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推理和模式识别的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 ——以扬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29 12:02
城市作为人居环境的主要类型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城市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由于其物质能量高度聚集、人类活动密集,给生态环境带来重大的影响,形成一系列城市问题。开展城市适宜度研究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问题之间的矛盾,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城市调控与管理有力的依据。因此,研究城市生态适宜度不仅具有生态学意义,还具有社会经济意义。本文针对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逆生态”问题,从生态的角度对城市进行评价,建立了城市生态适宜度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推理和模式识别的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到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模型。本文首先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作为基础,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然后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对城市生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了城市生态适宜度的概念和内涵,并且从建成区资源消耗与支撑、建成区环境状况与污染负荷、建成区效率效益、建成区社会保障及福利安全、市域生态支撑五个方面选择和筛选了33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生态适宜度指标体系。本文使用了模糊逻辑评价的方法对城市生态适宜度指标体系进行评价,通过对系统进行模糊化、建立模糊推理系统、制订模糊规则...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产生的问题
1.1.2 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
1.2 城市生态理论研究进展
1.2.1 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生态适宜性研究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扬州市基本概况
3.2 扬州市经济概况
3.3 扬州市社会概况
3.4 扬州市生态环境概况
3.5 扬州市资源概况
第四章 城市发展与生态支持系统相互适宜性分析
4.1 城市发展的逆生态化趋势
4.1.1 城市产生与生态隔离
4.1.2 城市发展与逆生态化
4.1.3 城市逆生态化产生的主要问题
4.2 城市发展与生态支持系统
4.2.1 城市系统的生态特性
4.2.2 建成区是城市的核心和主体
4.2.3 城市发展与生态支持系统
4.3 城市发展的生态适宜性
4.3.1 城市发展对背景生态系统的要求
4.3.2 城市发展生态适宜性
第五章 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城市生态现状分析
5.1 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原则
5.1.2 城市生态适宜度指标的筛选
5.1.3 城市生态适宜度指标体系的构架设计
5.2 扬州市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基础指标状况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指标体系数据汇总
5.2.3 指标的等级划分
5.2.4 城市生态现状分析
第六章 扬州市城市生态适宜度的模糊数学评价
6.1 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
6.1.1 模式识别与模糊化
6.1.2 模糊推理系统的建立
6.1.3 模糊规则与模糊推理
6.1.4 模糊暗示与解模糊化
6.2 模糊数学评价的运算过程
6.2.1 实际数据的模糊化
6.2.2 FIS模糊规则的转化过程
6.2.3 模糊暗示与解模糊化
6.2.4 模糊评价结果
6.3 扬州市城市生态适宜度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七章 扬州市城市生态适宜度分析
7.1 扬州市城市生态适宜度分目标层分析
7.2 扬州市城市生态适宜度指标间的回归分析
7.2.1 指标层指标的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7.2.2 准则层与指标层之间的关系分析
7.2.3 分目标层与指标层之间的关系分析
第八章 扬州市城市生态发展策略研究
8.1 扬州市城市生态发展存在问题
8.2 扬州市城市生态发展策略研究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创新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化特征描述、分析与评价[J]. 周毅.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3)
[2]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探讨[J]. 崔佃光. 当代经济. 2009(15)
[3]生态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对策[J]. 刘志明,陆增祥,孟好军,安金玲. 防护林科技. 2009(04)
[4]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初探[J]. 杨治惠. 中国园艺文摘. 2009(06)
[5]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对策思考[J]. 郑伟,朱新方,尹建中.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9(03)
[6]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韩颖,汪炘. 污染防治技术. 2009(02)
[7]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J]. 周玉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8]基于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优化与功能组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海新城为例[J]. 蔺雪芹,方创琳,宋吉涛. 生态学报. 2008(12)
[9]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J]. 柳兴国.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10]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为例[J]. 李华斌,严力蛟,赵晓慧. 科技通报. 2008(05)
博士论文
[1]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研究[D]. 何绘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7
[2]生态政治[D]. 肖显静.中国人民大学 1999
硕士论文
[1]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环境指标体系研究[D]. 张新端.重庆大学 2007
[2]草原与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 燕红.内蒙古大学 2007
[3]生态特区建设理论初探[D]. 郭宏忠.北京林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13674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产生的问题
1.1.2 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
1.2 城市生态理论研究进展
1.2.1 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生态适宜性研究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扬州市基本概况
3.2 扬州市经济概况
3.3 扬州市社会概况
3.4 扬州市生态环境概况
3.5 扬州市资源概况
第四章 城市发展与生态支持系统相互适宜性分析
4.1 城市发展的逆生态化趋势
4.1.1 城市产生与生态隔离
4.1.2 城市发展与逆生态化
4.1.3 城市逆生态化产生的主要问题
4.2 城市发展与生态支持系统
4.2.1 城市系统的生态特性
4.2.2 建成区是城市的核心和主体
4.2.3 城市发展与生态支持系统
4.3 城市发展的生态适宜性
4.3.1 城市发展对背景生态系统的要求
4.3.2 城市发展生态适宜性
第五章 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城市生态现状分析
5.1 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原则
5.1.2 城市生态适宜度指标的筛选
5.1.3 城市生态适宜度指标体系的构架设计
5.2 扬州市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基础指标状况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指标体系数据汇总
5.2.3 指标的等级划分
5.2.4 城市生态现状分析
第六章 扬州市城市生态适宜度的模糊数学评价
6.1 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
6.1.1 模式识别与模糊化
6.1.2 模糊推理系统的建立
6.1.3 模糊规则与模糊推理
6.1.4 模糊暗示与解模糊化
6.2 模糊数学评价的运算过程
6.2.1 实际数据的模糊化
6.2.2 FIS模糊规则的转化过程
6.2.3 模糊暗示与解模糊化
6.2.4 模糊评价结果
6.3 扬州市城市生态适宜度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七章 扬州市城市生态适宜度分析
7.1 扬州市城市生态适宜度分目标层分析
7.2 扬州市城市生态适宜度指标间的回归分析
7.2.1 指标层指标的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7.2.2 准则层与指标层之间的关系分析
7.2.3 分目标层与指标层之间的关系分析
第八章 扬州市城市生态发展策略研究
8.1 扬州市城市生态发展存在问题
8.2 扬州市城市生态发展策略研究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创新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化特征描述、分析与评价[J]. 周毅.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3)
[2]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探讨[J]. 崔佃光. 当代经济. 2009(15)
[3]生态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对策[J]. 刘志明,陆增祥,孟好军,安金玲. 防护林科技. 2009(04)
[4]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初探[J]. 杨治惠. 中国园艺文摘. 2009(06)
[5]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对策思考[J]. 郑伟,朱新方,尹建中.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9(03)
[6]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韩颖,汪炘. 污染防治技术. 2009(02)
[7]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J]. 周玉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8]基于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优化与功能组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海新城为例[J]. 蔺雪芹,方创琳,宋吉涛. 生态学报. 2008(12)
[9]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J]. 柳兴国.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10]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为例[J]. 李华斌,严力蛟,赵晓慧. 科技通报. 2008(05)
博士论文
[1]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研究[D]. 何绘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7
[2]生态政治[D]. 肖显静.中国人民大学 1999
硕士论文
[1]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环境指标体系研究[D]. 张新端.重庆大学 2007
[2]草原与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 燕红.内蒙古大学 2007
[3]生态特区建设理论初探[D]. 郭宏忠.北京林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13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4136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