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氯代烃在浅层地下水中运移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5 15:58
  地下水有机污染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有机污染物一旦进入地下含水层中就很难去除,并且会对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同时也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量化描述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可以为有机污染的控制治理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依据,因此对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根据典型区浅层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的调查资料,典型区内存在两个局部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面状污染,但是污染源在哪里? 污染范围有多大? 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这些问题都无法确定。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有机污染物的调查资料,利用假定的污染源来拟合有机污染物的实测值,从而反求污染源的位置,为下一步典型区有机污染的调查工作提供依据。主要内容为: 一、通过野外有机污染调查资料,分析了典型区氯代烃污染的分布特征及可能的污染源的位置,并对氯代烃的污染途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二、室内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迁移转化规律的模拟实验表明: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在运移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有生...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氯代烃在浅层地下水中运移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000一2001年主要氯代烃检出情况统计

特征图,三氯乙烯,特征图,浓度分布


可以推断井边厂内垃圾、清洗排污经过大气降雨淋滤后的垃圾淋滤液可能是2号井氯代烃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典型区的下游,8、9号井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检出浓度很高(见图2一9,图2一10,图中圆点的大小表示浓度的高低),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8号井,位于某铁路段下游居民区中,且紧靠某货场,四次测试结果都很接近,而且大大超过EPA标准的5pg/L。主要可能是由于该货场和该铁路段在清洗过程中,常常要使用有机溶剂,并顺地表直接排放。通过在地下水流场方向上对该井上下游水井对比取样分析,该货场和该铁路段上游井中

特征图,四氯乙烯,特征图,浓度分布


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途径分析在典型区,包气带岩性为砂、亚砂,渗透性能好,地表污染物很容易进入地下含水层,而且表现出丰枯水期浓度差异,总体上是枯水期高于丰水期(图2一H,2一12)。图2一11三氯乙烯枯、丰期浓度随时间变化特征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层地下水卤代烃污染初步研究[J]. 张达政,陈鸿汉,李海明,邹胜章,刘立才.  中国地质. 2002(03)
[2]地下水有机污染控制及就地恢复技术研究进展(二)[J]. 钟佐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04)
[3]石油污染包气带中降解微生物的分布特性[J]. 李广贺,张旭,黄巍.  环境科学. 2000(04)
[4]根据水/辛醇分配系数(KOW)估算有机化合物的吸着系数(KOC)[J]. 朴海善,陶澍,胡海瑛,卢晓霞.  环境科学与技术. 1999(04)
[5]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的因素[J]. 胡枭,樊耀波,王敏健.  环境科学进展. 1999(05)
[6]地下水有机污染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 郭华明,王焰新.  地质科技情报. 1999(02)
[7]数值模拟在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 张俊,陈家军,王红旗.  中国环境科学. 1999(03)
[8]根据分子连接性指数估算极性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系数[J]. 卢晓霞,陶澍,李杭,朴海善.  环境科学学报. 1999(03)
[9]土壤中油-水驱替机理研究[J]. 郑西来,刘孝义,钱会.  环境科学学报. 1999(02)
[10]地下水石油污染治理的水力截获技术及数值模拟[J]. 徐绍辉,朱学愚.  水利学报. 1999(01)



本文编号:3266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66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