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正渗透膜的强亲水改性及其用于抗乳化油污染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11:42
  传统的压力驱动膜技术如纳滤、反渗透等难以有效用于乳化油废水的净化,其主要原因是油类污染物在水力压差下将造成严重的膜污染,使膜分离过程难以持续进行。但正渗透技术采用渗透压差代替了水力压差作为膜分离过程的驱动力,具有独特的低膜污染和高回收率等优势,在乳化油废水处理已经表现出应用潜力。然而,目前正渗透(FO)技术仍面临着需解决高性能膜制备和膜污染控制等关键问题。本论文通过磺化聚苯醚砜-聚苯醚砜(亲水-疏水)多嵌段共聚高分子(BPSH100-BPS0)对聚砜支撑层的强亲水改性,改善了正渗透复合膜(TFC FO膜)的渗透能力;通过磺化聚苯醚砜齐聚物(NH2-BPSH100)对聚酰胺活性层进行超亲水改性,提高了TFC FO膜抗乳化油污染性能;为避免荷电吸引作用加剧的乳化油膜污染,通过两性离子聚合物(聚磺酸甜菜碱,PSBMA)对聚酰胺活性层进行超亲水改性,制备出具有电中性和盐响应性TFC FO膜。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非溶剂诱导相转化法将BPSH100-BPS0与聚砜按不同比例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特性的支撑层,并在其表面制备聚酰胺活性层。BPSH100-BPS0的添加可以提高支撑层的亲水性和...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正渗透膜的强亲水改性及其用于抗乳化油污染性能的研究


(A)正渗透膜技术和(B)反渗透膜技术原理示意图

论文数量,浓差极化


注:数据来源自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图 1-2 1987-2017 年间正渗透相关发表的论文数量crease in publications on FO between 1987 and 2017 ( 70 年代,研究人员使用商品化的 RO 膜对等人[52]提出了通过正渗透技术来利用淡水和。Kravath[53]和 Moody 等人[54]论证了利用正ee 等人[55]发现了膜内的“内浓差极化”现象期的主要因素。但是这个阶段所选用的 RO内浓差极化现象非常严重,水通量很低,不 FO 膜是这一阶段没有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 90 年代,美国 Hydration Technologies 公司酸纤维素正渗透膜(CTAFO 膜),使 FO 领1-3 所示,作为一种新型的膜种类,CTA FO μm),并在膜中间嵌有开孔聚酯筛网以增强

截面图,截面图,公司,聚酰胺


图 1-3 HTI 公司商品化 CTA FO 膜截面图[60]graph of a cross-section of the commercial HTI CTA F,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聚酰胺正渗透复smosis membrane, TFC FO 膜),为正渗透领CTAFO 膜比较,聚酰胺 TFC FO 膜具有更好除盐率,以及更宽广的 pH 适用范围。因此,艺。开创性工作有:2010 年,Yip 等人[63]通高性能的平板膜型聚酰胺 TFC FO 膜,在 F率。区别于 RO 膜致密且厚的海绵状结构,(如图 1-4A 所示),能提高膜材料本身的传效应对水通量下降的影响。同年,Wang 等人能聚酰胺 TFC FO 膜(截面结构如图 1-4B 所选择性和水通量。随后,Tiraferri 等人[64]和 膜制备工艺参数与膜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渗透膜污染特征及抗污染正渗透膜研究进展[J]. 王涛,王宁,陆金仁,王志宁,胡云霞.  膜科学与技术. 2017(01)
[2]正渗透膜污染及其清洗研究进展综述[J]. 刘帅,谢朝新,周宁玉,王毅.  净水技术. 2015(04)
[3]三塘湖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应用与效果评价[J]. 高丽.  化工管理. 2014(18)
[4]冷轧含油废水处理技术及工艺现状[J]. 曲余玲,毛艳丽,张东丽,王涿.  工业水处理. 2012(10)
[5]浅谈超滤法处理钢铁企业冷轧厂乳化液废水[J]. 刘万,胡伟.  工业水处理. 2006(07)
[6]我国餐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黄向阳,何丕文,胡菲菲.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05)
[7]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J]. 程海鹰,张洁,梁利平.  工业水处理. 2003(08)
[8]用复合絮凝剂处理含乳化油废水的试验研究[J]. 于尔捷,陈浩,姜安玺.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2(04)
[9]油田采出水的资源化方向[J]. 李维东.  新疆地质. 2002(02)
[10]粗粒化法处理乳化食用油脂废水的研究[J]. 刘蓉,张大年.  上海环境科学. 2001(07)

博士论文
[1]面向油水分离应用的石墨烯及相关碳三维结构的制备与吸附特性研究[D]. 毕恒昌.东南大学 2016
[2]陶瓷超滤膜分离乳化油过程中膜污染机制与抗污染改性研究[D]. 吕东伟.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柔性二硫化钼海绵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和吸附性能研究[D]. 高晓佳.湘潭大学 2016
[2]低渗特低渗油藏回注水“阻截膜+陶瓷膜”高效除油过滤技术研究[D]. 黄文升.山东大学 2016
[3]铝板热连轧乳化液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D]. 曹大伟.重庆大学 2016
[4]一种高效中空纤维膜分离含油废水的应用研究[D]. 刘坤朋.苏州科技学院 2015
[5]活性炭纤维吸附电解法处理含油废水及其再生研究[D]. 傅宝林.广东工业大学 2013
[6]复合介质生物滤器处理农家乐餐饮废水效果研究[D]. 聂新军.浙江大学 2012
[7]絮凝—膜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的技术研究[D]. 崔文博.长春理工大学 2011
[8]新型微气泡气浮工艺预处理含油餐饮废水效能研究[D]. 李俊.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9]生化法处理高盐含油废水试验研究[D]. 王新刚.长安大学 2004
[10]脉冲电絮凝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D]. 林辉.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64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64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f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