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机理及脱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20:56
中国能源在一段时间内将仍以燃煤为主,而燃煤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燃煤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排放是主要人为排放源之一。目前,有关燃煤有机污染物排放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排放机理及控制进行研究。从煤热解逸出气的研究开始,对热解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受影响因素和不同升温速率燃烧条件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究了燃煤电厂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分布规律,结合前述研究基础对燃煤电厂有机污染物的控制进行了研究。选用热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三种仪器同步进行燃煤热解分析。基于特征碎片或科瓦茨指数(Kovats Index),利用热重红外气质联用仪对燃煤热解过程中的124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鉴定,这些化合物包括烷烃类、α-烯烃类、苯系物和酚类物质。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关键因素,低于400℃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仅占烟煤热解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总量的23.1%。因此,利用热脱附气质联用仪分析燃煤的热解,只能提供400℃前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信息。由于热脱附技术的温度限制,会低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热重分析仪中升...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201]国一源[1]??
印度调查数据显示,该国16.4%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来自燃料燃烧[3,4]。??美国环保署1970到2016年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燃煤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大约占总人为源的3.4%[5](如图1-2所示),而我国燃煤总量是美国的3倍??以上,我国燃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也将比较严重,但由于有关燃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较少,所能得到的数据不足以评估我国燃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严重性。??FUEL?COMa?ELEC.?UTIU?????;???????0.2%????_____?(I?flBMK'AL?Si?AI1CD?Mi?<.??Mnusimoa、、4'‘??娜颜,織士::.?-4'?..??」?V?OTHER?tXDUSIXWI??wfrwAV^^,;?norvs??v,5?SOLVENT?iniLKAIK>N??眶,,瞧,^麵臟??(出自?USA?EPA)??图1-2美国EPA公布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构成示意图??Fig.?1-2?VOCs?contribution?reported?by?USA?EPA??因此本研宄拟从煤热解开始,研究燃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规律,并测??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除新技术在燃煤排放中的作用及对其减排机理进行研究。??通过以上研究
Fig.?1-3?Samping?train?of?VOCs??等人于2004采用活性炭和XAD-2树脂吸附剂对燃煤电厂附近的进行了有机化合物的检测[37]。施建武等采用稀释采样法借助气相色??对107种C2-C12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质量浓度及四种类型的固定??研究Ross等研究固定床锅炉污染物的释放问题时,挥发性有机??线红外仪器分析,XAD-2树脂吸附采样离线分析PAHs[32]。??看出,对于污染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采样主要是采用吸附管??袋法和苏码罐法更适合环境气体的分析。??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分析仪??仪(Thermal?Gravimetric?Analyzer,TGA)可利用热重法检测物质??化关系[5()]。热重法,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样品质量随温度(或??关系。??仪由天平、炉体、程序温控系统、数据记录系统等组成。??PJ、尺寸炉体11-??呤?、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Desulfovibrio sp.厌氧代谢淮南煤中>C12有机组分的实验研究[J]. 葛晓光,程健明,杨柳,叶永康,陈陆望. 地学前缘. 2015(01)
[2]炼焦过程VOCs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J]. 李国昊,魏巍,程水源,温维,王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4(01)
[3]燃煤电厂烟气中的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 邹祥波,周恂,吴云强. 环境科学导刊. 2013(06)
[4]神府和胜利煤液化残渣CS2萃取物的组成分析[J]. 位艳宾,魏贤勇,李胜,于利成,宗志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5]活性炭纤维低温脱除模拟烟气中的VOC[J]. 刘子红,邱建荣,刘豪,谭增强,闫志强,张曼娜,曾汉才,周康. 环境工程学报. 2012(11)
[6]煤中含杂原子有机化合物的析出、分离与分析[J]. 魏贤勇,宗志敏,李保民,赵炜,王晓华,倪中海,孙林兵,黄耀国,丁明洁,刘滋武,张丽芳.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1(09)
[7]不同部位烟叶的热重-红外-气质联用分析研究[J]. 王燕,刘志华,刘春波,陈永宽,蒋丽红,王亚明. 现代化工. 2011(06)
[8]炼焦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其大气化学反应活性[J]. 贾记红,黄成,陈长虹,陈明华,王红丽,邵敏,董艳强,戴璞,谢士晨,鲁君,黄海英. 环境科学学报. 2009(05)
[9]炼焦过程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和组成分布研究[J]. 贾记红,陈长虹,黄成,邵敏,王红丽,陈明华,李美宁,陈居诚,陆海明,董艳强,戴璞,谢士晨. 上海环境科学. 2008(06)
[10]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控制[J]. 陈平,陈俊.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6(03)
博士论文
[1]改性活性炭纤维协同脱除燃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放大研究[D]. 刘子红.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煤热解过程中PAHs的形成及其催化裂解特性[D]. 董洁.太原理工大学 2013
[3]灵武烟煤中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分析[D]. 刘滋武.中国矿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纳米纤维催化剂结合低温等离子体降解VOCs的研究[D]. 覃睿.浙江大学 2015
[2]煤热解过程多环芳烃生成规律研究[D]. 程柱.太原理工大学 2010
[3]活性炭纤维联合脱除多种污染物的试验研究[D]. 张曼娜.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煤燃烧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赋存及排放特性的研究[D]. 范志威.浙江大学 2005
[5]煤热解动力学及其挥发分析出规律的研究[D]. 降文萍.太原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67082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201]国一源[1]??
