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迁移转化机理及模拟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6 07:22
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地下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近年来,被石油污染的地下水因其危害性巨大和去除污染困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石油污染中的多环芳烃(PAHs)组分具有‘三致’作用,即致畸、致突变和致癌,并具有持久性和累积性。特别是含有2个苯环的多环芳烃具有较高的溶解性,是含水层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其毒性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开展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组分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十分必要。论文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松花江沿岸地下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子专题“浅层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与自然降解规律”为依托,选取东北某油田区8000m2污染场地为研究区,以萘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实验方法,开展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萘在单一组分溶液中及其与污染场地其它多环芳烃类污染组分(苯和菲)共存条件下的迁移转化规律的对比研究,揭示浅层地下水中萘的环境行为特征和迁移转化的内在规律性,并通过建立萘的迁移转化解析模型开展污染场地地下水中萘的预测和评价。该项研究不仅为定量化研究地下环境中萘的迁移归宿和污染状况提供数据支持,也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的净化和控制...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萘的简介
1.2.1 萘的物理性质
1.2.2 萘的化学性质
1.2.3 环境中萘的来源
1.2.4 萘的危害
1.2.5 萘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浓度限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吸附作用
1.3.2 生物降解作用
1.3.3 溶质迁移模型研究
1.4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1.4.1 论文研究的总体目标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污染场地范围及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条件
2.1.3 气象水文条件
2.2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2.2.2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及动态特征
2.2.3 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特征
第3章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转化机理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3.1.1 实验材料的性质
3.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3 测试方法
3.2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吸附实验
3.2.1 实验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生物降解实验
3.3.1 实验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迁移规律研究
4.1 单一组分溶液中萘的迁移规律实验
4.1.1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4.1.2 示踪实验
4.1.3 单一组分溶液中萘的迁移规律实验
4.2 混合组分溶液中萘的迁移规律实验
4.2.1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4.2.2 示踪实验
4.2.3 混合组分溶液中萘的迁移规律实验
第5章 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萘浓度的预测和评价
5.1 萘的迁移转化概念模型
5.2 萘的迁移转化解析模型
5.3 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萘浓度的预测和评价
5.3.1 参数的选取
5.3.2 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萘浓度的预测
5.3.3 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萘浓度的预测结果评价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转化机理
6.1.2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迁移规律
6.1.3 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萘浓度的预测和评价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浓度条件下萘与菲在土壤中的竞争吸附行为[J]. 陈迪云,朱文萍,谢文彪,李锦文. 环境化学. 2010(03)
[2]酚类化合物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竞争吸附[J]. 关伟,何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02)
[3]BTEX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 任文杰,周启星,王美娥. 生态学杂志. 2009(08)
[4]萘在松花江沉积物上的吸附解吸行为[J]. 孙清芳,冯玉杰,高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02)
[5]石油烃类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 郝洪强,孙祎敏,陈洪利. 河北化工. 2008(12)
[6]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研究进展[J]. 马振民,于玮玮,吕华. 矿冶. 2008(04)
[7]地下水中BTEX自然衰减的研究进展[J]. 渠光华,胡澄. 广西轻工业. 2008(05)
[8]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 黎霞,承磊,邓宇,张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02)
[9]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行为研究[J]. 童玲,郑西来,李梅,胡志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10]土壤和沉积物对多环芳烃吸附作用的研究进展[J]. 孙亚平,石辉. 四川环境. 2007(05)
博士论文
[1]地下环境中多环芳烃(菲)水文地球化学行为及归趋模拟研究[D]. 孙大志.吉林大学 2008
[2]土壤/沉积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D]. 殷淑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3]水溶性有机物对多环芳烃(菲)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占新华.南京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松花江吉林江段污染江水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 张铁坚.吉林大学 2009
[2]萘在土壤上的吸附特征及其位置能量分布模式[D]. 孙亚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3]好氧生物处理法降解萘的研究[D]. 刘海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本文编号:3085646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萘的简介
1.2.1 萘的物理性质
1.2.2 萘的化学性质
1.2.3 环境中萘的来源
1.2.4 萘的危害
1.2.5 萘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浓度限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吸附作用
1.3.2 生物降解作用
1.3.3 溶质迁移模型研究
1.4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1.4.1 论文研究的总体目标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污染场地范围及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条件
2.1.3 气象水文条件
2.2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2.2.2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及动态特征
2.2.3 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特征
第3章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转化机理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3.1.1 实验材料的性质
3.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3 测试方法
3.2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吸附实验
3.2.1 实验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生物降解实验
3.3.1 实验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迁移规律研究
4.1 单一组分溶液中萘的迁移规律实验
4.1.1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4.1.2 示踪实验
4.1.3 单一组分溶液中萘的迁移规律实验
4.2 混合组分溶液中萘的迁移规律实验
4.2.1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4.2.2 示踪实验
4.2.3 混合组分溶液中萘的迁移规律实验
第5章 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萘浓度的预测和评价
5.1 萘的迁移转化概念模型
5.2 萘的迁移转化解析模型
5.3 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萘浓度的预测和评价
5.3.1 参数的选取
5.3.2 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萘浓度的预测
5.3.3 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萘浓度的预测结果评价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转化机理
6.1.2 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迁移规律
6.1.3 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萘浓度的预测和评价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浓度条件下萘与菲在土壤中的竞争吸附行为[J]. 陈迪云,朱文萍,谢文彪,李锦文. 环境化学. 2010(03)
[2]酚类化合物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竞争吸附[J]. 关伟,何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02)
[3]BTEX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 任文杰,周启星,王美娥. 生态学杂志. 2009(08)
[4]萘在松花江沉积物上的吸附解吸行为[J]. 孙清芳,冯玉杰,高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02)
[5]石油烃类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 郝洪强,孙祎敏,陈洪利. 河北化工. 2008(12)
[6]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研究进展[J]. 马振民,于玮玮,吕华. 矿冶. 2008(04)
[7]地下水中BTEX自然衰减的研究进展[J]. 渠光华,胡澄. 广西轻工业. 2008(05)
[8]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 黎霞,承磊,邓宇,张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02)
[9]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行为研究[J]. 童玲,郑西来,李梅,胡志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10]土壤和沉积物对多环芳烃吸附作用的研究进展[J]. 孙亚平,石辉. 四川环境. 2007(05)
博士论文
[1]地下环境中多环芳烃(菲)水文地球化学行为及归趋模拟研究[D]. 孙大志.吉林大学 2008
[2]土壤/沉积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D]. 殷淑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3]水溶性有机物对多环芳烃(菲)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占新华.南京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松花江吉林江段污染江水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 张铁坚.吉林大学 2009
[2]萘在土壤上的吸附特征及其位置能量分布模式[D]. 孙亚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3]好氧生物处理法降解萘的研究[D]. 刘海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本文编号:3085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8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