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OSA工艺污泥减量机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06:24
本论文研究了好氧-沉淀-厌氧工艺(OSA工艺)的变形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与厌氧反应器结合工艺(SBR/OSA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SBR/OSA工艺与无厌氧污泥回流的对照组稳定运行4个月,分别考察了这两种工艺处理水质情况、好氧污泥和厌氧污泥特性以及污泥减量效果,并对影响污泥减量的主要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全程实验进水采用生活污水加人工碳源的方式,污泥有机负荷为0.28~0.52kgCOD/kgMLSSd,主反应区和厌氧区的污泥龄分别为15d、7d,在该工况运行条件下两组系统对污水均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有厌氧回流途径的SBR/OSA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没有太大影响,出水几乎能够达到一级A标准,其中TP的去除率略微提高。同时SBR/OSA系统能够改善污泥沉降性,对突然变化的有机负荷适应性强。(2)SBR/OSA工艺厌氧柱内发生氨化和水解酸化反应,COD、NH3-N以及TP浓度显著增加,由于污泥浓度高,NH3-N和TP指标都比对照组的厌氧污泥高,厌氧污泥COD增幅略低,说明微生物死亡降解速度较低。厌氧柱中主要增长成分以VFA为主,而后有少量蛋白质,多糖变化不明显。(3)S...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OSA工艺流程图
图1-3技术路线图??Fig.?1-3?Chart?of?the?experiment??
图2-1两组工艺流程图(对照组和SBR/OSA系统)??Fi.2-1?Schematic?diaram?of?two?exerimental?setusthe?reference?and?SBR/OSA?sste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OSA工艺活性污泥的吸附性能研究[J]. 李彬彬,余静,何成达,蒋一凡,秦浩然. 环境工程. 2016(S1)
[2]SBR/OSA工艺的污泥减量化运行机理研究[J]. 唐悦恒,方闻,罗莹,余小玉,孙连鹏. 中国给水排水. 2011(05)
[3]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影响因素[J]. 王建芳,赵庆良,刘志刚,林佶侃. 中国环境科学. 2008(05)
[4]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剩余污泥减量性能和机理研究[J]. 金文标,王建芳,赵庆良,林佶侃. 环境科学. 2008(03)
[5]好氧-沉淀-缺氧(OSA)工艺的剩余污泥减量化研究[J]. 钟贤波,叶芬霞. 环境工程. 2006(06)
[6]污泥减量技术[J]. 王琳,王宝贞. 给水排水. 2000(10)
[7]剩余有机污泥“零排放”工程性试验[J]. 朱振超,周路. 上海环境科学. 1996(08)
[8]剩余污泥处理新工艺[J]. 刘振鸿,陈季华,李茵. 上海环境科学. 1996(02)
[9]剩余污泥微氧消解工艺研究[J]. 张全,陆鲁,许德俊. 上海环境科学. 1995(11)
硕士论文
[1]改良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研究[D]. 胡旸.扬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81650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OSA工艺流程图
图1-3技术路线图??Fig.?1-3?Chart?of?the?experiment??
图2-1两组工艺流程图(对照组和SBR/OSA系统)??Fi.2-1?Schematic?diaram?of?two?exerimental?setusthe?reference?and?SBR/OSA?sste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OSA工艺活性污泥的吸附性能研究[J]. 李彬彬,余静,何成达,蒋一凡,秦浩然. 环境工程. 2016(S1)
[2]SBR/OSA工艺的污泥减量化运行机理研究[J]. 唐悦恒,方闻,罗莹,余小玉,孙连鹏. 中国给水排水. 2011(05)
[3]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影响因素[J]. 王建芳,赵庆良,刘志刚,林佶侃. 中国环境科学. 2008(05)
[4]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剩余污泥减量性能和机理研究[J]. 金文标,王建芳,赵庆良,林佶侃. 环境科学. 2008(03)
[5]好氧-沉淀-缺氧(OSA)工艺的剩余污泥减量化研究[J]. 钟贤波,叶芬霞. 环境工程. 2006(06)
[6]污泥减量技术[J]. 王琳,王宝贞. 给水排水. 2000(10)
[7]剩余有机污泥“零排放”工程性试验[J]. 朱振超,周路. 上海环境科学. 1996(08)
[8]剩余污泥处理新工艺[J]. 刘振鸿,陈季华,李茵. 上海环境科学. 1996(02)
[9]剩余污泥微氧消解工艺研究[J]. 张全,陆鲁,许德俊. 上海环境科学. 1995(11)
硕士论文
[1]改良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研究[D]. 胡旸.扬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81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8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