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分子印迹型吸附剂吸附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2 22:29
  燃煤排放的污染物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氮氧化物的过量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成因之一。为了有效控制燃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控制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目前燃煤电厂应用的主要烟气脱硝技术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这两种方法分别可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燃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然而氮氧化物也是一种化工原料,其中NO分子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了适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需求,本文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原理,制备了一系列用于捕集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吸附剂材料,并开展了燃煤烟气中氮氧化物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以期研发一种可有效捕集燃煤烟气氮氧化物的方法,从而实现氮氧化物资源化利用。本文采用本体聚合方式,利用不同的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制备了一系列分子印迹材料并进行优选。应用N2等温吸附实验、热重分析实验考察了不同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对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手段对各组吸附剂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 NOx吸附前后吸附剂化学结构的变化。在固定床吸附实验台上,对不同组吸附剂的NOx吸附效果进行比较...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分子印迹型吸附剂吸附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实验研究


图1-2表面Cd?(?II)离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示意图[1()6]??Fig.?1-2?The?preparation?of?surface?ionic?imprinting?polymer?of?Cd(?II?)[106]??该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具有较快的吸附解吸动力学,但是相较于其他聚合物的??

过程图,分子印迹,材料制备,磁性


Zhao[K)9,n〇]等用乙二酸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使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可以选择性吸附co2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聚合物制备过程和对??002的吸附过程如图1-4所示。该吸附剂的C02吸附量能够达到0.478mm〇l/g,??经过50次再生循环实验后吸附量仅仅下降了?2%。该分子印迹型吸附剂具有较快??的C02吸附与解吸速率,使用DSC-TGA方法测定了?C02的吸附量,测定中在??14??

模板分子,乙二酸,分子间作用,分子印迹技术


?T??H^C??图1-3磁性DIS分子印迹材料制备过程[1()7]??Fig.?1-3?The?preparation?of?magnetic?DIS?molecularly?imprinted?material^1071??1.4.3分子印迹技术在气体吸附上的研究??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液相体系中对污染物的富集与解吸有较好的表现,因此有??研宄者利用这一特点将分子印迹技术应用到烟气净化中来,以期通过该技术将气??态目标分子进行脱除富集,从而在烟气净化的同时有利于气体的资源化利用。在??燃煤烟气中,常见的组分有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若要在烟气净化领域使用分子印迹技术,首先要利用这些分子的极性以及??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差异,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是在液相中完成的,烟气中的目标物质均为气态分子,目标分子不能??直接用作制备过程中的模板分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分析及应用[J]. 董计鑫.  能源与节能. 2016(08)
[2]雾霾之PM2.5的来源、成分、形成及危害[J]. 程春英,尹学博.  大学化学. 2014(05)
[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失活研究综述[J]. 姜烨,高翔,吴卫红,张涌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14)
[4]焙烧温度对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表征及活性的影响[J]. 高岩,栾涛,徐宏明,吕涛,李小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S1)
[5]基于三聚氰胺膜电催化与酶催化放大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测定绿麦隆[J]. 李建平,李玉平,魏小平.  化学学报. 2012(17)
[6]表面印迹法制备钴(Ⅱ)离子印迹硅胶及性能[J]. 范洪涛,隋殿鹏,赵立兴,任泽岩,袁自云,周勤,孙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12)
[7]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非钒基催化剂研究进展[J]. 刘福东,单文坡,石晓燕,张长斌,贺泓.  催化学报. 2011(07)
[8]铅(Ⅱ)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J]. 李路娟,刘慧君,张磊.  化学通报. 2011(06)
[9]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J]. 周涛,刘少光,唐名早,陈成武,徐玉松,吴进明.  硅酸盐学报. 2009(02)
[10]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在电站锅炉上的应用[J]. 吕洪坤,杨卫娟,周志军,黄镇宇,刘建忠,周俊虎,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23)

博士论文
[1]基于乙二酸的分子印迹型吸附剂捕集CO2的实验研究[D]. 沈艳梅.华北电力大学 2013
[2]介孔二氧化硅改性及其吸附CO2研究[D]. 魏建文.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环境激素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D]. 王亚琼.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46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46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d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