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MBR+FOMBR组合系统处理城市污水膜污染特性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1 15:03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FOMBR)组合系统集合了AnMBR能耗低、可回收能源和FOMBR污染行为低及脱氮除磷效果高的技术优点,解决了AnMBR出水中氮磷浓度高限制其应用的关键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膜污染是制约AnMBR和FOMBR应用的主要问题,研究AnMBR+FOMBR组合系统的膜污染特征及机理,可为其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主要针对AnMBR+FOMBR组合系统处理效能及膜污染状况,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AnMBR与FOMBR组合的处理效果,利用PCR,Illumina-Mi Seq等技术解析组合系统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通过GPC和FTIR等技术分析组合工艺内EPS数量和构成,采用序批式过滤实验,借助XAD树脂分级技术研究AnMBR内EPS污染特性,应用EEM技术解析FOMBR的内部污染和外部污染形成机制。AnMBR+FOMB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效果及膜污染特性对比研究表明:25℃的AnMBR处理效果低于35℃的AnMBR,25℃的AnMBR的膜污染速度高于35℃的AnMBR,FOMBR可以有效的提高AnMBR中氨氮和磷的去除,FOMBR进水中较高的污染物含量能...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构型的示意图
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在早期的人类就已经发现,所以利用盐可以使食于长期保存。渗透的定义是水通过选择性渗透膜,由跨膜渗透压差产生由渗透压作为驱动力,选择性渗透膜允许水透过,不允许溶质分子或离当今,渗透技术已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及医药富集等方面。在水处反渗透(RO)比正渗透(FO)技术要成熟。RO 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压力作为驱动力,通过膜截留,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技术,而 FO 是身就是驱动力。目前有关 FO 应用于水处理及工程中的研究文献比较少小型规模的 FO 已经应用于处理工业废水[127],应用于浓缩垃圾渗滤液及业上用于生产饮料[15]。FO 也被用于可回用的废水的再生[128]、海水脱盐急情况下的水净化。.1 正渗透分类及原理正渗透是水从高化学势区域(低渗透压侧)透过选择性半渗透膜流向低域(高渗透压侧)的过程。它是由两侧溶液的渗透压不同而形成驱动力选择性半渗透膜,而不允许溶质分子或离子通过。正渗透(FO)、减压RO)和反渗透(RO)的工作原理,如图 1-2 所示。
OMBR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渗透技术中汲取液的研究进展[J]. 魏金枝,孙晓君,宫正.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13(01)
[2]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J]. 丛晓东,吕勇,王肇君. 广东化工. 2012(06)
[3]正渗透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张乾,时强,阮国岭,初喜章. 工业水处理. 2012(05)
[4]生物除磷机理及除磷微生物[J]. 张兆君.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8)
[5]Effect of proteins,polysaccharides,and particle sizes on sludge dewaterability[J]. SHAO Liming,HE Peipei,YU Guanghui,HE Pinj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s Reuse,Key Laboratory of Yangtze River Water Environment,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01)
[6]HRT和载体对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J]. 管运涛,宁涛,张丽丽.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3)
[7]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J]. 黄霞,曹斌,文湘华,魏春海.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3)
[8]温度和C/N比对生物膜反硝化速率的影响[J]. 郑兰香,鞠兴华.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6(10)
[9]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新工艺[J]. 孙衍增,蒋彬,殷琨. 云南环境科学. 2006(01)
博士论文
[1]温度对A2/O系统的影响特征及脱氮除磷强化技术研究[D]. 金羽.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2]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行为的识别与表征[D]. 孟凡刚.大连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3217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构型的示意图
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在早期的人类就已经发现,所以利用盐可以使食于长期保存。渗透的定义是水通过选择性渗透膜,由跨膜渗透压差产生由渗透压作为驱动力,选择性渗透膜允许水透过,不允许溶质分子或离当今,渗透技术已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及医药富集等方面。在水处反渗透(RO)比正渗透(FO)技术要成熟。RO 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压力作为驱动力,通过膜截留,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技术,而 FO 是身就是驱动力。目前有关 FO 应用于水处理及工程中的研究文献比较少小型规模的 FO 已经应用于处理工业废水[127],应用于浓缩垃圾渗滤液及业上用于生产饮料[15]。FO 也被用于可回用的废水的再生[128]、海水脱盐急情况下的水净化。.1 正渗透分类及原理正渗透是水从高化学势区域(低渗透压侧)透过选择性半渗透膜流向低域(高渗透压侧)的过程。它是由两侧溶液的渗透压不同而形成驱动力选择性半渗透膜,而不允许溶质分子或离子通过。正渗透(FO)、减压RO)和反渗透(RO)的工作原理,如图 1-2 所示。
OMBR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渗透技术中汲取液的研究进展[J]. 魏金枝,孙晓君,宫正.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13(01)
[2]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J]. 丛晓东,吕勇,王肇君. 广东化工. 2012(06)
[3]正渗透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张乾,时强,阮国岭,初喜章. 工业水处理. 2012(05)
[4]生物除磷机理及除磷微生物[J]. 张兆君.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8)
[5]Effect of proteins,polysaccharides,and particle sizes on sludge dewaterability[J]. SHAO Liming,HE Peipei,YU Guanghui,HE Pinj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s Reuse,Key Laboratory of Yangtze River Water Environment,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01)
[6]HRT和载体对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J]. 管运涛,宁涛,张丽丽.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3)
[7]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J]. 黄霞,曹斌,文湘华,魏春海.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3)
[8]温度和C/N比对生物膜反硝化速率的影响[J]. 郑兰香,鞠兴华.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6(10)
[9]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新工艺[J]. 孙衍增,蒋彬,殷琨. 云南环境科学. 2006(01)
博士论文
[1]温度对A2/O系统的影响特征及脱氮除磷强化技术研究[D]. 金羽.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2]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行为的识别与表征[D]. 孟凡刚.大连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3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3932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