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吸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06:09
本文关键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吸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与传统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被认为是一种绿色溶剂,已在生物、环境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离子液体在合成、纯化、回收及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已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离子液体对生物是有毒性的,甚至有些离子液体具有致命的毒性,且离子液体的可生化降解性差,如果将其排入水体,将成为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污染物。因此,研究对水体中离子液体的去除至关重要。去除离子液体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吸附法,吸附法成本低、设备简单易操作,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对于吸附法而言,吸附剂的选择至关重要。去除离子液体的吸附剂中,活性炭应用较多且有效,但对实际应用来说,仍需进一步提高其吸附容量。本文采用硝酸、过氧化氢及过硫酸铵对活性炭进行了改性,吸附亲水/疏水性不同的咪唑类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和氯化1-辛基.3.甲基咪唑([OMIM]Cl),研究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对离子液体的去除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吸附动力学以及pH和离子强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和离子液体的亲水/疏水性均会对吸附产生较大影响。改性后的活性炭对亲水性离子液体[BMIM]Cl的吸附容量提高了50%,而对疏水性较强的离子液体[OMIM]Cl的吸附容量则没有提升,这是由于改性过后,活性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增加了,促进了吸附剂和包含亲水性阳离子的[BMIM]Cl之间氢键的相互作用力;对比三种氧化后的活性炭,有着最低比表面积及孔容的过硫酸铵氧化的活性炭吸附效果最好,其表面羧基及酸性基团最多,影响吸附的因素除了孔结构参数之外,活性碳表面化学性质和官能团数量是一大关键因素。氧化前后的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动力学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pH及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在采用酸活化后,虽能进一步提高吸附容量,但只限于亲水性离子液体,且此过程较繁琐。因此,仍需进一步探索,寻找新的高效离子液体吸附剂。本文选取了β分子筛作为探索吸附剂,相比目前已有的其他去除离子液体的吸附剂,其价格低廉、容易制备、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适度酸性及疏水性。本文采用硅铝比(Si02与A1203的摩尔比)为31.66和190.73的两种β沸石,吸附[DMIM]Cl、 [BMIM]Cl及[OMIM]Cl等3种分子大小不同的离子液体,探讨吸附动力机制及吸附扩散过程的机理,研究沸石硅铝比对离子液体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β沸石对离子液体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DMIM]Cl、[BMIM]Cl和[OMIM]C1在β1沸石上的吸附容量分别为0.62mmol·g-1、 0.67mmol·g-1和0.72mmol·g-1,在β2沸石上的吸附容量分别为0.23 mmol·g-1,0.38 mmol·g-1和0.55 mmol·g-1。β1沸石的吸附效果比β2沸石要好,且随着离子液体阳离子上烷基侧链碳原子数目增加,针对同一种吸附质,p1和p2沸石吸附容量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吸附动力学显示[DMIM]Cl、[OMIM]Cl在β沸石上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β1沸石吸附速率高于β2沸石,且吸附平衡所需时间更短。[DMIM]Cl和[OMIM]Cl在β1沸石上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0.025 g·mg-1·min-1和0.011 g·mg-1·min-1,在β2沸石上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0.017 g·mg-·min-1和0.0033 g·mg-1·min-1。β沸石对离子液体[BMIM]Cl及[OMIM]Cl的吸附容量比目前已报道文献中的活性炭的更高,是去除水体中离子液体的一种潜在优质吸附剂。
【关键词】:活性炭 β沸石 离子液体 吸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O647.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4
- 第一章 绪论14-28
- 1.1 离子液体简介14-18
- 1.1.1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14-15
- 1.1.2 离子液体的应用15-16
- 1.1.3 离子液体的毒性16-18
- 1.2 含离子液体废水的处理方法18-21
- 1.2.1 离子液体在环境系统中的吸收18-19
- 1.2.2 离子液体的化学降解19
- 1.2.3 离子液体的生物降解19
- 1.2.4 吸附法19-21
- 1.3 吸附剂的介绍及相关研究进展21-26
- 1.3.1 活性炭的简介及相关研究进展21-23
- 1.3.2 β沸石简介及相关研究进展23-26
- 1.4 研究内容、目标和意义26-28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标26-27
- 1.4.2 论文的研究意义27-28
- 第二章 咪唑类离子液体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研究28-51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29-31
- 2.1.1 试剂和材料29-30
- 2.1.2 仪器30-31
- 2.2 实验部分31-34
- 2.2.1 材料表征31-32
- 2.2.2 吸附等温线实验32-33
- 2.2.3 吸附动力学实验33
- 2.2.4 离子强度影响33
- 2.2.5 pH影响33-34
- 2.3 结果和讨论34-49
- 2.3.1 BET结果分析34-35
- 2.3.2 红外结果分析35-37
- 2.3.3 Boehm滴定结果分析37-38
- 2.3.4 吸附后材料的收集38-40
- 2.3.5 吸附等温线分析40-44
- 2.3.6 吸附动力学分析44-47
- 2.3.7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47-48
- 2.3.8 pH对吸附的影响48-49
- 2.4 本章小结49-51
- 第三章 咪唑类离子液体在β沸石上的吸附研究51-67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52-53
- 3.1.1 试剂和材料52-53
- 3.1.2 实验仪器53
- 3.2 实验部分53-55
- 3.2.1 材料表征53-54
- 3.2.2 吸附等温线实验54
- 3.2.3 吸附动力学实验54-55
- 3.3 结果和讨论55-66
- 3.3.1 材料的元素分析55
- 3.3.2 材料的X-射线衍射55-56
- 3.3.3 材料的孔结构参数分析56-58
- 3.3.4 红外测定分析58-59
- 3.3.5 吸附等温线分析59-63
- 3.3.6 吸附动力学63-66
- 3.4 本章小结66-67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67-69
- 4.1 结论67-68
- 4.2 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80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获奖情况80-81
- 致谢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铁;胡叶立;余新明;;活性炭制备及其应用进展[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2 曲玉萍;陆颖舟;李春喜;;5种吸附剂对水中离子液体的吸附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09期
3 梁霞;王学江;;活性炭改性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11年08期
4 张瑶;胡翔;李春喜;何正山;;铁炭微电解法降解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12期
5 戴宁;张凤君;陈继;李刚;邓岳峰;李隋;;离子液体[omim][PF_6]的生物降解性研究[J];环境科学;2009年02期
6 李强;窦涛;霍全;徐庆虎;巩雁军;潘惠芳;;不同硅铝比β沸石的理化性质及烃类催化裂化活性[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7期
7 赵培侠;刘靖;;改性Hβ沸石的物化性能表征[J];河南化工;2008年01期
8 王少华;王祥荣;;离子液体及其应用[J];印染助剂;2007年05期
9 张虎成;王键吉;轩小朋;赵扬;卓克垒;;室温离子液体混合物的相平衡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6年05期
10 成官文;吴志超;章非娟;徐月江;陈建国;;沸石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吸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19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