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颜色指数的全球大洋颗粒有机碳(POC)遥感反演算法

发布时间:2021-04-16 16:44
  颗粒有机碳是指海水中有机颗粒物,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颗粒有机碳在海洋碳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水色遥感提供了在短时间内获取大范围的数据的手段,对有效监测海域内颗粒有机碳的分布与动态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虽然反演颗粒有机碳算法众多,但适用于全球大洋水体的反演算法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本文利用实测颗粒有机碳浓度(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和相对应的卫星遥感反射率数据(Rrs),建立并验证了基于颜色指数CIPOC反演海洋表层POC的经验算法。该算法最初为估算叶绿素a浓度而开发的,本文反演POC的方法利用以约490nm,550nm和670nm为中心的三个光谱带来确定CIPOC,并基于光学分类进行建模,从而可实现利用SeaWiFS(Sea-viewing Wide-Field-of-view Sensor)、MODIS/Aqua(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ERIS(Medium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等不同的海洋水色...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颜色指数的全球大洋颗粒有机碳(POC)遥感反演算法


图1.1全球碳循环示意图,图源自??Figure?1.1?Schematic?diagram?of?global?carbon?cycle??颗粒有机破(particulate?organic?carbon,?POC)是指海水中有机颗粒物,由生物??

地理分布图,采样点,建模,海洋光学


自1997年以来NASA通过各种项目和计划资助海洋实测数据的收集??工作,用于卫星数据产品验证、算法开发、卫星数据间比较和相互校准以及数据??融合研究和时间序列分析。SeaBASS是海洋光学和生物光学数据的实测数据库,??用来支持和维持定期的科学分析。具体而言,该数据库包括实测海洋光学数据(例??如离水辐射光谱)、生物数据(例如叶绿素a浓度)以及其他相关的海洋学和大??气数据。事实上,SeaBASS数据由国际海洋界的各种研究人员提供,使用各种仪??器且所有测量都严格遵循公共定义部署和数据处理协议[m],SeaBASS实测数据??一直用于支持SeaWiFS和M0DIS海洋水色产品验证和算法评估[|()1|()3]。??本文所用的POC数据集包含1998年至2015年期间的贫营养开阔大洋和沿??海水域样本,并选取海洋表层(深度<l〇m)的实测POC数据作为实验数据,用??于开发和验证蓝绿(BG)波段比算法和颜色指数CIPOC算法。图2.1给出了参与??建模及验证的实测采样点地理位置,采样点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有广泛??分布,且包含了大洋水体及沿岸水体(主要集中在美国东西海岸)环境下不同类??型的实测POC数据。??

浓度分布,频率分布图,浓度


水样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绘制滤液体积与POC浓度的线性函数直线,将截距作??为空白值进行剔除等,这些方法使POC浓度测量的精确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图2.2给出了参与建模与验证的实测POC浓度频率分布图,其中POC浓度??范围是14.55?912.85mgm'平均浓度为175.66?mgm-3,浓度中值为158.64mg??m_3。浓度分布呈现出“双峰”的特性,浓度主要集中在30?300mgm-3,高浓度POC??区域主要出现在美国东西海岸,且近岸水体POC浓度为大洋水体的10?20倍左??右,浓度一般小于l〇〇〇mgm-3[l()7】。??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口海域颗粒有机碳浓度遥感反演与时空分布特征[J]. 牟冰,崔廷伟,秦平,巩加龙,肖艳芳,郑荣儿.  光学学报. 2017(08)
[2]南海北部表层颗粒有机碳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遥感分析[J]. 崔万松,潘德炉,白雁,何贤强,朱乾坤,胡子峰,李腾,龚芳,张琳.  海洋学报. 2017(03)
[3]内陆湖泊颗粒有机碳反演及日变化初步研究[J]. 张杰,吕恒,潘洪洲,冯驰,赵丽娜,李云梅.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5(12)
[4]富营养化水体颗粒有机碳浓度的遥感估算及动态变化特征[J]. 姜广甲,苏文,马荣华,段洪涛,蔡伟叙,黄楚光,阳杰,余威.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5(02)
[5]结合水体光学分类反演太湖总悬浮物浓度[J]. 周晓宇,孙德勇,李云梅,李俊生,龚绍琦.  环境科学. 2013(07)
[6]海洋颗粒有机碳浓度水色遥感研究进展[J]. 王桂芬,曹文熙,殷建平,周雯,孙兆华,杨倩.  热带海洋学报. 2012(06)
[7]2010年夏季珠江口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J]. 刘庆霞,黄小平,张霞,张凌,叶丰.  生态学报. 2012(14)
[8]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乔淑卿,石学法,白亚之,熊林芳,朱爱美,刘焱光,方习生.  沉积学报. 2011(02)
[9]三峡水库建设对长江下游颗粒有机碳通量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J]. 许斐,杨守业,展望,李超,钱鹏.  地球化学. 2011(02)
[10]夏季南海北部水体中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J]. 严宏强,余克服,谭烨辉.  热带地理. 2011(02)

博士论文
[1]基于辐射传输机理的鄱阳湖悬浮颗粒物浓度遥感反演研究[D]. 陈莉琼.武汉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东、黄海及海南近海有机碳的分布[D]. 田丽欣.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41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141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6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