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演变机制与植物的耐胁迫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21:01
  沙漠化作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重大问题,在国内和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质草地沙漠化演替阶段空间序列为主线,通过实地观测和实验分析,从自然状态下土壤、植被性质的变化展开沙漠化演变机制的研究,探讨在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因子的响应机制与植物群落结构、功能的演变机制,并阐明二者在维持植被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作用;基于植物逆境生理响应的耐胁迫类型划分突出了植物种群对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关系,为不同沙漠化阶段植被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最后,运用RS和GIS手段将过程的研究提升为对过程的格局研究,基于NDVI提取植被盖度,并据此对不同沙漠化类型草地进行划分,提出不同沙漠化类型区治理和保护的建议和措施。以此为研究主线,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均呈现出规律性响应。随沙漠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沙粒含量、容重、C/N增加,土壤粘粒、粉粒、含水量、有机质、有机碳、全氮、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呈降低趋势;对土壤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存在密切的内在相关性。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演变规律进行分析...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演变机制与植物的耐胁迫性研究


研究区和采样点位置

分类图,土地利用分类,分类图,自动恢复


经Eliminate处理后,将分类图斑的属性值自动恢复为Clump处理前的原始分类编码。在AicGisg.1环境中对分类结果添加相关要素,形成分类图(图21)。

分布图,沙漠化程度,空间格局,类型区


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型区的空间格局图(图23)。.少一气气气一、,勺声协、、护气之篇气砂。禅啥弓、冬V,1‘帐声,.伙犷娜15%,25%35%莎、,,琳姗1S’姚例..…图..…图23基于植被盖度的草地沙漠化程度空间格局对沙质草地不同沙漠化程度类型区的空间格局分布图分析可见,在整个研究区,从东北向西南草地植被盖度逐渐降低,但规律性并不明显。对具体的各沙漠化程度而言,非沙漠化区域主要分布在道路、河道以及居民点周围;潜在沙漠化区域仅在非沙漠区域外围零星分散;轻度沙漠化区域是研究区沙质草地范围最大的区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松嫩平原西部盐碱草地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其与主要肥力因子的关系[J]. 岳中辉,王博文,王洪峰,阎秀峰.  草业学报. 2009(04)
[2]毛乌素沙地17年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遥感监测[J]. 刘静,银山,张国盛,王林和,李禾,斯琴高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07)
[3]逆境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 朱虹,祖元刚,王文杰,阎永庆.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4)
[4]弃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与理化特性演变趋势研究[J]. 宋娟丽,吴发启,姚军,包耀贤,佘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5]陕北农牧交错带沙漠化土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贾科利,常庆瑞,张俊华.  中国沙漠. 2009(02)
[6]近年来毛乌素沙地土地覆被变化特征[J]. 王玉华,杨景荣,丁勇,宁争平,张宏林.  水土保持通报. 2008(06)
[7]近30a来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沙漠化动态变化过程研究[J]. 郭坚,王涛,韩邦帅,孙军喜,李新泉.  中国沙漠. 2008(06)
[8]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特征[J]. 董莉丽,郑粉莉.  生态环境. 2008(05)
[9]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乔木植物功能型分类[J]. 胡楠,范玉龙,丁圣彦,卢训令.  植物生态学报. 2008(05)
[10]自然干旱胁迫下长春花叶片和根部的激素和可溶性糖代谢变化[J]. 郭晓瑞,唐中华,孙艳斐,李晓微,祖元刚.  植物研究. 2008(04)

博士论文
[1]退耕还林政策影响下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微观行为机制研究[D]. 郗静.西北大学 2009
[2]三种观赏草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D]. 孔兰静.山东农业大学 2009
[3]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驱动因素的研究[D]. 杨永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4]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重建过程土壤效应研究[D]. 岳庆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5]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变化及调控措施[D]. 邱莉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壤发生特性与演变机制研究[D]. 齐雁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7]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苗木生长及其抗性生理的影响[D]. 师晨娟.北京林业大学 2006
[8]辽东栎林中四种木本植物幼苗对土壤干旱的生理生态响应[D]. 张成军.东北林业大学 2003
[9]陕北毛乌素沙地与黄土区过渡地带荒漠化研究[D]. 惠振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基于3S技术的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研究[D]. 郭述茂.兰州大学 2009
[2]基于TM影像的镶黄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 姚国征.内蒙古大学 2008
[3]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研究[D]. 王霞.北京林业大学 2007
[4]内蒙古达茂旗天然草地退化原因及防治模式研究[D]. 徐海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5]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地层及沉积环境记录[D]. 曹红霞.西北大学 2003
[6]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演化机制及土壤质量评价研究[D]. 高亚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77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77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5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