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采煤沉陷地的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19:49
不同采矿阶段实验区地表的沉陷深度、稳沉状况是动态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最大特征是原土地属性是耕地的转变为水域用地和建设用地,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是全陆生生态系统转变为水生生态系统或水陆复合型生态系统,生态破坏区的主要破坏特征是塌陷、裂缝和积水,生态影响区的主要破坏特征是廊道破坏,导致生态系统连通性破坏.基于采煤塌陷区和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依托水域、土壤生态修复,地貌重塑,大气污染治理,植被群落恢复,废弃物利用等复合生态修复技术,建立陆生型生态区、水陆复合型生态区和水生型生态区.本文提出五种生态恢复模式,分别为:湿地生态涵养模式,适用于水生型生态区;新型农业综合发展模式,适用于陆生型生态区;生态工业园区模式,适合于陆生型生态区;生态休闲旅游模式,适用于水陆复合型生态区;以及城乡建设发展模式,适用于陆生型生态区.
【文章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2020,37(05)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塌陷区生态农业结构图
基塘生态生态区的生态修复策略是:建立以基塘生态农业为主的农业基地,做到养殖和种植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具体措施是在采用挖深垫浅法形成“基”和“塘”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农业重建技术,选择合适的水生生物物种,充分利用水域立体空间,并与“基”上的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做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如建立一个人工生态农业基地,“林、鱼、鸭、鸟‘生物链’模式”,实行林、鱼、虾、鸟共生,即在林间开槽,筑堤灌水,水中长树,水上养鸭,水下养鱼,鱼粪肥树,树叶肥水,树荫栖鸟,鸟粪喂鱼[6].通过长短互促和生态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如图2所示.3.3 水生型生态区的生态修复策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工矿废弃地再开发模式及策略[J]. 戴培超,张绍良,公云龙,侯湖平. 生态学杂志. 2020(06)
[2]论煤矿区生态环境的自修复、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J]. 胡振琪,龙精华,王新静. 煤炭学报. 2014(08)
[3]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综述[J]. 吴钢,魏东,周政达,唐明方,付晓. 生态学报. 2014(11)
[4]基于RS,GIS的徐州城北矿区生态景观修复研究[J]. 侯湖平,张绍良,闫艳,郭士永,顿德光,金玉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04)
[5]几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径[J]. 张伟东,王雪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06)
本文编号:3312019
【文章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2020,37(05)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塌陷区生态农业结构图
基塘生态生态区的生态修复策略是:建立以基塘生态农业为主的农业基地,做到养殖和种植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具体措施是在采用挖深垫浅法形成“基”和“塘”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农业重建技术,选择合适的水生生物物种,充分利用水域立体空间,并与“基”上的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做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如建立一个人工生态农业基地,“林、鱼、鸭、鸟‘生物链’模式”,实行林、鱼、虾、鸟共生,即在林间开槽,筑堤灌水,水中长树,水上养鸭,水下养鱼,鱼粪肥树,树叶肥水,树荫栖鸟,鸟粪喂鱼[6].通过长短互促和生态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如图2所示.3.3 水生型生态区的生态修复策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工矿废弃地再开发模式及策略[J]. 戴培超,张绍良,公云龙,侯湖平. 生态学杂志. 2020(06)
[2]论煤矿区生态环境的自修复、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J]. 胡振琪,龙精华,王新静. 煤炭学报. 2014(08)
[3]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综述[J]. 吴钢,魏东,周政达,唐明方,付晓. 生态学报. 2014(11)
[4]基于RS,GIS的徐州城北矿区生态景观修复研究[J]. 侯湖平,张绍良,闫艳,郭士永,顿德光,金玉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04)
[5]几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径[J]. 张伟东,王雪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06)
本文编号:3312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31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