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生态脆弱地区农村慢性贫困研究 ——基于60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的监测证据

发布时间:2021-04-28 05:05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7年的150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降低到2007年的2%左右。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脱贫人口在发展中国家脱贫人口中占75%——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大幅度减贫的成效主要归结为二十多年长期保持的平均每年9%以上的经济增长。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当绝对贫困发生率降至一个很低水平时,经济增长便很难再对贫困减少产生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当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以下,经济增长对贫困的缓解就非常小。我认为,当增长带来的减贫效应达到一个很低的点时,即减贫的增长效应进入类似“流动性陷阱”时,一旦落入这个陷阱,按照原来的扶贫方式,无论再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如何加大扶贫投入,对减缓贫困的发生也作用甚微。事实上,中国的扶贫开发目前已开始呈现脱贫成本上升、减贫速度放慢的现象。80年代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350万,9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530万,2002—2005年平均每年仅减少140万。这说明中国扶贫的增长效应正处于逐步递减的过程当中,由增长带来的减贫正在向贫困难以进一步下降的“流动性...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
        1.3.1 目的一:为中国贫困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体系
        1.3.2 目的二:为中国减贫制度政策安排提供分类指导的依据
        1.3.3 目的三:为中国贫困研究开掘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特色与范围
    1.7 研究方法
    1.8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问题
        1.8.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8.2 本文存在的问题
2. 国外贫困理论的发展与中国农村贫困研究述评
    2.1 国外贫困理论的发展
        2.1.1 贫困内涵的扩展——从收入贫困到能力贫困再到权利贫困
        2.1.2 贫困的衡量——从设立贫困线到测度贫困
    2.2 国内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2.2.1 国内农村贫困研究的主要问题
        2.2.2 国内贫困理论研究的评价
3. 慢性贫困:一般理论、动态特征与本文的基本界定
    3.1 慢性贫困的一般理论
        3.1.1 慢性贫困的定义
        3.1.2 慢性贫困的特征
        3.1.3 慢性贫困的认识框架
        3.1.4 慢性贫困的测度衡量
    3.2 贫困动态:非贫困、暂时贫困与慢性贫困
        3.2.1 贫困动态的理论来源
        3.2.2 贫困动态的分类:非贫困、暂时贫困与慢性贫困
        3.2.3 贫困动态的致因:维持性因素、驱动性因素和逃离性因素
        3.2.4 贫困动态的经验研究
    3.3 慢性贫困一般理论与贫困动态的简要评论
    3.4 本文对我国慢性贫困的界定
        3.4.1 我国慢性贫困的两层含义
        3.4.2 本文有关我国慢性贫困的认识工具
        3.4.3 本文慢性贫困的衡量及其分类
4. 生态脆弱地区慢性贫困:分布与形成
    4.1 生态脆弱界定与生态脆弱地区划分
        4.1.1 生态脆弱及其生态脆弱地区的含义
        4.1.2 生态脆弱地区的划分
        4.1.3 本文有关生态脆弱地区的界定
        4.1.4 600 个扶贫工作重点县的生态脆弱状况
    4.2 慢性贫困的空间分布
        4.2.1 贫困县的分类状况
        4.2.2 慢性贫困的空间分布
        4.2.3 慢性贫困的多维描述
    4.3 生态脆弱地区慢性贫困分布的特点
        4.3.1 不同维度下慢性贫困分布特点
        4.3.2 多因素组合分布特征
        4.3.3 总结
    4.4 环境与贫困及慢性贫困的相互关系
        4.4.1 地理位置与经济增长
        4.4.2 环境与贫困的相互关系
        4.4.3 环境与慢性贫困的相互关系
    4.5 生态脆弱地区慢性贫困的发生机制
        4.5.1 生态脆弱地区农民生存环境约束必然导致贫困
        4.5.2 生态脆弱地区农民行为模式容易产生贫困
        4.5.3 生态脆弱地区农民面临各种外部冲击使其难于摆脱贫困
        4.5.4 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及慢性贫困的发生机制
5. 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动态:非贫困、暂时贫困与慢性贫困
    5.1 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动态描述:暂时贫困
        5.1.1 暂时贫困的动态细分
        5.1.2 暂时贫困的细分化描述
    5.2 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动态的对比
    5.3 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动态的实证分析
        5.3.1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5.3.2 贫困动态的实证
        5.3.3 实证结果与可能的政策含义
6. 异质人口能力缺失下的慢性贫困
    6.1 可行能力集的扩展
        6.1.1 可行能力的分类与含义
        6.1.2 能力缺失的含义
    6.2 能力缺失与贫困及慢性贫困之间的双向循环关系
    6.3 贫困的自然发生率
    6.4 异质人口能力缺失下的贫困问题
        6.4.1 异质人口类型与能力缺失特征
        6.4.2 异质人口的贫困状况及其性质
        6.3.3 异质人口的贫困性质与特征
    6.5 构建培育贫困人口基本能力的保障机制
        6.5.1 以扩大供给与提升需求为目标,构建生态脆弱地区农村基本健康保障机制
        6.5.2 以均等化为目标,构建生态脆弱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保障机制
        6.5.3 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工培训保障机制
7. 农村扶贫制度转轨:从开发式扶贫转向保障式扶贫
    7.1 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的制度演进
        7.1.1 农村家庭承包制引发的区域扶贫阶段(1979—1985)
        7.1.2 快速经济增长下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
        7.1.3 新世纪的农村扶贫开发阶段(2001—2010)
        7.1.4 总结
    7.2 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制度评价
        7.2.1 开发式扶贫制度的特点
        7.2.2 开发式扶贫的局限性
    7.3 农村扶贫制度转轨:从开发式扶贫转向保障式扶贫
        7.3.1 社会政策与保障式扶贫
        7.3.2 社会政策减贫的核心是建立保障式扶贫机制
8. 新型农村扶贫制度构建:基本框架与政策保障
    8.1 新型农村扶贫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
    8.2 新型农村扶贫制度的基本构架
        8.2.1 新型农村扶贫制度的基本构成
        8.2.2 针对暂时贫困的开发式扶贫制度
        8.2.3 针对慢性贫困的保障式扶贫制度
    8.3 政府转型:新型农村扶贫制度的基本保障
        8.3.1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型农村扶贫制度构建
        8.3.2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8.3.3 为穷人稳定宏观经济,避免“三个市场”物价大幅波动
        8.3.4 按不同生态脆弱性程度分类实施区域性扶贫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本文编号:3164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164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7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