分区
    8.2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8.3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
    8.4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
    8.5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
    8.6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途径
    8.7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种子植物名录
附录Ⅱ 导师简介
2005.7)">附录Ⅲ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及参加、参与的科研项目(2002.92005.7)
致谢
附图



本文编号:3044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44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8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