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强化反硝化吸磷的低碳源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3 20:42
  在生物除磷脱氮过程中,有机物(COD/BOD)不仅为生物脱氮过程提供了电子供体、而且也通过生物同化为生物除磷过程提供了富磷污泥载体,因此,有机物已经成为保证生物除磷脱氮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碳资源。在低碳源污水处理系统中,如何提高有机物的利用率、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已成为低碳源污水处理领域保障除磷脱氮效果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基于传统生物除磷脱氮理论,分析了生物除磷脱氮的碳耗,发现去除单位磷需要的有机碳源是去除单位硝态氮的6.1倍,认为改变生物除磷方法有利于开发低碳源污水除磷脱氮技术。在综合分析现有污水除磷脱氮技术时进一步发现,低DO控制运行模式,可以降低有机物的无效氧化;利用反硝化聚磷菌能够消除聚磷菌和反硝化菌之间的碳源竞争和控制污泥龄(SRT)的矛盾;将剩余污泥碳源化转化,可以弥补系统的碳匮乏;同时,辅以厌氧释磷污水侧流除磷技术,可以消除除磷效果对生物同化能力以及剩余污泥排放量的依赖。基于此构建了集强化反硝化吸磷、侧流除磷、低DO控制、剩余污泥碳源化补碳的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技术LCS-SDS(Low carbon consumption Sewage Disposal System...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强化反硝化吸磷的低碳源污水处理技术


PhoStrip流程图

强化反硝化吸磷的低碳源污水处理技术


BCFs流程图

强化反硝化吸磷的低碳源污水处理技术


强化反硝化吸磷功能的低碳源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A:SBR主反应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及生活污染源污染特征研究[J]. 杨仙娥,何延新.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11)
[2]转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甘蔗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谭燕华,王俊刚,张树珍,王军,彭存智,易小平.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6)
[3]污泥作为污水厂内碳源的水解特性及工艺选择[J]. 刘智晓,Sille Bendix Larsen,Gert Petersen,马宝玲.  中国给水排水. 2011(22)
[4]运城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回用对策[J]. 李彦平.  能源与节能. 2011(04)
[5]pH值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溶出物的影响[J]. 高永青,张晶宇,彭永臻,王建龙,巩有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1(01)
[6]厌氧氨氧化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廖小兵,许玫英,罗慧东,孙国萍.  微生物学通报. 2010(11)
[7]资源化利用污水厂剩余污泥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 朱晓宇,陈银广.  水处理技术. 2010(10)
[8]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吸附、包埋固定化效果初探[J]. 刘金苓,钟玉鸣,王丽娇,贾晓珊.  环境科学学报. 2010(03)
[9]强化反硝化除磷对A2O工艺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影响[J]. 吴昌永,彭永臻,王淑莹,任南琪,万春黎.  化工学报. 2010(01)
[10]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J]. 吴春容.  广东化工. 2009(09)

博士论文
[1]微氧状态下EGSB反应器除污染性能研究[D]. 刘晓.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2]基于酸碱调节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及其机理研究[D]. 苑宏英.同济大学 2006
[3]排除厌氧富磷污水ERP-SBR除磷脱氮工艺研究[D]. 吉方英.重庆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污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变化与污染物去除关系研究[D]. 张娅萍.扬州大学 2013
[2]短程反硝化除磷工艺特征及微生物群落分析[D]. 唐家桓.广州大学 2012
[3]AOA-SBR工艺反硝化除磷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栋.长安大学 2009
[4]SUFR反应器中菌群结构分析及聚磷菌的分离[D]. 王图锦.西南大学 2007
[5]超声破解促进污泥厌氧水解酸化速率的研究[D]. 杨虹.天津大学 2006
[6]多环系统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运行方式优化的试验研究[D]. 赵娜.重庆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28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28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9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