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话语与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相互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5 11:55
全球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它关涉整个地球以及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的人类的未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为有效地认知全球环境问题、应对全球环境事务付出了持续努力。一方面,一系列清晰的全球环境话语体系得以建构起来,它们表达了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或其相应事务的主流信念、价值、通则与共识。另一方面,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也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形成,并在30多年的时间里得以不断拓展。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人所共知的成果,并且,双方成果间的相关性已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笔者的目的即在于探究全球环境话语与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两者间所具有的相互关系问题,试图弄清两者之间究竟有无相互关系、具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又是如何形成或展开的。为尽量保证探索过程的科学性、严谨性,笔者首先在“零假设”也即暂不假定全球环境话语与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存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分别对两者的变迁历程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然后对两者的变迁历程进行初步的关联比较并得出两者存在相互关系这一定性判断;在此基础上试图进一步采用测量相关系数和编制相关图表、列联表等方法,对全球环境话语及联合国全球环...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视角、理论假设及研究路径
第五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两者相互关系的确定:定性判断与量化分析
第一节 对两者变迁过程的历史考察与初步比较
一、全球环境话语的变迁历程
二、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变迁历程
三、对两者变迁历程的初步比较
第二节 对两者相互关系的量化分析
一、重点测量与分析:全球环境话语对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相关性
二、相关分析: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对全球环境话语的相关性
小结
第二章 两者相互关系的一种描述:形式、内容及性质
第一节 两者相互促进的一面
一、全球环境话语对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促进
二、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对全球环境话语的促进
第二节 两者相互制约的一面
一、全球环境话语对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制约
二、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对全球环境话语的制约
第三节 两者相互关系的建构性
一、两者相互塑造
二、两者互动过程的同一性
三、与因果关系的区别
小结
第三章 两者相互关系的解析:主要变量与基本过程
第一节 影响两者相互建构的主要变量
一、背景:环境灾害事件及其所形成的问题情境
二、跨越边界的行为体角色:政治家、专家、企业家与活动家
三、中介要素:多样化的规则
第二节 两者相互建构的基本过程
一、政治过程:从权力到权威
二、科学过程:从不确定到确定
三、经济与社会过程:从环境排斥到环境友好
四、过程间的交织作用
第三节 案例分析:联合国气候变化议程
一、对联合国气候变化议程的总体描述
二、议程展开:情境、行为体、规则及建构进程
小结
结论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当前问题与思考
第三节 未来全球环境事务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文首字母缩略词表
附录2: 论文所用图表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庄贵阳. 欧洲研究. 2006(03)
[2]“认识共同体”与全球气候制度[J]. 范菊华. 国际观察. 2006(03)
[3]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论评[J]. 郇庆治. 江汉论坛. 2006(04)
[4]全球环境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J]. 刘燕华,葛全胜,方修琦,张雪芹. 地球科学进展. 2006(04)
[5]“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参与[J]. 潘家华,庄贵阳,陈迎.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10)
[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中国气候变化政策协调的发展[J]. 于宏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10)
[7]环境与发展——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公平[J]. 徐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04)
[8]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国际机制与主权国家[J]. 葛汉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03)
[9]中国与国际环境机制:从国际履约角度进行的分析[J]. 薄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04)
[10]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属性[J]. 贺新元.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4)
本文编号:3119587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视角、理论假设及研究路径
第五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两者相互关系的确定:定性判断与量化分析
第一节 对两者变迁过程的历史考察与初步比较
一、全球环境话语的变迁历程
二、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变迁历程
三、对两者变迁历程的初步比较
第二节 对两者相互关系的量化分析
一、重点测量与分析:全球环境话语对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相关性
二、相关分析: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对全球环境话语的相关性
小结
第二章 两者相互关系的一种描述:形式、内容及性质
第一节 两者相互促进的一面
一、全球环境话语对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促进
二、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对全球环境话语的促进
第二节 两者相互制约的一面
一、全球环境话语对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制约
二、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对全球环境话语的制约
第三节 两者相互关系的建构性
一、两者相互塑造
二、两者互动过程的同一性
三、与因果关系的区别
小结
第三章 两者相互关系的解析:主要变量与基本过程
第一节 影响两者相互建构的主要变量
一、背景:环境灾害事件及其所形成的问题情境
二、跨越边界的行为体角色:政治家、专家、企业家与活动家
三、中介要素:多样化的规则
第二节 两者相互建构的基本过程
一、政治过程:从权力到权威
二、科学过程:从不确定到确定
三、经济与社会过程:从环境排斥到环境友好
四、过程间的交织作用
第三节 案例分析:联合国气候变化议程
一、对联合国气候变化议程的总体描述
二、议程展开:情境、行为体、规则及建构进程
小结
结论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当前问题与思考
第三节 未来全球环境事务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文首字母缩略词表
附录2: 论文所用图表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庄贵阳. 欧洲研究. 2006(03)
[2]“认识共同体”与全球气候制度[J]. 范菊华. 国际观察. 2006(03)
[3]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论评[J]. 郇庆治. 江汉论坛. 2006(04)
[4]全球环境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J]. 刘燕华,葛全胜,方修琦,张雪芹. 地球科学进展. 2006(04)
[5]“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参与[J]. 潘家华,庄贵阳,陈迎.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10)
[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中国气候变化政策协调的发展[J]. 于宏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10)
[7]环境与发展——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公平[J]. 徐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04)
[8]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国际机制与主权国家[J]. 葛汉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03)
[9]中国与国际环境机制:从国际履约角度进行的分析[J]. 薄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04)
[10]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属性[J]. 贺新元.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4)
本文编号:3119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11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