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不同知识基础产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比较——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5 14:19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为解析型产业案例,节能环保产业为合成型产业案例,采用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据,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比较2004—2006年与2011—2013年解析型产业和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演化和绩效。研究发现:①2类产业创新网络结构存在差异:解析型产业创新网络整体呈现强连接稀疏型结构,集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核心城市网络地位高,网络跨区域特征明显;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整体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强企业组团形成网络核心,网络本地化特征明显。②2类产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不同:中心性对解析型产业创新影响不显著,不利于核心凝聚的合成型产业创新。随着网络的发展,结构洞对解析型产业创新的积极影响不断增强,对合成型产业创新的影响由积极转向消极。创新合作深度对解析型产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远高于合成型产业。创新合作广度显著促进合成型产业创新,而对解析型产业创新影响不显著。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网络封闭性对2类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差异。从时间演化看,三元闭包代表的封闭性结构对解析型产业创新的作用由正向逆转为负向,从始至终都不利于合成型产业创新。 

【文章来源】:地理科学. 2020,40(08)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知识基础产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比较——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例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空间格局Fig.4ThemapsofbiomedicalindustryinnovationnetworksinChina

环保产业,创新网络,空间格局,创新绩效


体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2004—2006年,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网络整体规模小,网络不发达,除个别企业如海尔集团的中心地位较突出外,其它主体的中心性都很低,中心性对创新的影响不显著;2011—2013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中心性高的主体反而创新绩效较低。早期阶段,主体跨越的结构洞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创新绩效提高;而到快速发展阶段,主体跨越结构洞数量越多,反而阻碍创新。随着网络的发展,主体间联系强度对创新的影响从不显著转向促进创新,而主体间三元闭包结构对创新影响从不显著转向抑制创新。合作主体间的地理邻近有利于创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积极作用在削减。主体有越多的创新伙伴,越有利于创新,且随着产业发展,这种促进作用不断增强。由于2个产业知识基础的差异,导致产业创表12004—2006年和2011—2013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Table1NegativebinomialregressionresultofinnovationnetworkstructureandinnovativeperformanceinChina’sbiomedicalindustryin2004-2006and2011-2013年份2004—2006年2011—2013年IIIIIIIV中心性110.94982.5952.8052.565结构洞限制度1.484***1.737***1.856***1.996***合作深度0.0489**0.027*0.051***0.063***合作广度22.71017.0260.4480.378三元闭包0.0000480.000069*0.185105*0.000155地理邻近0.4020.0040.00010.00001经济发展水平0.000009**0.000001*0.000003***0.000003***研发强度156.268*132.277*1.3322.386开放度0.2160.2810.1700.120主体类型0.0820.0880.14

生物医药产业,环保


合成型知识指实用性知识,与工程技术相关;象征型知识指符号性知识,关注创造力、设计和文化价值。以这3类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类型分别是解析型产业、合成型产业、象征型产业。典型的解析型产业例如航天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合成型产业例如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象征型产业例如文化媒体产业、时尚创意产业等。知识基础理论被用于产业分类之外,也被创新地理学用于研究特定产业的创新差异[16],例如Martin等[17]、Marek等[18]学者定性比较了不同产业的创新网络主体间知识互动方式和空间组织的变化。中国学者主要引进知识基础理论,指导特定区域的创新发展[19,20]。现有研究缺乏从知识基础的理论视角分析不同产业创新网络的差异,相关的定量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为实证案例,基于发明专利数据,定量比较不同知识基础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变,比较不同知识基础产业创新网络参与者的网络位置、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模式与邻近程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助于推动从知识基础理论视角探讨创新网络的演化与绩效,为促进不同产业创新网络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合作发明专利数据分析创新网络结构,数据来源于上海知识产权局公共专题数据库(http://www.shanghaiip.cn/wasWeb/index.jsp)。该数据库收录了全国28个产业的专利数据。学界一致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解析型产业的典型代表[17,21~23]。节能环保产业以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和服务等为重点发展领域,是以工程技术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可以划分为合成型产业。根据专利申请时间划分数据,获取1985—2014年(由于从专利申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研究[J]. 顾伟男,刘慧,王亮.  地理科学进展. 2019(12)
[2]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创新网络研究进展[J]. 叶琴,曾刚.  人文地理. 2019(03)
[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知识多中心的演化过程与机理[J]. 马海涛,黄晓东,李迎成.  地理学报. 2018(12)
[4]解析型与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特征比较——以中国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例[J]. 叶琴,曾刚.  经济地理. 2018(10)
[5]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刘承良,管明明,段德忠.  地理学报. 2018(08)
[6]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J]. 叶琴,曾刚,杨舒婷,陈弘挺.  地理科学. 2017(07)
[7]上海产业知识基础与制度协调研究——基于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J]. 牛盼强.  科学学研究. 2016(06)
[8]基于专利的行业技术知识基础结构演变分析[J]. 刘岩,蔡虹,向希尧.  科学学研究. 2014(07)
[9]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广度和深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J]. 马艳艳,刘凤朝,姜滨滨,王元地.  科研管理. 2014(06)
[10]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绩效及演化研究综述[J]. 刘凤朝,马荣康,姜楠.  管理学报. 2013(01)



本文编号:3249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49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