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碎片法研究有机污染物对大鼠急性毒性及生物降解性
发布时间:2021-07-08 21:49
有机污染物作为有机化工的基本原料,是环境中的一类重要污染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在自然界中被广泛检出,毒性较大,严重污染了河流、湖泊、海洋以及地下水等生态系统。进入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的组织里积累和富集;进入生物生殖细胞的污染物质,会对机体的遗传物质造成改变,甚至破坏生物的遗传功能。因此,研究有机污染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及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有助于我们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是目前世界各国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已有系统研究,但对哺乳动物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却少有文献报道,多数研究还停留在同系物的层面上,而没有对不同结构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系统研究,致使有机污染物对哺乳动物的基线毒性、弱惰性毒性及反应性毒性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在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与哺乳动物毒性作用机制的异同方面也没有系统阐述,在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方面,还没有一个较好的模型来预测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对生物降解性与结构的关系方面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在总结大量文献工作的基础上,以大量的工业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结构碎片法建立了有机污染物的结构...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进展
1.1.1 QSAR概述
1.1.2 结构碎片法的原理及划分原则
1.1.3 结构碎片法的分类及应用
1.2 有机污染物对大鼠的经口急性毒性
1.2.1 急性毒性的定义
1.2.2 有机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机理
1.2.3 有机污染物的暴露途径与临界浓度
1.2.4 结构碎片法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应用
1.3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1.3.1 生物降解性的含义及其分类
1.3.2 结构碎片法对生物降解性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内容及研究意义
1.4.1 研究的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结构碎片法研究脂肪烃化合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的来源
2.2.2 鱼体半数致死浓度数据(LC_50)的来源
2.2.3 鱼体生物富集数据(BCF)与大鼠肠道吸收数据(%Abs.)的计算
2.2.4 分子描述符与结构碎片的计算
2.2.5 统计学分析
2.3 大鼠急性毒性模型的建立
2.3.1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与疏水性的关系
2.3.2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与结构碎片的关系
2.4 大鼠急性毒性模型的讨论
2.4.1 脂肪烃化合物对大鼠的基线毒性
2.4.2 暴露途径及临界浓度对毒性作用的影响
2.4.3 基线毒性划分的影响因子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结构碎片法比较脂肪烃与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的来源
3.2.2 基于GHS对大鼠毒性数据的分类
3.2.3 鱼体半数致死浓度数据(LC_50)的来源
3.2.4 鱼体生物富集数据(BCF)与大鼠肠道吸收数据(%Abs.)的计算
3.2.5 统计学分析
3.3 大鼠急性毒性模型的建立
3.3.1 大鼠急性毒性的分类与分布
3.3.2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与结构碎片的关系
3.3.3 芳香烃与脂肪烃化合物结构碎片毒性贡献值的比较
3.4 大鼠急性毒性作用机制的讨论
3.4.1 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基线毒性作用
3.4.2 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极性麻醉型毒性作用
3.4.3 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反应性毒性作用
3.4.4 暴露途径对大鼠和鱼体毒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结构碎片法研究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生物降解数据
4.2.2 分子描述符
4.2.3 结构碎片法
4.2.4 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
4.3 生物降解性%BOD预测模型的建立
4.3.1 生物降解性%BOD与分子描述符/结构碎片间的线性关系
4.3.2 生物降解性%BOD与分子描述符/结构碎片间的非线性关系
4.3.3 可降解和不可降解预测模型
4.3.4 模型的验证
4.4 生物降解性%BOD模型的讨论
4.4.1 线性与非线性生物降解性%BOD模型的理论分析
4.4.2 可生物降解模型与%BOD模型的比较分析
4.4.3 %BOD范围和实验误差对模型预测准确性的影响
4.4.4 基于分子描述符与结构碎片对生物降解模型的解释及理论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5.1 本文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苯甲酸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活力抑制的定量构效关系[J]. 王静,卢荣,马海霞,张粉艳.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8(10)
[2]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 on the biodegradation of acid dyestuffs[J]. LI Yin, XI Dan-li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ng 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07)
[3]环境化学中的QSAR研究方法[J]. 马尧,孙占学. 新疆环境保护. 2006(02)
[4]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用于建模的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 陈安进,石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5]我国化学品安全管理战略[J]. 张广华. 中国发展观察. 2005(05)
[6]有机化合物好氧生物降解性的研究方法[J]. 孙丹红,王震毅,杨卓慧,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05(02)
[7]神经生长因子对2,5-己二酮中毒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J]. 刘强,刘清君,鱼涛,何凤生,郑玉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5(01)
