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对大气颗粒物的输送与东海赤潮的潜在关系
发布时间:2021-04-19 03:55
本文将大气科学的数值诊断试验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NASA的OMI气溶胶资料、NCEP的再分析气象场资料和两个沿海城市的大气颗粒物(TSP)的室外采样和室内元素组成和形态分析资料,研究了2005和2006年季风对大气颗粒物的输送与诱发东海赤潮的潜在关系,研究发现:1)南海夏季风暴发后的1~3周内,东海有一次赤潮过程,而且往往是当年的第一次赤潮;2)2005和2006年,东海的每一次赤潮都与来自西北(冬季风的方向)的气溶胶向东海上空的输送和在赤潮海域的沉降密切相关;3)对浙江省杭州和天台两城市的TSP的研究发现,元素在TSP的含量与浙江省的地壳丰度有很大的区别,说明样品有部分来自浙江以外的源地输入,推测可能是由冬季风带入;4)TSP在海水中的形态分布为,Fe, Mn, Zn, Cu, Co(海水中有可能成为限制性的金属元素)是以可溶交换态和碳酸盐氧化可还原态为主;在赤潮期间,铁在碳酸盐氧化可还原态,Zn在可溶交换态的含量在海水中的形态分布有所增加;5)天然海水中的形态分布表明,铁在碳酸盐氧化可还原态的溶解量最大。在海洋中,能被生物利用的主要是可溶交换态和碳酸盐氧化可还...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变量、缩略词等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任选)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赤潮及其发生机理
2.1 赤潮概况
2.2 赤潮的分类
2.3 赤潮的发生机理研究
2.3.1 赤潮形成的气象条件
2.3.2 赤潮形成的营养条件
第三章 影响中国的季风环流
3.1 南北半球环流的相互作用及季风的配置
3.2 冬季风环流系统
3.2.1 冬季风环流
3.2.2 冬季风的建立
3.3 夏季风环流系统
3.3.1 夏季风环流
3.3.2 夏季风的暴发和建立
3.3.3 南海夏季风的暴发时间
3.3.4 南海夏季风暴发前后的流场
3.4 亚洲季风对大气颗粒物的输送
第四章 东亚季风与东海赤潮
4.1 东海赤潮
4.1.1 东海赤潮形成的条件
4.1.2 东海赤潮发生时的营养条件
4.1.3 赤潮形成的气象条件
4.2 东亚夏季风与东海赤潮
4.2.1 东亚夏季风
4.2.2 东亚夏季风与东海赤潮
4.3 东海春季营养盐限制和东亚季风对营养盐的输送
4.3.1 关于东海春季营养盐限制
4.3.2 关于季风对营养盐输送问题的讨论
第五章 赤潮暴发前后的气溶胶输送及速度场分析
5.1 资料来源
5.1.1 气象资料
5.1.2 气溶胶资料的来源
5.1.3 赤潮资料的来源
5.2 研究方法
5.3 气溶胶与赤潮暴发的关系
5.4 赤潮暴发时气溶胶的向下输送
5.5 赤潮暴发前后的水平流场
第六章 大气颗粒物(TSP)中元素组成分析
6.1 样品的采集
6.1.1 采样点位置、背景和采样时间
6.1.2 样品采集方法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3 天台站TSP的元素组成分析
6.4 杭州站TSP的元素组成分析
6.5 杭州和天台站TSP的对比
6.6 赤潮期间TSP中元素的富集系数分析
6.7 各元素的相关系数分析
第七章 东海赤潮期间TSP的形态分析
7.1 实验材料和方法
7.2 TSP中元素形态的季节变化
7.2.1 去离子水中的形态
7.2.2 天然海水中的形态
7.2.3 模拟酸雨中的形态
7.3 赤潮前和赤潮期间的形态比较
7.3.1 杭州站赤潮前和赤潮期间的形态对比
7.3.2 天台站赤潮前和赤潮期间的形态对比
第八章 大气颗粒物中营养物对东海赤潮频发的影响
8.1 "Fe限"及Fe对浮游植物的促进作用
8.2 Fe对东海赤潮的促进作用
8.3 大气灰尘的输送与东海赤潮
8.3.1 TSP中的Fe,P结合形态
8.3.2 杭州站TSP中Fe,Mn、Zn的形态分布
8.3.3 大气颗粒物中铁进入海水的可能原因
8.3.4 关于TSP的来源讨论
8.4 关于赤潮时晴天的讨论
8.5 风向与赤潮
8.6 季风与赤潮的模型
第九章 结论
9.1 结论
9.2 存在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146782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变量、缩略词等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任选)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赤潮及其发生机理
2.1 赤潮概况
2.2 赤潮的分类
2.3 赤潮的发生机理研究
2.3.1 赤潮形成的气象条件
2.3.2 赤潮形成的营养条件
第三章 影响中国的季风环流
3.1 南北半球环流的相互作用及季风的配置
3.2 冬季风环流系统
3.2.1 冬季风环流
3.2.2 冬季风的建立
3.3 夏季风环流系统
3.3.1 夏季风环流
3.3.2 夏季风的暴发和建立
3.3.3 南海夏季风的暴发时间
3.3.4 南海夏季风暴发前后的流场
3.4 亚洲季风对大气颗粒物的输送
第四章 东亚季风与东海赤潮
4.1 东海赤潮
4.1.1 东海赤潮形成的条件
4.1.2 东海赤潮发生时的营养条件
4.1.3 赤潮形成的气象条件
4.2 东亚夏季风与东海赤潮
4.2.1 东亚夏季风
4.2.2 东亚夏季风与东海赤潮
4.3 东海春季营养盐限制和东亚季风对营养盐的输送
4.3.1 关于东海春季营养盐限制
4.3.2 关于季风对营养盐输送问题的讨论
第五章 赤潮暴发前后的气溶胶输送及速度场分析
5.1 资料来源
5.1.1 气象资料
5.1.2 气溶胶资料的来源
5.1.3 赤潮资料的来源
5.2 研究方法
5.3 气溶胶与赤潮暴发的关系
5.4 赤潮暴发时气溶胶的向下输送
5.5 赤潮暴发前后的水平流场
第六章 大气颗粒物(TSP)中元素组成分析
6.1 样品的采集
6.1.1 采样点位置、背景和采样时间
6.1.2 样品采集方法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3 天台站TSP的元素组成分析
6.4 杭州站TSP的元素组成分析
6.5 杭州和天台站TSP的对比
6.6 赤潮期间TSP中元素的富集系数分析
6.7 各元素的相关系数分析
第七章 东海赤潮期间TSP的形态分析
7.1 实验材料和方法
7.2 TSP中元素形态的季节变化
7.2.1 去离子水中的形态
7.2.2 天然海水中的形态
7.2.3 模拟酸雨中的形态
7.3 赤潮前和赤潮期间的形态比较
7.3.1 杭州站赤潮前和赤潮期间的形态对比
7.3.2 天台站赤潮前和赤潮期间的形态对比
第八章 大气颗粒物中营养物对东海赤潮频发的影响
8.1 "Fe限"及Fe对浮游植物的促进作用
8.2 Fe对东海赤潮的促进作用
8.3 大气灰尘的输送与东海赤潮
8.3.1 TSP中的Fe,P结合形态
8.3.2 杭州站TSP中Fe,Mn、Zn的形态分布
8.3.3 大气颗粒物中铁进入海水的可能原因
8.3.4 关于TSP的来源讨论
8.4 关于赤潮时晴天的讨论
8.5 风向与赤潮
8.6 季风与赤潮的模型
第九章 结论
9.1 结论
9.2 存在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146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14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