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17年闽三角城市群区域热岛时空格局演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05 11:30
为了缓解热岛效应,利用1996年、2002年、2007年、2012年、2017年的Landsat遥感数据,综合应用空间统计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闽三角城市群区域热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化特征,分析城市群区域热岛的形成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6—2017年闽三角城市群区域热岛不断扩张,主要分布范围向东北方向移动,逐渐集聚在晋江、九龙江之间的沿海城区;随城区扩张与集聚,城区的热岛效应逐渐凸显。热岛连片、集聚的趋势加强,热岛由孤立的较小斑块逐渐打破行政边界,合并为连续规整的较大斑块;高等级热岛斑块比重逐渐上升,其聚集的程度更高,靠近的趋势更明显;建设用地、耕地是地表升温的主要热源,林地、水体是调控温度变化的重要冷源。水体热环境稳定,调控局部地区温度变化的作用明显,裸地、草地与灌木地自身热环境属性不突出。
【文章来源】: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2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类
采用标准差椭圆进一步分析区域热岛的空间分布特征(图4),结果显示,1996年与2002年标准差椭圆位于研究区域的东南部,2007—2017年开始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标准差椭圆的长轴、短轴及扁率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表3),方向性逐渐减少,并逐渐收缩在晋江、九龙江之间的沿海地区;1996—2017年标准差椭圆方向角总体呈增加趋势。这表明区域热岛的空间格局总体趋势是由东北—西南向东—西方向转变。图4 区域热岛标准差椭圆分析
图2 区域热岛分布图通过Ripley"s K函数分析区域热岛的空间分布状态。结果显示,各年份的K(d)观测值均大于上包迹线对应的数值,表明空间集聚具有统计显著性。为衡量区域热岛聚集特征的变化,将各年份K(d)预期值与K(d)观测值的差值Diff K进行对比(图5),结果显示,1996年、2002年、2007年、2012年、2017年,区域热岛分别在60 km、60 km、70 km、70 km、80km内呈聚集状态;在相同空间尺度下,2002年的Diff K最小,1996年次之。2017年的Diff K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在40 km处达到最大值11.65 km。这表明区域热岛呈现聚集状态的空间范围逐渐加大,且在相同的空间范围内,区域热岛聚集的程度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演化的热环境效应差异[J]. 陈燕红,蔡芫镔. 生态学杂志. 2019(07)
[2]1989~2015年海口城市热环境与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相互关系[J]. 雷金睿,陈宗铸,吴庭天,李苑菱,陈小花,杨琦,何荣晓.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4)
[3]基于Landsat数据的城市热岛变化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 丁海勇,史恒畅.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05)
[4]近30年武汉市热环境格局演化机制及扩散模式研究[J]. 池腾龙,曾坚,刘晨. 国土资源遥感. 2017(04)
[5]支持向量机对多环芳烃毒性的定量构效预测[J]. 周真,杨旭,金龙,陈鑫.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4)
[6]上海市城市化进程中热环境响应的空间评价[J]. 钱敏蕾,徐艺扬,李响,蔡芫镔,谢玉静,王祥荣.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2)
[7]兰州中心城区热环境季节动态遥感分析[J]. 潘竟虎,李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06)
[8]城市小区下垫面结构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 潘竟虎,李民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06)
本文编号:3265994
【文章来源】: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2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类
采用标准差椭圆进一步分析区域热岛的空间分布特征(图4),结果显示,1996年与2002年标准差椭圆位于研究区域的东南部,2007—2017年开始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标准差椭圆的长轴、短轴及扁率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表3),方向性逐渐减少,并逐渐收缩在晋江、九龙江之间的沿海地区;1996—2017年标准差椭圆方向角总体呈增加趋势。这表明区域热岛的空间格局总体趋势是由东北—西南向东—西方向转变。图4 区域热岛标准差椭圆分析
图2 区域热岛分布图通过Ripley"s K函数分析区域热岛的空间分布状态。结果显示,各年份的K(d)观测值均大于上包迹线对应的数值,表明空间集聚具有统计显著性。为衡量区域热岛聚集特征的变化,将各年份K(d)预期值与K(d)观测值的差值Diff K进行对比(图5),结果显示,1996年、2002年、2007年、2012年、2017年,区域热岛分别在60 km、60 km、70 km、70 km、80km内呈聚集状态;在相同空间尺度下,2002年的Diff K最小,1996年次之。2017年的Diff K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在40 km处达到最大值11.65 km。这表明区域热岛呈现聚集状态的空间范围逐渐加大,且在相同的空间范围内,区域热岛聚集的程度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演化的热环境效应差异[J]. 陈燕红,蔡芫镔. 生态学杂志. 2019(07)
[2]1989~2015年海口城市热环境与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相互关系[J]. 雷金睿,陈宗铸,吴庭天,李苑菱,陈小花,杨琦,何荣晓.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4)
[3]基于Landsat数据的城市热岛变化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 丁海勇,史恒畅.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05)
[4]近30年武汉市热环境格局演化机制及扩散模式研究[J]. 池腾龙,曾坚,刘晨. 国土资源遥感. 2017(04)
[5]支持向量机对多环芳烃毒性的定量构效预测[J]. 周真,杨旭,金龙,陈鑫.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4)
[6]上海市城市化进程中热环境响应的空间评价[J]. 钱敏蕾,徐艺扬,李响,蔡芫镔,谢玉静,王祥荣.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2)
[7]兰州中心城区热环境季节动态遥感分析[J]. 潘竟虎,李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06)
[8]城市小区下垫面结构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 潘竟虎,李民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06)
本文编号:3265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65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