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09:12
城市化的加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之中,城市已成为人类的主要居住地。经济发展与城市污染具有什么关系?目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比较认同的是倒U型库滋涅茨曲线。人类的理想居所是什么样子?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通过对城市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归纳总结,尤其是对近年来城市问题和危机的长期反思,城市承载力存在极限得到人们普遍认同,生态城市成为城市的发展方向,生态住区成为人们的理想居所。近年来,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迅速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生态城市建设在经济、社会、环境3方面的要求和目标逐步明确,国内外也建成了一批特色各异的生态城市,我国大批城市正在按照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争创“生态市”。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重要的任务还是建设。因此,生态城市建设除了要在老城区的维护整治上下功夫外,还应在新城区的建设上用力气。城中村改造作为新城区建设的重要渠道,本身就应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造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理念。这是本文第1-2章论述的主要内容。本文第3-5章从如何推进城中村改造入手,指出“政府主导、村民...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McGee-Ginsburg模型:出现中的亚洲城乡混合区域
进”之前的起步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6%上升为 1960 年的 19.8%,“文化大革命”后,1978 年反而下降 1949 年至 1979 年的 30 年间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始终很慢。改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据统计,2006 年1 个,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 287 个;全国城镇人口 57706 万,占全国%。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 54.6%、40.4%和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 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为 84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成区的扩张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周围的乡结合部的农村被逐渐吞并,农地直接转为建设用地,村庄和村民置和转为市民的过程。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各个城市均在扩展建成区,城市根本没有时间慢慢吸收、消化原有的农村聚落城市膨胀中,前来征地的开发商都争取得到最容易处理的地块,面往往都选择放一放、缓一缓的思路,绕道而过。因此,农地被迅速落则被保留下来。待到周围高楼林立、马路宽阔、地价上涨的时候变得“值钱”起来。即使再想回头将其转变成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建用和难度更大,因此这些村落不得不继续保留下来,成为城中村
我国城市化过程起步于建国后,直至 1978 年改革开放前,城市化都处于停滞和缓慢发展的阶段;1979 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系数开始稳定地超过 0.5,进入城市化的前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增长;1996 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系数超过 1,并且持续至今,见图 3-2。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化开始进入中期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J]. 塑胶工业. 2008(01)
[2]“城中村”改造的效益分析[J]. 张建生,郑立志.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2)
[3]那里的村庄有四大形体特征——欧盟十国农村建设见闻录之三[J]. 叶齐茂. 小城镇建设. 2006(12)
[4]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取向与反思[J]. 蔡邦成,陆根法,王翠然,宋莉娟. 四川环境. 2006(02)
[5]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和展望[J]. 吴志强. 建筑与文化. 2006(04)
[6]“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 魏立华,闫小培. 城市规划. 2005(07)
[7]城中村的经济社会特征——以广州市典型城中村为例[J]. 李立勋. 北京规划建设. 2005(03)
[8]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与评价方法[J]. 徐琳瑜,杨志峰,李巍. 生态学报. 2005(04)
[9]城市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的设计与案例[J]. 杜斌,张坤民,温宗国,宋国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9)
[10]青岛市“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刘淑莲,刘效敬.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杭州城中村改造研究[D]. 应四爱.浙江大学 2005
[2]城中村改造实施机制研究[D]. 黎智辉.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11386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McGee-Ginsburg模型:出现中的亚洲城乡混合区域
进”之前的起步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6%上升为 1960 年的 19.8%,“文化大革命”后,1978 年反而下降 1949 年至 1979 年的 30 年间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始终很慢。改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据统计,2006 年1 个,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 287 个;全国城镇人口 57706 万,占全国%。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 54.6%、40.4%和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 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为 84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成区的扩张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周围的乡结合部的农村被逐渐吞并,农地直接转为建设用地,村庄和村民置和转为市民的过程。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各个城市均在扩展建成区,城市根本没有时间慢慢吸收、消化原有的农村聚落城市膨胀中,前来征地的开发商都争取得到最容易处理的地块,面往往都选择放一放、缓一缓的思路,绕道而过。因此,农地被迅速落则被保留下来。待到周围高楼林立、马路宽阔、地价上涨的时候变得“值钱”起来。即使再想回头将其转变成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建用和难度更大,因此这些村落不得不继续保留下来,成为城中村
我国城市化过程起步于建国后,直至 1978 年改革开放前,城市化都处于停滞和缓慢发展的阶段;1979 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系数开始稳定地超过 0.5,进入城市化的前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增长;1996 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系数超过 1,并且持续至今,见图 3-2。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化开始进入中期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J]. 塑胶工业. 2008(01)
[2]“城中村”改造的效益分析[J]. 张建生,郑立志.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2)
[3]那里的村庄有四大形体特征——欧盟十国农村建设见闻录之三[J]. 叶齐茂. 小城镇建设. 2006(12)
[4]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取向与反思[J]. 蔡邦成,陆根法,王翠然,宋莉娟. 四川环境. 2006(02)
[5]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和展望[J]. 吴志强. 建筑与文化. 2006(04)
[6]“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 魏立华,闫小培. 城市规划. 2005(07)
[7]城中村的经济社会特征——以广州市典型城中村为例[J]. 李立勋. 北京规划建设. 2005(03)
[8]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与评价方法[J]. 徐琳瑜,杨志峰,李巍. 生态学报. 2005(04)
[9]城市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的设计与案例[J]. 杜斌,张坤民,温宗国,宋国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9)
[10]青岛市“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刘淑莲,刘效敬.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杭州城中村改造研究[D]. 应四爱.浙江大学 2005
[2]城中村改造实施机制研究[D]. 黎智辉.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11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1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