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环境影响及其脆弱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1-07-10 04:56
  随着珠三角地区快速城市化和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一些有机污染物进入了地下水体,导致地下水安全面临着很大挑战。因此,很有必要摸清珠三角地区地下水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并对其环境影响和脆弱性进行评价。本论文以珠三角某典型地区为例,深入研究了该典型地区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结合室内试验研究,分析特征有机污染物在水—土体系中的迁移转化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污染过程的地下水特征有机污染物污染源强定量评价方法,并通过与迁移转化模型和有机污染脆弱性评价模型的耦合,以全面评价研究区域的有机污染物分布规律、健康风险、迁移预测以及污染过程的脆弱性特征,从而为地方政府开展地下水有机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如下:1)对研究区地下水样品的分析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用于检测地下水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采用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固相萃取等技术,获得了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地下水中4大类(卤代烃、多环芳烃、苯系物、PPCPs)共53种特征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分析。2)研究了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在研究区范围地下水中,检...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环境影响及其脆弱性评价


本论文技术路线图

采样点位,分析仪器,有机污染物


图 2.1 研究区域采样点位图Figure 2.1 Map of sampling points in study area 有机污染物的测试分析.1 分析项目在本研究中,依据我国的“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结合珠三角地区地下况,选取 4 大类共 53 种特征有机污染物,以评价它们在地下水中的分布特风险,这些有机物包括 19 种卤代(烷、烯)烃类、8 种苯系物、9 种多环芳烃PPCPs,见表 2.1。.2 分析仪器和试剂.2.1 分析仪器(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7890A/5975C):美国 Agilent 公司产品;(2)快速液相色谱(1260 Infinity):美国 Agilent 公司产品;

色谱图,挥发性有机物,总离子流,色谱图


流速:40 mL/min;解析温度:245℃;解析时间:3 min;烘烤温度:270℃间:16 min;传输线温度:100℃;阀温:80℃。色谱条件。色谱柱:DB-SELECT 624UI(30 m×0.25 mm,1.40 μm);进样温度:2进样,分流比 10:1;气体控制模式:恒流;气体流速:2.0 mL/min;载气:≥99.999%;升温程序:35℃(2 min)→5℃/min→120℃→10℃/min→220℃(2 质谱条件。离子源:电子轰击离子源(EI);离子源温度:230℃;离子化V;MS 四极杆温度:150℃;传输线温度:250℃;溶剂延迟时间:2 min;模式:全扫描;扫描质量数范围:35~270 amu;扫描时间:0.53 s。离子监表 2.2,内标法定量。(2)标准图谱图 2.2 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测试分析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市典型地段地表水及地下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分布特征[J]. 崔亚丰,何江涛,苏思慧,杨蕾,乔肖翠.  环境科学. 2015(11)
[2]佛山东部地下水BTEX分布特征与来源[J]. 刘春燕,黄冠星,张英,荆继红,孙继朝,刘景涛,陈玺,王建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4)
[3]下辽河平原区域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的筛选[J]. 李沫蕊,王亚飞,王金生,滕彦国,李剑.  中国环境监测. 2015(03)
[4]应用综合评分法筛选下辽河平原区域地下水典型污染物[J]. 李沫蕊,王亚飞,滕彦国,王金生,李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5]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综述[J]. 李志萍,李慧,张帅,陈佳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6]流域规划优先保护生态目标识别与保护要求[J]. 吴利桥,赵俊凤.  人民珠江. 2014(05)
[7]黄浦江上游水体中抗生素的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J]. 姜蕾,蔡海芸,卢宁.  净水技术. 2014(S2)
[8]水质基准两栖类受试生物筛选[J]. 蔡靳,闫振广,何丽,王伟莉,刘征涛.  环境科学研究. 2014(04)
[9]水质基准本土环节动物与水生昆虫受试生物筛选[J]. 王伟莉,闫振广,刘征涛,郑欣.  环境科学研究. 2014(04)
[10]水质基准鱼类受试生物筛选[J]. 王晓南,郑欣,闫振广,刘征涛.  环境科学研究. 2014(04)

博士论文
[1]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及确定修复目标的方法研究[D]. 化勇鹏.中国地质大学 2012
[2]河流健康生命评价与修复技术研究[D]. 高永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6
[3]新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及其在水生态毒理研究中的应用[D]. 马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2

硕士论文
[1]南阳市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D]. 栾奇.吉林大学 2015
[2]基于溶质运移的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 雷廷.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
[3]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与实例分析[D]. 隋文斌.长春工业大学 2012
[4]饮用水中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分布和健康风险评价[D]. 刘新.西南大学 2011
[5]天津市典型河流沉积物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毒性评价[D]. 王炳一.北京林业大学 2010
[6]松花江吉林江段污染江水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 张铁坚.吉林大学 2009
[7]淮河流域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特征及成因研究[D]. 那金.江苏工业学院 2009
[8]基于GIS-WOE法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研究[D]. 王言鑫.辽宁师范大学 2009
[9]饮用水环境中地下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与应用研究[D]. 史延光.辽宁师范大学 2009
[10]北京市自来水中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 原盛广.北京林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75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75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9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