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三维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3 13:59
当前中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东西部环境资源不均衡的格局日益加剧,限制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资源、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动态研究,细化不同类型土地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刻画2009—2016年人均生态足迹广度、生态足迹深度的时空特征,并探讨分析省域间的资本利用格局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在省域间差异较大,且生态足迹深度均已超过自然原长1.00;足迹广度在研究期间呈先降后升趋势,最高值为西藏的10.87—12.35 hm2/cap,最小值为澳门的0.02 hm2/cap;且资本流量占用率并不充足,广西与上海分别仅为47.68%—67.34%、66.31%—68.88%。香港、澳门、宁夏的足迹深度远高于中国均值,分别为19.24—26.02、8.60—10.88、4.60—7.46,最小值为西藏(1.64—1.79),其中耕地、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赤字贡献率最高,而林地则为生态盈余状态。将各省自然资本利用格局聚类分为4类并通过ArcGIS进行空间分析。基于改进的...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1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生态足迹广度
3.2 生态足迹深度
3.3 三维生态足迹
3.4 资本利用空间格局
3.5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足迹时空差异及公平性分析[J]. 杨屹,樊明东. 生态学报. 2019(14)
[2]基于改进生态足迹三维模型的自然资本利用特征分析——选取11个国家为数据源[J]. 方恺. 生态学报. 2015(11)
[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评价的理论思考[J]. 赵景柱. 生态学报. 2013(15)
[4]自然资本核算的生态足迹三维模型研究进展[J]. 方恺,Heijungs Reinout. 地理科学进展. 2012(12)
[5]基于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的中国自然资本利用省际格局[J]. 方恺,李焕承. 自然资源学报. 2012(12)
[6]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31个省级区域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J]. 张可云,傅帅雄,张文彬. 地理科学. 2011(09)
[7]中国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动态的区域分析[J]. 甄霖,魏云洁,谢高地,HELMING Katharina,曹淑艳,杨莉,潘影,KOENIG Hannes. 生态学报. 2010(24)
[8]“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的计算——以浙江省为例[J]. 张恒义,刘卫东,王世忠,单娜娜,梁红梅. 自然资源学报. 2009(01)
[9]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 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03(06)
[10]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陈东景. 应用生态学报. 2003(02)
本文编号:3155457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1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生态足迹广度
3.2 生态足迹深度
3.3 三维生态足迹
3.4 资本利用空间格局
3.5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足迹时空差异及公平性分析[J]. 杨屹,樊明东. 生态学报. 2019(14)
[2]基于改进生态足迹三维模型的自然资本利用特征分析——选取11个国家为数据源[J]. 方恺. 生态学报. 2015(11)
[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评价的理论思考[J]. 赵景柱. 生态学报. 2013(15)
[4]自然资本核算的生态足迹三维模型研究进展[J]. 方恺,Heijungs Reinout. 地理科学进展. 2012(12)
[5]基于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的中国自然资本利用省际格局[J]. 方恺,李焕承. 自然资源学报. 2012(12)
[6]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31个省级区域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J]. 张可云,傅帅雄,张文彬. 地理科学. 2011(09)
[7]中国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动态的区域分析[J]. 甄霖,魏云洁,谢高地,HELMING Katharina,曹淑艳,杨莉,潘影,KOENIG Hannes. 生态学报. 2010(24)
[8]“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的计算——以浙江省为例[J]. 张恒义,刘卫东,王世忠,单娜娜,梁红梅. 自然资源学报. 2009(01)
[9]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 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03(06)
[10]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陈东景. 应用生态学报. 2003(02)
本文编号:3155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15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