印度调查数据显示,该国16.4%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来自燃料燃烧[3,4]。??美国环保署1970到2016年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燃煤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大约占总人为源的3.4%[5](如图1-2所示),而我国燃煤总量是美国的3倍??以上,我国燃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也将比较严重,但由于有关燃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较少,所能得到的数据不足以评估我国燃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严重性。??FUEL?COMa?ELEC.?UTIU?????;???????0.2%????_____?(I?flBMK'AL?Si?AI1CD?Mi?<.??Mnusimoa、、4'‘??娜颜,織士::.?-4'?..??」?V?OTHER?tXDUSIXWI??wfrwAV^^,;?norvs??v,5?SOLVENT?iniLKAIK>N??眶,,瞧,^麵臟??(出自?USA?EPA)??图1-2美国EPA公布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构成示意图??Fig.?1-2?VOCs?contribution?reported?by?USA?EPA??因此本研宄拟从煤热解开始,研究燃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规律,并测??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除新技术在燃煤排放中的作用及对其减排机理进行研究。??通过以上研究
Fig.?1-3?Samping?train?of?VOCs??等人于2004采用活性炭和XAD-2树脂吸附剂对燃煤电厂附近的进行了有机化合物的检测[37]。施建武等采用稀释采样法借助气相色??对107种C2-C12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质量浓度及四种类型的固定??研究Ross等研究固定床锅炉污染物的释放问题时,挥发性有机??线红外仪器分析,XAD-2树脂吸附采样离线分析PAHs[32]。??看出,对于污染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采样主要是采用吸附管??袋法和苏码罐法更适合环境气体的分析。??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分析仪??仪(Thermal?Gravimetric?Analyzer,TGA)可利用热重法检测物质??化关系[5()]。热重法,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样品质量随温度(或??关系。??仪由天平、炉体、程序温控系统、数据记录系统等组成。??PJ、尺寸炉体11-??呤?、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Desulfovibrio sp.厌氧代谢淮南煤中>C12有机组分的实验研究[J]. 葛晓光,程健明,杨柳,叶永康,陈陆望. 地学前缘. 2015(01)
[2]炼焦过程VOCs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J]. 李国昊,魏巍,程水源,温维,王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4(01)
[3]燃煤电厂烟气中的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 邹祥波,周恂,吴云强. 环境科学导刊. 2013(06)
[4]神府和胜利煤液化残渣CS2萃取物的组成分析[J]. 位艳宾,魏贤勇,李胜,于利成,宗志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5]活性炭纤维低温脱除模拟烟气中的VOC[J]. 刘子红,邱建荣,刘豪,谭增强,闫志强,张曼娜,曾汉才,周康. 环境工程学报. 2012(11)
[6]煤中含杂原子有机化合物的析出、分离与分析[J]. 魏贤勇,宗志敏,李保民,赵炜,王晓华,倪中海,孙林兵,黄耀国,丁明洁,刘滋武,张丽芳.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1(09)
[7]不同部位烟叶的热重-红外-气质联用分析研究[J]. 王燕,刘志华,刘春波,陈永宽,蒋丽红,王亚明. 现代化工. 2011(06)
[8]炼焦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其大气化学反应活性[J]. 贾记红,黄成,陈长虹,陈明华,王红丽,邵敏,董艳强,戴璞,谢士晨,鲁君,黄海英. 环境科学学报. 2009(05)
[9]炼焦过程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和组成分布研究[J]. 贾记红,陈长虹,黄成,邵敏,王红丽,陈明华,李美宁,陈居诚,陆海明,董艳强,戴璞,谢士晨. 上海环境科学. 2008(06)
[10]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控制[J]. 陈平,陈俊.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6(03)
博士论文
[1]改性活性炭纤维协同脱除燃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放大研究[D]. 刘子红.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煤热解过程中PAHs的形成及其催化裂解特性[D]. 董洁.太原理工大学 2013
[3]灵武烟煤中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分析[D]. 刘滋武.中国矿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纳米纤维催化剂结合低温等离子体降解VOCs的研究[D]. 覃睿.浙江大学 2015
[2]煤热解过程多环芳烃生成规律研究[D]. 程柱.太原理工大学 2010
[3]活性炭纤维联合脱除多种污染物的试验研究[D]. 张曼娜.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煤燃烧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赋存及排放特性的研究[D]. 范志威.浙江大学 2005
[5]煤热解动力学及其挥发分析出规律的研究[D]. 降文萍.太原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67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3670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