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产业结构、城镇化对京津冀雾霾的空间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02:18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大报告以来,多次强调和重申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新四化”的同步发展,指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必须要增强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而工业领域是经济质量增强的主要领域,我国工业已进入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集约绿色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报告还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同时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从速度型向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模式转变。自2013年以来各地雾霾天气频发,空气质量指数频频报警,我国许多地区多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雾霾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交通出行、生产等造成了严重危害。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区域,对于北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阶段,但从现实形势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伴随着“京津冀雾霾一体化”,雾霾污染的频发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尤其是中央宣布设立雄安新区,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大国家历史战略背景下,探究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严重的... 

【文章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产业结构、城镇化对京津冀雾霾的空间效应研究


014-2015年中国31省PM2.5年平均浓度值空间分布图

分布图,分布图,天津,排放量


14 年《环境状况公报》,根据相关软件统计绘制所得014 年京津冀地区 pm2.5 平均浓度值空间分布图化硫、可吸入颗粒、氮氧化物三废。如图 3-6尘排放量远低于天津和河北且变化量不大,天015 年略有下降;北京 SO2 排放量低于天津与6 年开始不断下降,河北省二氧化硫在 2010 年量趋势相近,2010 年以后天津氮氧化物排放量量变化趋势相似,在 2011 年前后达到最高值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因素。 2006 年-2015 年,京津冀地区的三废排放量2013 年以后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因

空间分布图,比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变化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如图 3-9 所示,从 2000 年至 2015 年,京津冀地区第二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北京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最多,下降了 12.82%,唐山、定、承德、沧州四市出现正增长,其他市均为负增长。2000 年京津冀地区第二产业主要在天津市、唐山、邢台、沧州、廊坊、衡水等市(第二产业比重均在 50%以上到 2015 年第二产业重心则转移至唐山市、保定市,第二产业比重分别增加了 4.63%5.42%。从 2000 年至 2015 年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看,如图 3-9 所示,2000 年,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重心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秦等市,至 2015 年,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重心转移至北京、天津、廊坊、邢台、衡水市,其中廊坊、北京、邢台、衡水增速较快。张家口和承德第三产业出现负增长。唐山、保定二三产业比重增速均较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J]. 任宇飞,方创琳,蔺雪芹.  地理学报. 2017(11)
[2]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差异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 唐秀美,郜允兵,刘玉,孙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3]中国工业水污染排放的空间格局及结构演变研究[J]. 石敏俊,郑丹,雷平,袁静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5)
[4]北京市产业空间圈层结构与布局优化[J]. 赵璐,赵作权.  开发研究. 2017(02)
[5]城镇化进程与环境污染关系的门槛面板分析[J]. 段博川,孙祥栋.  统计与决策. 2016(22)
[6]蔓延的城市空间是否加重了雾霾污染——来自中国PM2.5数据的经验分析[J]. 秦蒙,刘修岩,仝怡婷.  财贸经济. 2016(11)
[7]中国雾霾污染治理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J]. 邵帅,李欣,曹建华,杨莉莉.  经济研究. 2016(09)
[8]京津冀地区城市结构及经济联系研究[J]. 孙久文,罗标强.  中国物价. 2016(09)
[9]1935-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J]. 杨强,李丽,王运动,王心源,陆应诚.  地理研究. 2016(08)
[10]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经济联系研究[J]. 孙久文,罗标强.  经济问题探索. 2016(08)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化与空气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及EKC检验[D]. 丁镭.中国地质大学 2016
[2]城镇化对中国碳排放效率的影响[D]. 张腾飞.重庆大学 2016
[3]基于环境规制、空间经济学视角的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研究[D]. 郭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4]京津冀城市群产业优化与城市进化协调发展研究[D]. 刘建朝.河北工业大学 2013
[5]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D]. 肖海平.华东师范大学 2012
[6]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D]. 王伟.同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04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104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