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氮循环关键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04:10
三峡库区消落带及其邻近水体氮素污染问题广受关注。消落带在拦截面源污染、氮素去除、净化水体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自然界氮素循环的重要区域。水位波动和人为干扰对消落带土壤环境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氮循环过程的变化尚不明确。本论文以三峡库区受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典型支流库湾型消落带为研究区,了解消落带氮转化相关土壤性质的时空分布特点及驱动因子,运用分子生物学与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结合生态学原理,了解消落带全古菌和全细菌的生态学背景,探索好氧氨氧化古菌(AOA)和细菌(AOB)、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以及亚硝酸盐型厌氧甲烷氧化菌(N-DAMO)的生态学特征以及水位波动和人为干扰对它们的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消落带土壤性质的变化主要由水位波动驱动(35.9%),人为干扰的作用是次要的(3.3%)。土壤总碳(TC)、总氮(TN)和有机质(OM)主要受人为干扰的影响,而水位波动主要影响土壤pH值、NH4+和N03-含量。沿150~175 m高程梯度,消落带土壤性质主要由采样高程决定(61.5%),接着是短期淹水(6.1%)和长期淹水(6.0%...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土壤中氮循环
中的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关系。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有的AOB的系统发育都比较单一,均属于变形菌纲(尸??的y?和y亚纲(图1.2)。其中属于yff亚纲的亚硝化细菌又可??以分为两个类群:亚硝化单胞菌群(MTmswnonas)和亚硝化螺菌群(?MTrayasp/ra)。??目前己发现的土壤和淡水中的AOB均属于这两个类群。进一步的分子类型分析??表明亚纲至少可以分为7个cluster?(Hao等.,2007)。其中??Nitrosomonas?包辕?Nitrosomonas?europaea/eutropha、Nitrosomonas?communis、??Nitrosomonas?oligotropha、Nitrosomonas?marina?和?Nitrosomonas?cyotolerans〇??Nitrosospira?包括?Nitrosospira、Nitrosolobus、Nitrosovibrio,队系统发M域热滋仇??距离来看,这三个属应该属于同一属。Mfraracoccws属于ProteoZiac丨er/a的y亚??纲,目前只在海洋中发现属于该属的两个种:M’/myococcws?和??Nitrosococcus?halophilus〇??5??
三峡库区消落带是随三峡大坝的建成蓄水而形成的,为了满足水库防洪、发??电等需求,三峡水库需要长期保持有效库容,其水位受人为调控的影响,且水位??波动节律与自然水体相反(图2.1)。三峡库区水位涨落幅度达30?m,消落带总??面积达到348.93?km2,消落带分布范围广泛。由于地形、地貌、气候和人为活动??强度等存在较大差异,形成的消落带类型多样。??180??fwww??曰期??图2.1三峡水库每日水位??Figure?2.1?The?daily?water?level?of?Three?Gorges?Reservoir??1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典型湖泊岸边陆向深层土壤中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J]. 庄林杰,夏超,田晴,朱艳彬,祝贵兵.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1)
[2]三峡库区消落带两种草本植被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J]. 任庆水,马朋,李昌晓,秦红,杨予静. 生态学报. 2016(11)
[3]氨氧化古菌及其对氮循环贡献的研究进展[J]. 刘正辉,李德豪.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4)
[4]亚硝酸盐型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特性研究进展[J]. 沈李东. 环境科学. 2015(03)
[5]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夏季水华调查[J]. 许涛,王雨春,刘德富,杨正健,陈文重,吴娅. 生态学杂志. 2014(03)
[6]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探讨[J]. 仙光,方振东,龙向宇.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02)
[7]一个新的古菌类群——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J]. 张丽梅,贺纪正. 微生物学报. 2012(04)
[8]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侵蚀问题初步探讨[J]. 鲍玉海,贺秀斌.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6)
[9]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 周永娟,仇江啸,王姣,王效科,吴庆标. 生态学报. 2010(24)
[10]基于多元回归树的常绿阔叶林群丛数量分类——以古田山24公顷森林样地为例[J]. 赖江山,米湘成,任海保,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7)
本文编号:3097029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土壤中氮循环
中的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关系。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有的AOB的系统发育都比较单一,均属于变形菌纲(尸??的y?和y亚纲(图1.2)。其中属于yff亚纲的亚硝化细菌又可??以分为两个类群:亚硝化单胞菌群(MTmswnonas)和亚硝化螺菌群(?MTrayasp/ra)。??目前己发现的土壤和淡水中的AOB均属于这两个类群。进一步的分子类型分析??表明亚纲至少可以分为7个cluster?(Hao等.,2007)。其中??Nitrosomonas?包辕?Nitrosomonas?europaea/eutropha、Nitrosomonas?communis、??Nitrosomonas?oligotropha、Nitrosomonas?marina?和?Nitrosomonas?cyotolerans〇??Nitrosospira?包括?Nitrosospira、Nitrosolobus、Nitrosovibrio,队系统发M域热滋仇??距离来看,这三个属应该属于同一属。Mfraracoccws属于ProteoZiac丨er/a的y亚??纲,目前只在海洋中发现属于该属的两个种:M’/myococcws?和??Nitrosococcus?halophilus〇??5??
三峡库区消落带是随三峡大坝的建成蓄水而形成的,为了满足水库防洪、发??电等需求,三峡水库需要长期保持有效库容,其水位受人为调控的影响,且水位??波动节律与自然水体相反(图2.1)。三峡库区水位涨落幅度达30?m,消落带总??面积达到348.93?km2,消落带分布范围广泛。由于地形、地貌、气候和人为活动??强度等存在较大差异,形成的消落带类型多样。??180??fwww??曰期??图2.1三峡水库每日水位??Figure?2.1?The?daily?water?level?of?Three?Gorges?Reservoir??1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典型湖泊岸边陆向深层土壤中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J]. 庄林杰,夏超,田晴,朱艳彬,祝贵兵.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1)
[2]三峡库区消落带两种草本植被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J]. 任庆水,马朋,李昌晓,秦红,杨予静. 生态学报. 2016(11)
[3]氨氧化古菌及其对氮循环贡献的研究进展[J]. 刘正辉,李德豪.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4)
[4]亚硝酸盐型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特性研究进展[J]. 沈李东. 环境科学. 2015(03)
[5]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夏季水华调查[J]. 许涛,王雨春,刘德富,杨正健,陈文重,吴娅. 生态学杂志. 2014(03)
[6]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探讨[J]. 仙光,方振东,龙向宇.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02)
[7]一个新的古菌类群——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J]. 张丽梅,贺纪正. 微生物学报. 2012(04)
[8]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侵蚀问题初步探讨[J]. 鲍玉海,贺秀斌.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6)
[9]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 周永娟,仇江啸,王姣,王效科,吴庆标. 生态学报. 2010(24)
[10]基于多元回归树的常绿阔叶林群丛数量分类——以古田山24公顷森林样地为例[J]. 赖江山,米湘成,任海保,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7)
本文编号:3097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9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