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汽车产业规划布局对中国电能耗和碳排放的影响评估
发布时间:2021-03-03 14:40
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其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对中国电力系统造成的压力以及碳排放等问题需要格外关注。以近来发展迅速的特斯拉汽车为例,针对特斯拉充电设备在全国的快速扩张,通过统计调查、资源环境等多源数据,运用空间信息技术对充电站的空间分布以及对中国电力和碳排放的影响做出评估。分析表明,预计到2025年全国特斯拉电动汽车总耗电量将达到165.54亿kW·h;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所带来的减排效果足以弥补其增加的供电碳排放量。
【文章来源】:科技导报. 2020,38(1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15—2019年中国特斯拉汽车保有量
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依靠火力发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2017年度统计公报》数据(图3),2017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7.7703亿kW,比2016年增长7.6%,其中火电装机量为11.0604亿kW,增长4.3%,占总装机容量的62.24%。预期到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亿kW,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达到27%。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燃煤发电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火电的重要地位在短期内仍不会改变。因此,在当前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下,特斯拉汽车发展所带来的用电需求增长必然带来火电供应碳排放的增加。3 特斯拉电动汽车碳排放量分析
虽然特斯拉汽车的快速发展会带来用电量需求的增加,但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其所带来的减排效果足以弥补增加的供电碳排放量,仍可称为低碳汽车[17]。并且由于纯电动汽车使用的是电能,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清洁能源的发展,供电CO2排放依然有减排的空间[18]。图5 部分省市Tesla汽车与汽油车碳排放量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特斯拉纯电动汽车技术分析[J]. 郭晓际. 科技导报. 2016(06)
[2]“十三五”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潜力[J]. 唐葆君,马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3]特斯拉汽车电池技术及策略[J]. 刘春娜. 电源技术. 2014(07)
[4]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研究[J]. 刘璟,赵涛. 标准科学. 2014(02)
[5]未来中国纯电动汽车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J]. 苏利阳,王毅,陈茜,汝醒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4)
[6]“特斯拉”效应:能否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困境?[J]. 吴辉.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3(07)
[7]电动车特斯拉之崛起[J]. 罗慧,杨可瞻,曾慈航. 中国中小企业. 2013(07)
[8]低碳交通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施晓清,李笑诺,杨建新. 环境科学. 2013(01)
[9]基于全周期能源利用效率的电动汽车节能减排分析[J]. 孔维政,李琼慧,汪晓露. 中国电力. 2012(09)
[10]当前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来实现节能减排是个误区[J]. 肖献法. 商用汽车. 2012(02)
博士论文
[1]中国省域火电行业碳排放效率评价及空间相关性研究[D]. 闫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硕士论文
[1]电动汽车发展对能源与环境影响研究[D]. 王成.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61443
【文章来源】:科技导报. 2020,38(1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15—2019年中国特斯拉汽车保有量
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依靠火力发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2017年度统计公报》数据(图3),2017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7.7703亿kW,比2016年增长7.6%,其中火电装机量为11.0604亿kW,增长4.3%,占总装机容量的62.24%。预期到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亿kW,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达到27%。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燃煤发电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火电的重要地位在短期内仍不会改变。因此,在当前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下,特斯拉汽车发展所带来的用电需求增长必然带来火电供应碳排放的增加。3 特斯拉电动汽车碳排放量分析
虽然特斯拉汽车的快速发展会带来用电量需求的增加,但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其所带来的减排效果足以弥补增加的供电碳排放量,仍可称为低碳汽车[17]。并且由于纯电动汽车使用的是电能,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清洁能源的发展,供电CO2排放依然有减排的空间[18]。图5 部分省市Tesla汽车与汽油车碳排放量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特斯拉纯电动汽车技术分析[J]. 郭晓际. 科技导报. 2016(06)
[2]“十三五”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潜力[J]. 唐葆君,马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3]特斯拉汽车电池技术及策略[J]. 刘春娜. 电源技术. 2014(07)
[4]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研究[J]. 刘璟,赵涛. 标准科学. 2014(02)
[5]未来中国纯电动汽车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J]. 苏利阳,王毅,陈茜,汝醒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4)
[6]“特斯拉”效应:能否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困境?[J]. 吴辉.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3(07)
[7]电动车特斯拉之崛起[J]. 罗慧,杨可瞻,曾慈航. 中国中小企业. 2013(07)
[8]低碳交通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施晓清,李笑诺,杨建新. 环境科学. 2013(01)
[9]基于全周期能源利用效率的电动汽车节能减排分析[J]. 孔维政,李琼慧,汪晓露. 中国电力. 2012(09)
[10]当前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来实现节能减排是个误区[J]. 肖献法. 商用汽车. 2012(02)
博士论文
[1]中国省域火电行业碳排放效率评价及空间相关性研究[D]. 闫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硕士论文
[1]电动汽车发展对能源与环境影响研究[D]. 王成.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61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6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