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的损伤及生物降解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05:31
本文以水生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稀脉浮萍(Lemna paucicostata L)、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Rexb.)Nakai)、轮叶黑藻(Hydrilla varticillata)和水绵(Spirogyra)为材料,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AS对其细胞结构的损伤及生理生化反应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AE、LAS降解菌株的筛选、菌种鉴定及降解效率的初步探讨,从环境生物学上填补了有关研究的空白,为深入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奠定了可靠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细胞结构的损伤 利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和H6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表面活性剂AE、LAS污染环境中的实验材料水绵、轮叶黑藻和大薸细胞结构的损伤进行了观察,结果是: (1)水绵的伤害症状是:AE污染环境中,水绵的载色体解体,无规则散布于整个细胞中,造粉核逐渐解体。细胞壁外部的果胶层解体,仅剩内部的纤维层,藻丝细胞间容易断裂。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出现质壁分离,空隙增大;在LAS污染环境中,伤害症状显著不同...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写词表
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危害及其治理研究概况
1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种类及在环境中残留的现状
1.1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
1.2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1.3 环境中表面活性剂的残留现状
2 表面活性剂对生物的毒性
2.1 表面活性剂对生物的毒性研究
2.2 分子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
3 逆境对植物损伤的生理生化机理
3.1 关于逆境对生物损伤的自由基学说
3.2 植物在逆境中的活性氧代谢及植物细胞的保护酶系统
4 环境样品中表面活性剂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5 表面活性剂的治理研究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损伤的细胞学观察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材料的处理
2.3 制片、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表面活性剂对水绵损伤程度的显微观察
3.2 表面活性剂对轮叶黑藻损伤程度的显微观察
3.3 表面活性剂对水浮莲损伤程度的亚显微结构观察
3.4 重金属和农药对水绵的伤害症状观察
4 讨论
4.1 表面活性剂AE、LAS对水生植物损伤的症状
4.2 表面活性剂、重金属和农药对水绵的伤害症状比较
4.3 表面活性剂AE、LAS对水生植物的损伤机理
5 小结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面活性剂对大薸的生理生化特性影响
2.1.1 AE对大薸保护酶SOD、CAT、POD活性的影响
2.1.2 AE对大薸光合色素a及处理液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2.1.3 LAS对大薸保护酶SOD、CAT、POD活性的影响
2.1.4 LAS对大薸光合色素a及处理液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2.2 表面活性剂对稀脉浮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2.1 AE对稀脉浮萍组织CAT、POD活性及MDA的影响
2.2.2 LAS对稀脉浮萍组织CAT、POD活性及MDA的影响
2.2.3 AE、LAS对稀脉浮萍生长的影响
2.2.4 AE、LAS对稀脉浮萍处理液pH值的影响
2.3 表面活性剂对满江红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3.1 AE对满江红CAT活性的影响
2.3.2 LAS对满江红CAT活性的影响
2.3.3 AE对满江红POD活性的影响
2.3.4 LAS对满江红POD活性的影响
2.3.5 LAS胁迫下,满江红处理液pH值的变化
2.4 表面活性剂对水绵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4.1 AE对水绵CAT活性的影响
2.4.2 LAS对水绵CAT活性的影响
2.4.3 AE胁迫下,水绵处理液pH值的变化
2.4.4 LAS胁迫下,水绵处理液pH值的变化
3 讨论
3.1 关于表面活性剂对大薸SOD活性的影响
3.2 AE和LAS对大薸三种保护酶的活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3.3 表面活性剂对稀脉浮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3.4 不同进化水平的水生植物的CAT、POD活性比较
3.5 关于水生植物在表面活性剂污染环境中pH值变化
3.6 表面活性剂AE和LAS对水生植物的损伤程度
3.7 用水生植物的毒性试验评价环境污染物的生态危害
4 小结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应用初探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筛选
2.2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3 氧气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4 pH值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5 菌株对AE、LAS的降解效率
2.6 菌种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519496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写词表
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危害及其治理研究概况
1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种类及在环境中残留的现状
1.1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
1.2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1.3 环境中表面活性剂的残留现状
2 表面活性剂对生物的毒性
2.1 表面活性剂对生物的毒性研究
2.2 分子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
3 逆境对植物损伤的生理生化机理
3.1 关于逆境对生物损伤的自由基学说
3.2 植物在逆境中的活性氧代谢及植物细胞的保护酶系统
4 环境样品中表面活性剂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5 表面活性剂的治理研究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损伤的细胞学观察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材料的处理
2.3 制片、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表面活性剂对水绵损伤程度的显微观察
3.2 表面活性剂对轮叶黑藻损伤程度的显微观察
3.3 表面活性剂对水浮莲损伤程度的亚显微结构观察
3.4 重金属和农药对水绵的伤害症状观察
4 讨论
4.1 表面活性剂AE、LAS对水生植物损伤的症状
4.2 表面活性剂、重金属和农药对水绵的伤害症状比较
4.3 表面活性剂AE、LAS对水生植物的损伤机理
5 小结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面活性剂对大薸的生理生化特性影响
2.1.1 AE对大薸保护酶SOD、CAT、POD活性的影响
2.1.2 AE对大薸光合色素a及处理液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2.1.3 LAS对大薸保护酶SOD、CAT、POD活性的影响
2.1.4 LAS对大薸光合色素a及处理液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2.2 表面活性剂对稀脉浮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2.1 AE对稀脉浮萍组织CAT、POD活性及MDA的影响
2.2.2 LAS对稀脉浮萍组织CAT、POD活性及MDA的影响
2.2.3 AE、LAS对稀脉浮萍生长的影响
2.2.4 AE、LAS对稀脉浮萍处理液pH值的影响
2.3 表面活性剂对满江红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3.1 AE对满江红CAT活性的影响
2.3.2 LAS对满江红CAT活性的影响
2.3.3 AE对满江红POD活性的影响
2.3.4 LAS对满江红POD活性的影响
2.3.5 LAS胁迫下,满江红处理液pH值的变化
2.4 表面活性剂对水绵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4.1 AE对水绵CAT活性的影响
2.4.2 LAS对水绵CAT活性的影响
2.4.3 AE胁迫下,水绵处理液pH值的变化
2.4.4 LAS胁迫下,水绵处理液pH值的变化
3 讨论
3.1 关于表面活性剂对大薸SOD活性的影响
3.2 AE和LAS对大薸三种保护酶的活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3.3 表面活性剂对稀脉浮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3.4 不同进化水平的水生植物的CAT、POD活性比较
3.5 关于水生植物在表面活性剂污染环境中pH值变化
3.6 表面活性剂AE和LAS对水生植物的损伤程度
3.7 用水生植物的毒性试验评价环境污染物的生态危害
4 小结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应用初探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筛选
2.2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3 氧气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4 pH值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5 菌株对AE、LAS的降解效率
2.6 菌种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519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1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