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氮肥对褐飞虱的生态适应性及其与水稻和天敌关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06 15:52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属于季节性、迁飞性、r-对策和爆发性害虫,是东南亚水稻生产国最主要的害虫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绿色革命”以后,由于矮秆、早熟、宽叶和高产的水稻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复种指数的提高以及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导致褐飞虱种群密度大幅度提高,使其从次要害虫转变为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氮肥和高毒广谱杀虫剂的大面积连续施用被认为是褐飞虱大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氮肥在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是否真正引起水稻对害虫的敏感性和害虫与天敌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自然控制效能,导致褐飞虱等的大发生,以及氮肥影响水稻、褐飞虱和天敌之间关系的生态学机理等尚不明确,为此,在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了氮肥对水稻植株抗性、褐飞虱生态适应性以及主要天敌自然控制能力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机理的研究,为更好的水稻害虫和营养综合管理(IPNM)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氮肥对SPAD值的影响及其与稻株含氮量的关系 水稻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同一氮肥施用量的重复间稻株叶片的SPAD值有显著差异,说明稻株的个体差异较大。水稻植株...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氮肥对褐飞虱的生态适应性及其与水稻和天敌关系的影响


水稻田稻株SpAO值动态

稻株,若虫,子代


饲养稻株图5.,褐飞虱种群在不同含氮稻株上产生的若虫数t.丫Nl种群0001500400300200100。︽口E︶侧十N1饲养稻株图5.10褐飞虱种群在不同含氮稻株的子代生物量

稻株,子代,生物量,若虫


饲养稻株图5.10褐飞虱种群在不同含氮稻株的子代生物量飞虱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还体现在对低氮营养条件的适应。当褐飞时,其消耗食物的转化率(ECI)(表5.6)明显增加以适应较少食物的获物质的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营养,维持其生命的延续。化率的提高还可以被认为是通过提高消化和代谢效率对寄主营养变对食物吸收和利用能力的补偿普遍存在于许多昆虫种类(s如psQn外,在低氮稻株上褐飞虱若虫生长发育历期的延长也可以认为是为需的氮营养的时间(图5.1,表5.1),这种补偿现象在高龄若虫时更加为高龄若虫需要更多的氮营养以满足快速生长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达到其最大的生殖潜力(Gordo几1984:Slansky和Seriber,198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稻田中性昆虫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分析[J]. 刘雨芳,古德祥.  中国生物防治. 2002(04)
[2]缨小蜂对颜色的选择性和粘卡技术的应用研究[J]. 郑许松,徐红星,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陶林勇.  华东昆虫学报. 2001(02)
[3]湖南省茶园害虫群落演替趋势与防治对策[J]. 谭济才,邓欣,张觉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5)
[4]不同虫源和致害性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的种群动态[J].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  华东昆虫学报. 2001(01)
[5]褐飞虱高温条件下应激反应及体内保护酶系活性的研究[J]. 冯从经,戴华国,武淑文.  应用生态学报. 2001(03)
[6]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的抗逆性[J].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唐健.  应用生态学报. 2000(05)
[7]稻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的检测技术[J]. 庄永林,沈晋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03)
[8]增强稻田天敌作用的途径探讨[J]. 娄永根,程家安,庞保平,杜孟浩.  浙江农业学报. 1999(06)
[9]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抗逆性[J].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张志涛.  浙江农业学报. 1999(06)
[10]水稻害虫及其天敌在生境间迁移的监测方法和原理[J]. 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陶林勇,K.L.Heong.  浙江农业学报. 1999(06)



本文编号:3420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420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f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