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植物修复机理及现场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3 17:41
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的水环境问题之一,论文以西安市主要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水质污染特征、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实验研究了污染底泥中氮磷的释放规律和机理,对浅水型城市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发展趋势进行了水质模拟。以长安湖作为西安市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典型,在现场进行了生态原位修复技术的中试实验研究,探明了不同植物对景观水体TN、TP、NH3-N和CODMn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机理。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以长安湖、护城河和兴庆湖作为“老”的景观水体代表,以曲江池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太液池作为新建景观水体的代表,实验研究了各水体的水质状况和污染成因。2.磷是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指标,与藻类繁殖密切相关。污染底泥释放实验表明,在厌氧条件下,造成污染底泥中磷释放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作用和较高的pH值。在不灭菌条件下,控制pH=6.5,磷的最大释放速率为2.14 mg/(d·m2),不控制pH值(pH=7.58.6),磷的释放速率显著提高,达到8.60mg/(d·m2...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水质监测点布置图
在太液池和金水河水系共设置了 6 个水质监测点,采用现场取样,实验室分的方法对其水质进行了检测。其中,金水河设 2 个监测点,分别位于金水河的游和下游;太液池及漕渠水系设置了 4 个监测点,基本上涵盖了太液池的出口、口、水流停滞区和主湖区,可以较为全面的反应整个水系的水质情况。水质监点的位置如图 3.2 所示。
养盐释放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动态过程,pH 值、温度、风浪扰动和和底泥中的的微生物效应,与藻类繁殖密切相关。释放实验以生物对污染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结释放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作用和5,磷的最大释放速率为 2.14 mg/(d·m2),显著提高,达到 8.60mg/(d·m2),说明进污染底泥中磷的显著释放;与此对放强度很低。将 pH 提高到 9.1 时,磷速率为 9.51mg/(d·m2),这时磷的释放泥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海市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对长江口水体环境的影响[J]. 江霜英,王雨,张海平,姜卫星. 环境科学研究. 2008(01)
[2]Delft3D在鳌江口外平阳咀海域流场模拟中的应用[J]. 左书华. 水文. 2007(06)
[3]基于QUAL2K模型的钱塘江流域安全纳污能力研究[J]. 方晓波,张建英,陈伟,徐向阳,陈英旭. 环境科学学报. 2007(08)
[4]景观水体的水动力优化设计[J]. 朱宜平,张海平,陈玲. 中国给水排水. 2007(10)
[5]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快捷评价方法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赵晓光,赵雪.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6(03)
[6]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质数学模拟和水系维护系统设计[J]. 佟庆远,赵冬泉,胡洁. 中国园林. 2006(08)
[7]人工浮床栽培7种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特性研究[J]. 卢进登,陈红兵,赵丽娅,李兆华.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07)
[8]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沉积物释放营养盐[J]. 李文霞,冯海艳,杨忠芳,阮晓红. 地质通报. 2006(05)
[9]城市景观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J]. 杜文华,芮旻,徐斌. 环境保护科学. 2006(02)
[10]人工生物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遴选[J]. 卢进登,帅方敏,赵丽娅,康群,李兆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358309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水质监测点布置图
在太液池和金水河水系共设置了 6 个水质监测点,采用现场取样,实验室分的方法对其水质进行了检测。其中,金水河设 2 个监测点,分别位于金水河的游和下游;太液池及漕渠水系设置了 4 个监测点,基本上涵盖了太液池的出口、口、水流停滞区和主湖区,可以较为全面的反应整个水系的水质情况。水质监点的位置如图 3.2 所示。
养盐释放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动态过程,pH 值、温度、风浪扰动和和底泥中的的微生物效应,与藻类繁殖密切相关。释放实验以生物对污染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结释放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作用和5,磷的最大释放速率为 2.14 mg/(d·m2),显著提高,达到 8.60mg/(d·m2),说明进污染底泥中磷的显著释放;与此对放强度很低。将 pH 提高到 9.1 时,磷速率为 9.51mg/(d·m2),这时磷的释放泥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海市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对长江口水体环境的影响[J]. 江霜英,王雨,张海平,姜卫星. 环境科学研究. 2008(01)
[2]Delft3D在鳌江口外平阳咀海域流场模拟中的应用[J]. 左书华. 水文. 2007(06)
[3]基于QUAL2K模型的钱塘江流域安全纳污能力研究[J]. 方晓波,张建英,陈伟,徐向阳,陈英旭. 环境科学学报. 2007(08)
[4]景观水体的水动力优化设计[J]. 朱宜平,张海平,陈玲. 中国给水排水. 2007(10)
[5]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快捷评价方法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赵晓光,赵雪.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6(03)
[6]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质数学模拟和水系维护系统设计[J]. 佟庆远,赵冬泉,胡洁. 中国园林. 2006(08)
[7]人工浮床栽培7种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特性研究[J]. 卢进登,陈红兵,赵丽娅,李兆华.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07)
[8]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沉积物释放营养盐[J]. 李文霞,冯海艳,杨忠芳,阮晓红. 地质通报. 2006(05)
[9]城市景观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J]. 杜文华,芮旻,徐斌. 环境保护科学. 2006(02)
[10]人工生物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遴选[J]. 卢进登,帅方敏,赵丽娅,康群,李兆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358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3583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