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准则及量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6 15:59
  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需要研究制定一套协同推进准则及量化方法,提出了协同推进"四准则",即生态环境健康、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水和谐共生、人民生活幸福;在"四准则"基础上,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量化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方法,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度进行定量评估。利用黄河流域2009—2018年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2009—2018年黄河流域协同度呈现上升趋势,由"接近协同"向"较协同"转变,但整体协同度还不高,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子系统上升幅度较大,生态环境健康和人水和谐共生子系统发展相对缓慢。 

【文章来源】:人民黄河. 2020,42(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准则及量化研究


单指标协同度变化曲线

趋势图,发展指数,子系统,黄河


总体而言,2009—2018年协同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总体协同度从2009年的0.425上升到2018年的0.605,由“接近协同”向“较协同”转变,但整体协同度不高,2018年刚达到“较协同”状态,这说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协同关系还是比较突出的。对比2009—2018年黄河流域整体4个子系统协同发展指数,其趋势见图2。整体来看,4个子系统协同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两子系统上升幅度较大,生态环境健康和人水和谐共生两子系统上升幅度较小,这与人口较多、资源量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是比较符合的。具体来看:生态环境健康子系统在较低水平缓慢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生活幸福两子系统稳健上升;2016—2018年生态环境健康子系统有上升的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主要原因是从2016年开始实施“十三五”规划,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伴随一些重污染产业的转型升级处在过渡阶段,导致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人水和谐共生子系统发展指数最高,但波动较为明显,说明水资源量、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因素造成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人水关系尚不协调。

雷达图,雷达图,省份,黄河


利用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各省区协同度数据,按照2018年协同度大小降序排列,绘制雷达图展示黄河流域各省区协同度变化情况,见图3。结合表6可以看出,2009年协同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青海、山东、四川、陕西、内蒙古、山西、甘肃、河南、宁夏,甘肃、河南、宁夏三省区的协同度小于0.4,处于“较不协同”的状态;到2018年,四川成为协同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协同度为0.687,其余省区排序为山东、陕西、青海、内蒙古、河南、山西、宁夏、甘肃,四川、山东、陕西、青海和内蒙古5个省区达到了“较协同”状态,其余省区处于“接近协同”状态。整体而言,各省区的协同发展水平都在稳步提升,各年份雷达图逐渐趋近圆形,证明各个省区协同发展水平逐渐趋于平衡。为证实本文所构建量化准则、指标体系及方法的合理性,对比了已有的黄河流域及全国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徐辉等[14]从环境状况、生态状况、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创新驱动5 个维度测算了黄河流域9个省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中2017年9个省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山东、四川、青海、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河南、山西,这一排名及“两头高、中间低”的结论与上述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师博等[27]从经济增长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方面对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其中2016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从高到低排序为河南、山东、四川、内蒙古、陕西、山西、青海、甘肃、宁夏,这一结论除河南和青海两省外,与本文排名基本相似。主要原因是本文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方面的研究,考虑生态环境及水资源方面的指标较多,而青海省人口密度小,生态环境健康和人水和谐共生子系统发展指数稳居高位,导致其整体协同度排名提升;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密集,森林、湿地及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相对较小,PM2.5浓度较高及化肥施用量较大,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指数排名最末,导致其整体协同度排名下降。对比结果说明本文所构建的量化准则、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战略思考[J]. 张金良.  人民黄河. 2020(04)
[2]黄河下游城市群创新能力的空间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刘建华,王明照.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3]耦合视角下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交互机制[J]. 范擎宇,杨山,胡信.  地理研究. 2020(02)
[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思考[J]. 王金南.  环境保护. 2020(Z1)
[5]黄河流域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诊断与优化路径识别[J]. 金凤君,马丽,许堞.  资源科学. 2020(01)
[6]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演变[J]. 徐辉,师诺,武玲玲,张大伟.  资源科学. 2020(01)
[7]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J]. 陆大道,孙东琪.  地理学报. 2019(12)
[8]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J]. 郭晗.  人文杂志. 2020(01)
[9]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J]. 陈晓东,金碚.  改革. 2019(11)
[10]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策略[J]. 金凤君.  改革. 2019(11)



本文编号:3052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52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f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