[8]2,5-己二酮对大鼠神经组织微管含量的影响[J]. 张天亮,赵秀兰,谢克勤,朱振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4(05)
[9]正己烷对大鼠白细胞趋化性影响的研究[J]. 赖关朝,马争,黄建勋,唐小江. 中国职业医学. 2004(04)
[10]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QSPR,QSAR和QSMR研究[J]. 徐娟,王林.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03)
博士论文
[1]QSAR研究在生命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中的应用[D]. 赵春燕.兰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废水中硝基酚好氧生物降解性及降解动力学研究[D]. 汤改风.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72395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进展
1.1.1 QSAR概述
1.1.2 结构碎片法的原理及划分原则
1.1.3 结构碎片法的分类及应用
1.2 有机污染物对大鼠的经口急性毒性
1.2.1 急性毒性的定义
1.2.2 有机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机理
1.2.3 有机污染物的暴露途径与临界浓度
1.2.4 结构碎片法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应用
1.3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1.3.1 生物降解性的含义及其分类
1.3.2 结构碎片法对生物降解性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内容及研究意义
1.4.1 研究的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结构碎片法研究脂肪烃化合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的来源
2.2.2 鱼体半数致死浓度数据(LC_50)的来源
2.2.3 鱼体生物富集数据(BCF)与大鼠肠道吸收数据(%Abs.)的计算
2.2.4 分子描述符与结构碎片的计算
2.2.5 统计学分析
2.3 大鼠急性毒性模型的建立
2.3.1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与疏水性的关系
2.3.2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与结构碎片的关系
2.4 大鼠急性毒性模型的讨论
2.4.1 脂肪烃化合物对大鼠的基线毒性
2.4.2 暴露途径及临界浓度对毒性作用的影响
2.4.3 基线毒性划分的影响因子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结构碎片法比较脂肪烃与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的来源
3.2.2 基于GHS对大鼠毒性数据的分类
3.2.3 鱼体半数致死浓度数据(LC_50)的来源
3.2.4 鱼体生物富集数据(BCF)与大鼠肠道吸收数据(%Abs.)的计算
3.2.5 统计学分析
3.3 大鼠急性毒性模型的建立
3.3.1 大鼠急性毒性的分类与分布
3.3.2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与结构碎片的关系
3.3.3 芳香烃与脂肪烃化合物结构碎片毒性贡献值的比较
3.4 大鼠急性毒性作用机制的讨论
3.4.1 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基线毒性作用
3.4.2 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极性麻醉型毒性作用
3.4.3 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反应性毒性作用
3.4.4 暴露途径对大鼠和鱼体毒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结构碎片法研究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生物降解数据
4.2.2 分子描述符
4.2.3 结构碎片法
4.2.4 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
4.3 生物降解性%BOD预测模型的建立
4.3.1 生物降解性%BOD与分子描述符/结构碎片间的线性关系
4.3.2 生物降解性%BOD与分子描述符/结构碎片间的非线性关系
4.3.3 可降解和不可降解预测模型
4.3.4 模型的验证
4.4 生物降解性%BOD模型的讨论
4.4.1 线性与非线性生物降解性%BOD模型的理论分析
4.4.2 可生物降解模型与%BOD模型的比较分析
4.4.3 %BOD范围和实验误差对模型预测准确性的影响
4.4.4 基于分子描述符与结构碎片对生物降解模型的解释及理论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5.1 本文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苯甲酸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活力抑制的定量构效关系[J]. 王静,卢荣,马海霞,张粉艳.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8(10)
[2]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 on the biodegradation of acid dyestuffs[J]. LI Yin, XI Dan-li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ng 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07)
[3]环境化学中的QSAR研究方法[J]. 马尧,孙占学. 新疆环境保护. 2006(02)
[4]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用于建模的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 陈安进,石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5]我国化学品安全管理战略[J]. 张广华. 中国发展观察. 2005(05)
[6]有机化合物好氧生物降解性的研究方法[J]. 孙丹红,王震毅,杨卓慧,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05(02)
[7]神经生长因子对2,5-己二酮中毒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J]. 刘强,刘清君,鱼涛,何凤生,郑玉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5(01)
[8]2,5-己二酮对大鼠神经组织微管含量的影响[J]. 张天亮,赵秀兰,谢克勤,朱振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4(05)
[9]正己烷对大鼠白细胞趋化性影响的研究[J]. 赖关朝,马争,黄建勋,唐小江. 中国职业医学. 2004(04)
[10]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QSPR,QSAR和QSMR研究[J]. 徐娟,王林.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03)
博士论文
[1]QSAR研究在生命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中的应用[D]. 赵春燕.兰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废水中硝基酚好氧生物降解性及降解动力学研究[D]. 汤改风.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72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7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