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机理及处理生活污水稳定运行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11:58
膜生物反应器是由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结合而成的新型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本论文就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条件和膜污染理论开展了研究,并对其工艺设计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较优工艺条件。工艺条件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水力停留时间(HRT)5h,溶解氧浓度(DO)3mg/L,抽吸时间12min,停止时间6 min。HRT对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影响很大,主要反映了膜通量的大小。第一次从理论角度研究了废水浓度对混合液粘度的影响,并得到了混合液的粘性与各操作条件的总关系式。本实验条件下得到膜生物反应器最佳排泥时间为36d,反应器内最大活性污泥浓度可达到12.0151g/L,并根据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增长量公式得到理论说明。 通过连续运行试验,较为详细的研究了膜的污染情况。曝气产生反应器内污水循环和增氧,曝气量愈大水循环流量愈大,并且随主腔水深增大,水循环流量增大,在主腔污水上升过程中流速随气泡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而增大;副腔尽量减小流速可增加主腔的曝气浮力。通过消除膜外污染的临界流速理论研究得出:运行...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6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内循环式反应器示意图
具有浮力和对污水产生加速。副腔运动速度向下,速度增加了运动水头高度,但对副腔水深场并不产生影响,在用动量方程求解场时,已经考虑了其中的影响。如图3一示。防J..............ZO,1,}hlmxa图3一7反应器运行高度示意图
用扫描电镜(SEM)对膜面污染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膜面上有一层比较薄的污染层(如图3一13、3一14),污染层上分布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白点(如图3一15),这些点很可能是微小胶体、沉积物质。有文献报道,微小胶体组分、无机沉积物对膜表面污染的形成起重要作用I’02]。膜表面沉积物的种类因处理原水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本试验中所用原水为西安交大南洋酒店的生活污水,因此,表面沉积物可能是F扩+,c扩+等形成的无机胶体;还有部分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沉积于膜表面。取其污染后的膜丝的一个断面用扫描电镜(sEM)对污染物质进行了简单分析。污染后的膜丝断面图如图3一16、3一17、3一18、3一19、3一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及膜材料的选择[J]. 王猛,柴晓利.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1(03)
[2]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J]. 刘锐,黄霞,陈吕军,汪诚文,钱易. 中国给水排水. 2001(01)
[3]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医药化工废水的试验[J]. 白晓慧,陈英旭.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0(06)
[4]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抗冲击负荷能力[J]. 孟耀斌,文湘华,钱易,邢传宏. 环境科学. 2000(05)
[5]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动力学特性[J]. 刘锐,黄霞,王志强,钱易. 环境科学. 2000(05)
[6]两相厌氧膜-生物系统处理造纸废水[J]. 管运涛,蒋展鹏,祝万鹏,金鹏. 环境科学. 2000(04)
[7]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长期运行中的膜污染控制[J]. 刘锐,263.net,黄霞,263.net,汪诚文,263.net,钱易,263.net,张苗苗,263.net. 环境科学. 2000(02)
[8]膜生物工艺和活性污泥法处理巴西基酸生产废水的对比试验[J]. 吴志超,王士芬,高廷耀. 中国给水排水. 2000(03)
[9]中空膜生物床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J]. 顾平,姜立群,杨造燕. 中国给水排水. 2000(03)
[10]两相厌氧膜生物系统处理淀粉废水及其膜组件运行特性研究[J]. 管运涛,蒋展鹏,陈中颍. 给水排水. 1999(12)
本文编号:3247053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6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内循环式反应器示意图
具有浮力和对污水产生加速。副腔运动速度向下,速度增加了运动水头高度,但对副腔水深场并不产生影响,在用动量方程求解场时,已经考虑了其中的影响。如图3一示。防J..............ZO,1,}hlmxa图3一7反应器运行高度示意图
用扫描电镜(SEM)对膜面污染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膜面上有一层比较薄的污染层(如图3一13、3一14),污染层上分布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白点(如图3一15),这些点很可能是微小胶体、沉积物质。有文献报道,微小胶体组分、无机沉积物对膜表面污染的形成起重要作用I’02]。膜表面沉积物的种类因处理原水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本试验中所用原水为西安交大南洋酒店的生活污水,因此,表面沉积物可能是F扩+,c扩+等形成的无机胶体;还有部分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沉积于膜表面。取其污染后的膜丝的一个断面用扫描电镜(sEM)对污染物质进行了简单分析。污染后的膜丝断面图如图3一16、3一17、3一18、3一19、3一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及膜材料的选择[J]. 王猛,柴晓利.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1(03)
[2]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J]. 刘锐,黄霞,陈吕军,汪诚文,钱易. 中国给水排水. 2001(01)
[3]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医药化工废水的试验[J]. 白晓慧,陈英旭.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0(06)
[4]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抗冲击负荷能力[J]. 孟耀斌,文湘华,钱易,邢传宏. 环境科学. 2000(05)
[5]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动力学特性[J]. 刘锐,黄霞,王志强,钱易. 环境科学. 2000(05)
[6]两相厌氧膜-生物系统处理造纸废水[J]. 管运涛,蒋展鹏,祝万鹏,金鹏. 环境科学. 2000(04)
[7]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长期运行中的膜污染控制[J]. 刘锐,263.net,黄霞,263.net,汪诚文,263.net,钱易,263.net,张苗苗,263.net. 环境科学. 2000(02)
[8]膜生物工艺和活性污泥法处理巴西基酸生产废水的对比试验[J]. 吴志超,王士芬,高廷耀. 中国给水排水. 2000(03)
[9]中空膜生物床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J]. 顾平,姜立群,杨造燕. 中国给水排水. 2000(03)
[10]两相厌氧膜生物系统处理淀粉废水及其膜组件运行特性研究[J]. 管运涛,蒋展鹏,陈中颍. 给水排水. 1999(12)
本文编号:3247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4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