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分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07:36
全球变暖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显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城市作为人口和产业活动的集聚地,一方面是消耗资源的集中地;另一方面是社会转型、制度创新和技术革新的发生地,从而带来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排放制度。那么城市化究竟是会驱动碳排放还是会抑制碳排放?从目前研究来看,学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鉴于此,本文就城市化影响碳排放的机理、城市化影响碳排放的区域分异以及城市化影响碳排放的门槛效应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得出较为全面和客观的结论,为制定和实施城市化战略与节能减排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在梳理和归纳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传导机制、空间效应和城市化不同阶段对碳排放影响三方面探讨了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理;其次在分析城市化与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分步回归法验证了城市化对碳排放的传导渠道;紧接着在分析城市化与碳排放区域分异现状的基础上,实证分...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的研究框架图
市化对碳排放作用机制的分析框的传导机制制,在梳理和归纳现有文献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居民消碳排放的影响身上的技术能力、知识以及健者,他将人力资本从劳动范畴的稀缺资源,要形成人力资本视角分析人力资本,认为劳动现值,与“干中学”相比,在
图 3-1 1949-2016 年中国城市化率变化趋势3.1.2 城市化发展历程从 1949 年到 2016 年,中国城市化率从 10.6%增长到 57.3%,发展成果卓有成效。但其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回顾,对于理解当代城市化的进程和现状大有裨益。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划分标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划分阶段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总的原则是划分阶段要选取恰当的尺度,如果城市化发展阶段划分的过于轮廓,则体现不出不同发展历程的特征;反之划分的过于细,则把握不了整个城市化发展的宏观脉络。基于此原则,本文将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 年至 1957 年)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和帝国主义的掠夺,新中国成立之时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央政府实施了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合理调整工商业等一系列举措。到 1952 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827 亿元,比 1949 年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镇化对建筑业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差异[J]. 卢娜,冯淑怡,陆华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J]. 王少剑,苏泳娴,赵亚博. 地理学报. 2018(03)
[3]基于城市样本的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相关性实证研究[J]. 刘明达,尤南山,刘碧寒.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8(02)
[4]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陈诗一,陈登科. 经济研究. 2018(02)
[5]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J]. 赵巧芝,闫庆友,赵海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6]中国不同城镇化发展区域的城镇化率对碳排放影响研究[J]. 石芳芳,王辉,郭名媛. 甘肃科学学报. 2017(06)
[7]城市化、空间溢出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264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 鲁元平,王品超,朱晓盼. 财经科学. 2017(11)
[8]多维度城镇化视角下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空间杜宾面板模型[J]. 王锋,秦豫徽,刘娟,吴从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9)
[9]中国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居民消费的视角[J]. 黄芳,卢愿清.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7(12)
[10]中国城镇化的地域非均衡及其动态演进——来自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的经验证据[J]. 陈利,朱喜钢.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7(05)
博士论文
[1]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阶段与路径研究[D]. 路超君.河南大学 2016
[2]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D]. 刘贺贺.东北师范大学 2016
[3]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影响研究[D]. 吴继贵.福州大学 2016
[4]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 李炎亭.兰州大学 2015
[5]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 徐安.华中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中国城市化影响碳排放的理论机制及实证研究[D]. 蒋俊文.浙江工商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62822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的研究框架图
市化对碳排放作用机制的分析框的传导机制制,在梳理和归纳现有文献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居民消碳排放的影响身上的技术能力、知识以及健者,他将人力资本从劳动范畴的稀缺资源,要形成人力资本视角分析人力资本,认为劳动现值,与“干中学”相比,在
图 3-1 1949-2016 年中国城市化率变化趋势3.1.2 城市化发展历程从 1949 年到 2016 年,中国城市化率从 10.6%增长到 57.3%,发展成果卓有成效。但其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回顾,对于理解当代城市化的进程和现状大有裨益。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划分标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划分阶段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总的原则是划分阶段要选取恰当的尺度,如果城市化发展阶段划分的过于轮廓,则体现不出不同发展历程的特征;反之划分的过于细,则把握不了整个城市化发展的宏观脉络。基于此原则,本文将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 年至 1957 年)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和帝国主义的掠夺,新中国成立之时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央政府实施了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合理调整工商业等一系列举措。到 1952 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827 亿元,比 1949 年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镇化对建筑业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差异[J]. 卢娜,冯淑怡,陆华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J]. 王少剑,苏泳娴,赵亚博. 地理学报. 2018(03)
[3]基于城市样本的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相关性实证研究[J]. 刘明达,尤南山,刘碧寒.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8(02)
[4]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陈诗一,陈登科. 经济研究. 2018(02)
[5]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J]. 赵巧芝,闫庆友,赵海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6]中国不同城镇化发展区域的城镇化率对碳排放影响研究[J]. 石芳芳,王辉,郭名媛. 甘肃科学学报. 2017(06)
[7]城市化、空间溢出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264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 鲁元平,王品超,朱晓盼. 财经科学. 2017(11)
[8]多维度城镇化视角下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空间杜宾面板模型[J]. 王锋,秦豫徽,刘娟,吴从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9)
[9]中国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居民消费的视角[J]. 黄芳,卢愿清.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7(12)
[10]中国城镇化的地域非均衡及其动态演进——来自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的经验证据[J]. 陈利,朱喜钢.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7(05)
博士论文
[1]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阶段与路径研究[D]. 路超君.河南大学 2016
[2]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D]. 刘贺贺.东北师范大学 2016
[3]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影响研究[D]. 吴继贵.福州大学 2016
[4]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 李炎亭.兰州大学 2015
[5]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 徐安.华中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中国城市化影响碳排放的理论机制及实证研究[D]. 蒋俊文.浙江工商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62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62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