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废弃地不同修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煤矿废弃地不同修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采煤导致植被损毁、生态破坏,并形成大量矿山废弃地,如采煤废弃物-煤矸石目前堆存量达50多亿吨。由于它们含碳率高,可发生自燃,是巨大的污染源和潜在CO2排放源。对煤矸石山等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是改善矿区环境的根本途径。本文以古交马兰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与实验分析,对不同植物修复方式下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及土壤容重的变化进行分析,并进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旨在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三种修复方式下,土壤性质均得到显著改善:随林龄增加,土壤有机碳储存增加,土壤固碳能力提高;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均得到显著提高,且变化趋势一致;土壤pH逐渐降低,其强碱性稍微减弱;土壤容重减小,紧实度低,有利于植物生长。(2)垂直方向上,土壤中有机碳、N、P、K及有机碳密度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3)植被修复后土壤有机碳、N、P及有机碳密度均表现为为侧柏林火炬树林自然恢复,侧柏林对土壤营养元素的积累效果最优,可显著改善土壤性状。但是,三种修复方式下土壤氮、磷、钾元素均低于原生群落中的含量,说明土壤性质的改善比较有限。(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修复方式下土壤有机碳与pH值和容重呈显著负相关性。pH的降低可增加土壤根系生物量及生长速度,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全氮与有效磷的增加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三种修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性;与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均呈显著正相关性。(5)对三种修复模式下不同阶段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表明,土壤C/N在不同层次间基本保持恒定,而土壤C/P和N/P均显著高于中国土壤平均值,主要由于磷素的缺乏,磷是该地区生态修复的主要限制元素。
【关键词】:生态修复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密度 氮 生态化学计量比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1.4;X14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3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14-20
- 1.3.1 煤矿废弃地修复国内外研究概况14-16
- 1.3.2 土壤有机碳国内外研究概况16-18
- 1.3.3 生态化学计量学国内外研究概况18-20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设计20-25
- 2.1 研究区概况20-22
- 2.1.1 地理位置20
- 2.1.2 气候条件20
- 2.1.3 土壤植被20-21
- 2.1.4 研究区经济21
- 2.1.5 研究区背景21-22
-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22-24
- 2.2.1 技术路线22-23
- 2.2.2 研究方法23-24
- 2.3 数据处理24-25
- 第三章 矿区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25-40
- 3.1 矿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25-32
- 3.1.1 有机碳25-26
- 3.1.2 全氮26-27
- 3.1.3 有效磷27-29
- 3.1.4 速效钾29-30
- 3.1.5 pH30-31
- 3.1.6 土壤容重31-32
- 3.2 相关性分析32-36
- 3.2.1 有机碳与pH相关性分析32-33
- 3.2.2 有机碳与容重相关性分析33-34
- 3.2.3 有机碳与全氮相关性分析34-35
- 3.2.4 有机碳与有效磷相关性分析35-36
- 3.2.5 有机碳与速效钾相关性分析36
- 3.3 分析讨论36-38
- 3.4 本章小结38-40
- 第四章 土壤有机碳密度40-47
- 4.1 土壤有机碳密度40-42
- 4.2 相关性分析42-45
- 4.2.1 有机碳储量与pH相关性分析42-43
- 4.2.2 有机碳储量与全氮相关性分析43-44
- 4.2.3 有机碳储量与有效磷相关性分析44-45
- 4.2.4 有机碳储量与速效钾相关性分析45
- 4.3 分析讨论45-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生态化学计量学47-53
- 5.1 生态化学计量学47-51
- 5.1.1 C/N47-49
- 5.1.2 C/P49-50
- 5.1.3 N/P50-51
- 5.2 分析讨论51
- 5.3 本章小结51-53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53-56
- 6.1 研究结论53-54
- 6.1.1 矿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53-54
- 6.1.2 土壤有机碳密度54
- 6.1.3 土壤中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54
- 6.2 研究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62
- 致谢62-6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孙波,赵其国;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和储量[J];农业环境保护;2001年06期
2 刘德燕;宋长春;;磷输入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可溶性碳组分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09期
3 徐尚起;崔思远;陈阜;肖小平;张海林;;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4 文雅;邓南荣;刘晓南;程炯;魏建兵;;粤北山区近25年来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变化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Z2期
5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罗旭辉;;不同垦殖方式下果园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12期
6 原芩;梅娟;李华;张强;郜春花;张秋华;;不同管理措施对铝矿废弃地复垦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7期
7 张晓伟;许明祥;;关中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存速率及影响因素:以陕西武功县为例[J];环境科学;2013年07期
8 郑建初;芮雯奕;冯金侠;张卫建;;南方水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前沿领域[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S1期
9 傅陈君;张世熔;杨洲;吴若玉;;川中丘陵区村级景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分析[J];四川环境;2007年01期
10 高俊琴;欧阳华;张锋;王春梅;;若尔盖高寒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卢茜;唐英平;高人;尹云锋;马红亮;;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王百群;苏以荣;吴金水;;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构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5 安静;邓波;韩建国;杨富裕;;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7 周莉;周广胜;;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步宣;全球循环与土壤有机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人为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N];农资导报;2006年
3 李云;中国耕作土壤固碳有潜力[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守才;水土流失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尤孟阳;黑土母质熟化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结构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徐华君;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王百群;黄土区侵蚀与干旱环境中土壤有机碳氮的变化与迁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淑平;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7 孙艳丽;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李典友;区域湿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仇开莉;沱江流域(内江段)农田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固持能力测算[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10 刘云慧;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林林;山地丘陵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及预测[D];西南大学;2013年
2 李悦;不同农作管理措施对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的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姜航;张广才岭西坡地形因子和保护机制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对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黄琳琦;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分布及矿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孝阳;复垦土壤有机碳空间插值及监测样点优化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李隽婷;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和碳氮磷动态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7 杨平;气候变化对松嫩平原百年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8 向业凤;黄龙山林区林地开垦和弃耕地造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9 肖安序;亚高山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氮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10 李玮;茶园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矿化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煤矿废弃地不同修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