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羊庄盆地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及硝酸盐污染模拟修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0 22:11
  羊庄盆地地下水流系统四周较封闭,出口狭窄,具有完善的输导、调蓄功能,是典型的封闭式泉排型地下水流动系统。羊庄盆地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在区内建立了后石湾、西石楼、魏庄、羊庄等大中型水源地。大量调查研究表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成为影响和制约羊庄盆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地下水位下降、岩溶泉水断流等,更为严重的是地下水水质不断恶化,尤其硝酸盐污染超标区范围已达盆地面积的1/3,部分地段甚至超标2.5-3倍,对城市供水水质安全已形成潜在威胁。目前,羊庄盆地相关生态、环境、地质等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监测与定量研究工作。然而,现有的定量研究往往将地表水与地下水两个系统分离开来单独研究,例如,在评价地下水资源时,往往将地表水简单处理为源汇项,忽略了地表水的流动性,进而可能给羊庄盆地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演变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带来一定的误差。因此,本研究将地表水与地下水作为一个整体,以羊庄盆地地下水流系统的供水安全为目标,从水资源管理(水量)、污染物迁移(水质)、含水层修复(治理)...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羊庄盆地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及硝酸盐污染模拟修复研究


1应用于岩溶含水层的分布式模型方法及其特点注:EPM:等效多孔介质模型;DPM:双重介质模型;DFN:裂隙模型;DCN:管道模型

技术路线图,盆地,创新点,地下水资源


具体技术路线见图1.3.1。1.4 创新点本研究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在融合了水文学、管理科学、环境工程和微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多方法开展综合研究,以解决羊庄盆地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和地下水水质超标严重等制约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其创新点主要如下:(1)利用 SWAT-MODFLOW-GWM 耦合模型,建立了羊庄盆地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管理模型,并从盆地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及各水源地优化开采量两个角度对羊庄盆地地下水资源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评价。(2)根据岩溶含水层的岩性特征,结合岩溶水带状、管道状集中运移的特点,10

盆地,地理位置,地面标高,丘陵


第二章 羊庄盆地研究区概况2.1 地形地貌特征羊庄盆地位于山东省南部,包括滕州市的羊庄镇和枣庄市山亭区的部分地区。在地貌上属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为四周环山的向斜盆地,面积约 650km2,标高50~600m[120],见图 2.1.1。羊庄盆地内总体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主要的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低山主要分布在山亭城区东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丘陵主要分布在盆地周边地带。羊庄盆地下游的羊庄~西集次级盆地,开阔平缓,面积 150km2左右,地面标高 60~120m,隐伏大面积奥陶系灰岩,构成整个羊庄盆地的中心腹地,西南部的龙山头一带,地面标高 50~60m,地势最低,为整个羊庄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唯一出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羊庄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评价[J]. 冯亚伟,李志峰.  地质学刊. 2018(04)
[2]岩溶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 徐中平,周训,崔相飞,拓明明,王昕昀,张颖.  中国岩溶. 2018(04)
[3]羊庄盆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数值模拟研究[J]. 付晓刚,唐仲华,刘彬涛,蔺林林,卜华,闫佰忠,张永礼.  人民黄河. 2018(06)
[4]基于HJ卫星数据与面向对象分类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J]. 朱永森,曾永年,张猛.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4)
[5]基于模拟-优化模型的某场地污染地下水抽水方案设计[J]. 万鹏,张旭,李广贺,马骏,胡迪.  环境科学研究. 2016(11)
[6]基于排队理论的灌区渠系地表水及地下水优化配置模型[J]. 杨改强,郭萍,李睿环,李茉.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6)
[7]SWAT模型在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J]. 戴劲,章浩.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5)
[8]GSFLOW在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中的应用[J]. 张浩佳,吴剑锋,林锦,吴鸣,吴吉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03)
[9]基于作物需水的灌溉用水量核算方法及应用[J]. 温忠辉,张刚,鲁程鹏,束龙仓,阿依古丽·艾科拜尔,李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2)
[10]水力截获技术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以某危险废物填埋场为例[J]. 顾栩,杜鹏,单慧媚,马腾,程胜高.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4(04)

博士论文
[1]南方岩溶水循环的物理机制及数学模型研究[D]. 罗明明.中国地质大学 2017
[2]裂隙—管道二元结构的岩溶泉水文过程分析与模拟[D]. 常勇.南京大学 2015
[3]北京西山奥陶系岩溶水数值模拟及地下水开采环境效应分析[D]. 朱锋.首都师范大学 2014
[4]基于不确定理论的地下水溶质运移及污染风险研究[D]. 梁婕.湖南大学 2009
[5]西安市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数值模拟及防治方案研究[D]. 万伟锋.长安大学 2008
[6]强渗透开放岩溶水系统开采激励效应研究[D]. 吴爱民.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1

硕士论文
[1]基于GWM的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合理配置研究[D]. 武弘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基于SWAT-MODFLOW的变化环境下渠井结合灌区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D]. 王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3]山东省羊庄盆地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 郭宗会.成都理工大学 2017
[4]植物—微生物联合渗透性反应墙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研究[D]. 吴鹏宇.重庆交通大学 2016
[5]基于SWAT模型的潮河流域径流模拟[D]. 李胜坤.华中师范大学 2015
[6]吉林市城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模拟研究[D]. 王蕾.吉林大学 2014
[7]基于SWAT模型的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径流模拟研究[D]. 李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8]涉县大型岩溶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D]. 赵亮.河北工程大学 2010
[9]巴彦淖尔市狼山山前冲洪积扇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溶质运移模拟的研究[D]. 郝蓉.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10]山东省羊庄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预测及开发利用研究[D]. 苏秋实.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30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130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