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产絮克隆菌的遗传及产絮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02:38
  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安全性的绿色水处理剂,代表了絮凝剂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本研究对所分离到的高效絮凝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并对其絮凝特性及代谢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以基因定位为基础,进行了絮凝菌的细胞融合,构建了絮凝菌的基因组文库,得到了具有絮凝特性的克隆菌,并将克隆菌应用到两段式发酵工艺中,即以纤维素降解菌的产物为絮凝菌的发酵原料,进行二段式发酵,获得了新型生物絮凝剂。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析鉴定,絮凝菌F2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通过絮凝活性分布测定,絮凝剂的有效成分存在于发酵液中,为絮凝菌的胞外产物。进一步利用红外光谱、紫外扫描、考马斯亮蓝等手段,确定了生物絮凝剂的有效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高效产絮遗传稳定性。为研究产絮菌的遗传特性,采用质粒转化技术进行了絮凝基因的定位实验:将絮凝菌的质粒转入无絮凝特性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得到大肠杆菌阳性转化菌株;经检测,转化菌株无絮凝特性,说明絮凝基因存在于染色体DNA,初步确定絮凝菌质粒无絮凝基因控制。从而确定了絮凝菌的代谢途径,为合成新型、经济的代谢产物及分析代谢产物成分提...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产絮克隆菌的遗传及产絮特性研究


G+细菌细胞壁(a)和G-细菌细胞壁(b)的模式图

革兰氏染色,光学显微镜,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


3-2 光学显微镜下菌体 F2 革兰氏染色 (100logy of bioflocculant producing bacteria by o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在 养 12~24h 的产絮菌菌体细胞,如图 3

扫描电镜观察,菌株


菌株F2(×6K)扫描电镜观察Fig.3-3Morphologyofbioflocculantproducingbacteriaby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株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的研究[J]. 燕红,杨谦,王希国.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6(02)
[2]2株芽孢杆菌利用不同碳源生产絮凝剂的研究[J]. 朱艳彬,马放,任南琪,黄君礼,王爱杰.  环境科学. 2005(05)
[3]青霉菌HHE-P7利用桔水培养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J]. 刘晖,周康群,胡勇有,成文,刘洁萍,周遗品.  水处理技术. 2005(02)
[4]絮凝选择载体的构建及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J]. 刘小琳,贺鹏,卢大军,沈安,江宁.  生物工程学报. 2005(01)
[5]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高效驱油细胞工程菌的研究[J]. 宋绍富,张忠智,俞理,罗一菁,雷光伦.  油田化学. 2004(02)
[6]细胞融合技术及其进展[J]. 王克明.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4(02)
[7]微生物絮凝剂MBFTRJ21的絮凝机理[J]. 秦培勇,张通,陈翠仙.  环境科学. 2004(03)
[8]固氮菌J-25利用味精废水产生絮凝剂的研究[J]. 尹华,余莉萍,彭辉,叶锦韶,张娜.  环境化学. 2003(06)
[9]固态发酵中纤维素基质降解过程初步研究[J]. 周晓宏,陈洪章,李佐虎.  过程工程学报. 2003(05)
[10]利用废弃物生产生物絮凝剂研究[J]. 周旭,王竟,周集体,朱晓兵.  化工装备技术. 2003(04)

硕士论文
[1]复合型生物絮凝剂(CBF)絮凝特性研究[D]. 迟熠.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2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92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5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