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碳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19:31
全球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的加剧引起的,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温室气体。以矿物燃料为主要能源的电力生产是CO2的一个集中排放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电力需求逐渐增大,导致CO2排放量的不断增大,因此研究火电厂CO2的排放控制和分离回收技术对于应对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膜吸收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分离回收CO2的工艺,该工艺结合了化学吸收法的选择性和膜分离法的紧凑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CO2脱除工艺。 本研究首先进行了吸收液对CO2的吸收机理试验,试验中选择不同吸收液浓度,分别比较了MEA(一乙醇胺)、MDEA(甲基二乙醇胺)和AAAP(氨基乙酸钾)三种单一吸收液对CO2吸收和解吸的效果,结果发现在对CO2进行吸收时,MEA溶液和AAAP溶液的吸收能力要好于MDEA溶液,而在解吸时,这两种溶液的解吸能力要弱于...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98小2002年中国矿物燃料co:排放量统计
田存储和含盐蓄水层存储以及用于第三次采油E(OR法)。CO:的物理存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费用昂贵。全球潜在co:储存能力见表1一3所示#2l],其示意图如图1一12所示。表l一3所示全球潜在CO:储存能力存存储场所所CO:储存能力力海海洋洋1000GtCCC深深盐湖湖100~1000GCCCt废废弃油井或气田田100GtCCC煤煤层层10~100GtCCC陆陆地地10GCCCt利利用用<1GtCh/rrr(1GtC=1bilIionmertieotnsofearbonequivaIent)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库,将CO:存储在海洋中是一种有效的COZ存储方式,也是目前世界上主要考虑的co:存储方式。Maerhett[43]第一个建议深海处置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碳的试验研究的典型例证曰]。另外美国在夏威夷的科纳海岸进行了微藻的培育,其种植面积有90英亩,图1一15为其种植地俯视图162]。图1一15美国微藻培育地国内大连理工大学王竞和周集体等人,[55’6]致力于光和细菌的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种高效固定C02的氢氧化细菌,研究了分批培养条件下氢细菌的生长和底物消耗动力学,确定了菌体产率最佳气相比。东北大学岳丽宏和陈宝智等人脚一591利用配置烟道气(coZ巧%和022%)驯化微藻混合试样,分离出对高浓度CO:条件有很强适应性的微藻,并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1.5本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内容以矿物燃料为主要能源的电力生产中排放出的CO:量占所有矿物燃料利用所导致的CO:排放总量的1/3,火电厂是CO:的一个集中排放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膜接触器的研究进展[J]. 黄冬兰,王金渠,贺高红,张秀娟,杨宝功. 膜科学与技术. 2005(01)
[2]膜吸收器吸收CO2的影响因素研究[J]. 黄冬兰,王金渠,贺高红,杨宝功.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06)
[3]中空纤维多孔膜基气体吸收传质性能研究[J]. 张秀莉,张卫东,张泽廷.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4]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CO2/N2混合气体的研究[J]. 陈炜,朱宝库,王建黎,徐又一,徐志康. 膜科学与技术. 2004(01)
[5]中空纤维膜吸收器中CO2吸收过程模拟[J]. 王志,龚彦文,袁力,王世昌. 化工学报. 2003(11)
[6]膜接触器分离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J]. 朱宝库,陈炜,王建黎,徐又一,徐志康. 环境科学. 2003(05)
[7]从催化裂化再生烟道气回收二氧化碳[J]. 赵鹏翔,周广文,王盛东.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3(09)
[8]混合有机胺吸收烟道气中CO2的实验研究[J]. 项菲,施耀,李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04)
[9]中空纤维膜基吸收法脱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J]. 叶向群,孙亮,张林,周志军,陈欢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3(03)
[10]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的回顾与展望[J]. 陈赓良.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3(03)
博士论文
[1]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 毛玉如.浙江大学 2003
[2]中空纤维膜及膜接触器传质特性的研究[D]. 郑巨孟.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空纤维膜溶剂吸收烟气脱硫研究[D]. 杨如惠.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93586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98小2002年中国矿物燃料co:排放量统计
田存储和含盐蓄水层存储以及用于第三次采油E(OR法)。CO:的物理存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费用昂贵。全球潜在co:储存能力见表1一3所示#2l],其示意图如图1一12所示。表l一3所示全球潜在CO:储存能力存存储场所所CO:储存能力力海海洋洋1000GtCCC深深盐湖湖100~1000GCCCt废废弃油井或气田田100GtCCC煤煤层层10~100GtCCC陆陆地地10GCCCt利利用用<1GtCh/rrr(1GtC=1bilIionmertieotnsofearbonequivaIent)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库,将CO:存储在海洋中是一种有效的COZ存储方式,也是目前世界上主要考虑的co:存储方式。Maerhett[43]第一个建议深海处置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碳的试验研究的典型例证曰]。另外美国在夏威夷的科纳海岸进行了微藻的培育,其种植面积有90英亩,图1一15为其种植地俯视图162]。图1一15美国微藻培育地国内大连理工大学王竞和周集体等人,[55’6]致力于光和细菌的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种高效固定C02的氢氧化细菌,研究了分批培养条件下氢细菌的生长和底物消耗动力学,确定了菌体产率最佳气相比。东北大学岳丽宏和陈宝智等人脚一591利用配置烟道气(coZ巧%和022%)驯化微藻混合试样,分离出对高浓度CO:条件有很强适应性的微藻,并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1.5本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内容以矿物燃料为主要能源的电力生产中排放出的CO:量占所有矿物燃料利用所导致的CO:排放总量的1/3,火电厂是CO:的一个集中排放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膜接触器的研究进展[J]. 黄冬兰,王金渠,贺高红,张秀娟,杨宝功. 膜科学与技术. 2005(01)
[2]膜吸收器吸收CO2的影响因素研究[J]. 黄冬兰,王金渠,贺高红,杨宝功.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06)
[3]中空纤维多孔膜基气体吸收传质性能研究[J]. 张秀莉,张卫东,张泽廷.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4]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CO2/N2混合气体的研究[J]. 陈炜,朱宝库,王建黎,徐又一,徐志康. 膜科学与技术. 2004(01)
[5]中空纤维膜吸收器中CO2吸收过程模拟[J]. 王志,龚彦文,袁力,王世昌. 化工学报. 2003(11)
[6]膜接触器分离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J]. 朱宝库,陈炜,王建黎,徐又一,徐志康. 环境科学. 2003(05)
[7]从催化裂化再生烟道气回收二氧化碳[J]. 赵鹏翔,周广文,王盛东.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3(09)
[8]混合有机胺吸收烟道气中CO2的实验研究[J]. 项菲,施耀,李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04)
[9]中空纤维膜基吸收法脱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J]. 叶向群,孙亮,张林,周志军,陈欢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3(03)
[10]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的回顾与展望[J]. 陈赓良.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3(03)
博士论文
[1]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 毛玉如.浙江大学 2003
[2]中空纤维膜及膜接触器传质特性的研究[D]. 郑巨孟.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空纤维膜溶剂吸收烟气脱硫研究[D]. 杨如惠.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93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493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