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1-03-19 12:3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是近年来可持续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迫切需要出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行专门研究和探讨,分别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各个核心问题一一构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地进行评价,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战略研究及其各个层面上的管理提供重要的指导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首先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状态及演变趋势,以及其社会、经济和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判断该系统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然后考虑该系统的生态支撑能力及其发展状况,其次,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与生态系统类比,并分析其结构、功能和动态性,最后探讨了向可持续发展过渡过程中的热点问题。环渤海区域是中国经济加速增长的第三个增长极,这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区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包括三省两市的环渤海区域都严重依赖能源和重化工业而发展,然而其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不断增长的人口和资源消费,这些都严重威胁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从而限制了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拟以环渤海区域为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透彻剖析,从多个...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其中
7.15 2002-2020 CO28Fig.7.20 Scenarios analysis of CO2emissions of six sectors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2002-2020图 7.20 清楚地展示了环渤海区域三种情景下不同行业的总 CO2排放量。其中工业部门的 CO2排放量无论在任何一种情景之下都增加很多,因此我们放大了图 7 中 2012 到 2020 年其他五个部门的变化情况以进行具体观察和分析。很明显,交通运输业在情景 2 和情景 3 都会明显增加,而商业将会在情景 2 的情况下增长很多。总体来看,在情景 3 的发展模式下,环渤海区域可以实现 2020 年的总的减排量的目标。7.2.3 结论和建议7.2.3.1 结论为了深入探讨碳排放当前和未来的状态,许多能源、经济、地理和生态学科的研究者们都从各个角度分析一定时期的 CO2排放变化和影响因子的问题,并设置和规划其减排目标[272,277,283,284],然而,却都很难在行业和省域尺度上反映CO2排放变化的基本特征和驱动因子。相关研究的缺乏激发了本小节的思考,并进行了致力于中国的环渤海区域的省域尺度和行业部门上的 CO2排放的演变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能源足迹的环渤海可持续发展评价[J]. 檀菲菲,陆兆华,张萌.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1)
[2]什么是可持续性科学?[J]. 邬建国,郭晓川,杨稢,钱贵霞,牛建明,梁存柱,张庆,李昂.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1)
[3]Changing Rural Development Inequality i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J]. CHENG Yeqing,WANG Yanfei,WANG Zheye,LUO Xiaol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3(05)
[4]主曲线在复杂指纹图像特征提取中的应用[J]. 高迎,张红云.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3(09)
[5]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科动向[J]. 茶娜,邬建国,于润冰. 生态学报. 2013(09)
[6]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Coercing Effect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J]. FANG Chuanglin,WANG J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3(02)
[7]基于地级行政单元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英文)[J]. 齐元静,杨宇,金凤君.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3(02)
[8]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构建三维模型的新指标[J]. 方恺. 生态学报. 2013(01)
[9]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 牛文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03)
[10]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 牛文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5)
硕士论文
[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研究[D]. 张鹏.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89573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其中
7.15 2002-2020 CO28Fig.7.20 Scenarios analysis of CO2emissions of six sectors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2002-2020图 7.20 清楚地展示了环渤海区域三种情景下不同行业的总 CO2排放量。其中工业部门的 CO2排放量无论在任何一种情景之下都增加很多,因此我们放大了图 7 中 2012 到 2020 年其他五个部门的变化情况以进行具体观察和分析。很明显,交通运输业在情景 2 和情景 3 都会明显增加,而商业将会在情景 2 的情况下增长很多。总体来看,在情景 3 的发展模式下,环渤海区域可以实现 2020 年的总的减排量的目标。7.2.3 结论和建议7.2.3.1 结论为了深入探讨碳排放当前和未来的状态,许多能源、经济、地理和生态学科的研究者们都从各个角度分析一定时期的 CO2排放变化和影响因子的问题,并设置和规划其减排目标[272,277,283,284],然而,却都很难在行业和省域尺度上反映CO2排放变化的基本特征和驱动因子。相关研究的缺乏激发了本小节的思考,并进行了致力于中国的环渤海区域的省域尺度和行业部门上的 CO2排放的演变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能源足迹的环渤海可持续发展评价[J]. 檀菲菲,陆兆华,张萌.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1)
[2]什么是可持续性科学?[J]. 邬建国,郭晓川,杨稢,钱贵霞,牛建明,梁存柱,张庆,李昂.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1)
[3]Changing Rural Development Inequality i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J]. CHENG Yeqing,WANG Yanfei,WANG Zheye,LUO Xiaol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3(05)
[4]主曲线在复杂指纹图像特征提取中的应用[J]. 高迎,张红云.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3(09)
[5]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科动向[J]. 茶娜,邬建国,于润冰. 生态学报. 2013(09)
[6]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Coercing Effect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J]. FANG Chuanglin,WANG J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3(02)
[7]基于地级行政单元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英文)[J]. 齐元静,杨宇,金凤君.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3(02)
[8]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构建三维模型的新指标[J]. 方恺. 生态学报. 2013(01)
[9]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 牛文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03)
[10]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 牛文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5)
硕士论文
[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研究[D]. 张鹏.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89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89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