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体内生物标志物对重金属与多环芳烃胁迫的应答
发布时间:2021-12-25 06:02
本论文聚焦近海典型污染物——重金属(Cd、Zn、Pb、Hg和Cu)与多环芳烃——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采用现场地球化学调查取样和实验室毒理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路线,在系统解析渤海湾典型污染物质(重金属及多环芳烃)含量、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浓度水平暴露”的新思路,研究了受试生物体内多种生物标志物对环境浓度水平重金属胁迫的应答及其作用机制;系统研究了在多环芳烃与重金属联合暴露“复合污染”胁迫下,受试生物体内抗氧化指标及代谢酶的表达;通过对海洋环境中多溴联苯醚的集成对比研究,发现了中国某些样品中BDE-183组分比例出现异常高值的现象,首次提出可将该比值用于指示电子垃圾污染源。论文获得了如下一系列新的结论和认识:1.渤海湾海水浓度水平下的Cd和Pb可对扇贝产生明显的氧化压力并引起机体氧化损伤,EROD酶与典型多环芳烃[苯并(a)芘]之间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重金属与苯并(a)芘在联合暴露“复合污染”胁迫下,扇贝体内生物标志物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1)渤海湾“复合污染”背景场的解析渤海湾表层海水中重金属Cd、Zn、Pb、Hg、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5μg/L、19.6...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采样站位图
渤海湾表层海水中重金属(Cd、Zn、pb、Hg、Cu)分布特征
本研究中表层海水与底层海水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在各站位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变化趋势,既各表、底层海水随调查站位变化其变化规律大致相当,但是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如图4所示,相关系数介于0.5749一0.7502。Cd表层海水Vs底层海水.洲工Zn表层海水vs底层海水:.0口二丫二 0.6679x一0.0472R一二 0.33066854x+6.2412.---儿-~~____J10之 030Pb表层海水几底层海水晚表层海水vs底层海水琦衬08}’”丫了簇;拍l:.;}H一二 0.56之 810 0.5________一—一一00 2168图4渤海湾表底层海水中重金属相关关系分析如图5所示,渤海湾表底层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差别并不显著,且规律性不强计算表层海水中重金属相对底层海水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率(变化率二(表层一底层)/底层X10O%)可知,除了在A4站位的Zn,A3、A4站位的Pb和AS、C3、Ag站位Hg的表底层相对变化率超过20%(最高变化率位于A3站位Pb为34.13%)其余各站位各重金属表底层之问的相对变化率不超过20%。具体而言各类重金属表底层相对变化率分别是,Cd为2.56%一18.00%,Zn为0.89%一23.98%,Pb为0.61%一34.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密云水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垂直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估[J]. 郭建阳,廖海清,韩梅,黎文,张润宇,王静,吴丰昌. 环境科学. 2010(03)
[2]渤海莱州湾春季鱼卵、仔稚鱼生物多样性的年代际变化[J]. 王爱勇,万瑞景,金显仕. 渔业科学进展. 2010(01)
[3]Distrib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ediments from Yellow River Estuary and Yangtze River Estuary,China[J]. HUI Yamei1, ZHENG Minghui1, LIU Zhengtao2, GAO Liro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Ecotoxi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2. China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12)
[4]海河及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来源[J]. 程远梅,祝凌燕,田胜艳,梁贤伟. 环境科学学报. 2009(11)
[5]广州大学城珠江水域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J]. 陆加杰,杨琛,卢锐泉,洪昭锐. 中国环境监测. 2009(05)
[6]重金属污染胁迫对双壳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J]. 王晓宇,杨红生,王清. 海洋科学. 2009(10)
[7]河北王快水库沉积物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J]. 赵健,周怀东,陆瑾,王雨春. 湖泊科学. 2009(05)
[8]苯并[a]芘对黑鲷肝脏GST活性的影响及其与肝脏代谢酶和胆汁代谢产物之间的变化关系[J]. 穆景利,王新红,林建清,林小龙,洪华生. 生态毒理学报. 2009(04)
[9]海洋沉积物中的钒、钼、铊、镓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 段丽琴,宋金明,许思思. 地质论评. 2009(03)
[10]多环芳烃的海洋环境行为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J]. 李先国,张庆红,刘思敏,东野长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博士论文
[1]渤黄海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解析[D]. 张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9
[2]东海Cu、Pb、Zn、Cd重金属环境生态效应评价及环境容量估算研究[D]. 王长友.中国海洋大学 2008
[3]有机磷农药的联合毒性及其毒理学机理研究[D]. 文一.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4]辽宁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来源及致癌风险[D]. 王震.大连理工大学 2007
[5]重金属污染对可口革囊星虫的毒性效应[D]. 陈细香.厦门大学 2007
[6]苯并(a)芘、三丁基锡及其混合物对褐菖鲉的毒性效应[D]. 王云.厦门大学 2007
[7]长江口滨岸多环芳烃(PAHs)多相分布特征与源解析研究[D]. 欧冬妮.华东师范大学 2007
[8]南黄海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与污染物胁迫下海水碳源/汇格局的变化[D]. 郑国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9]胶州湾主要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特征研究[D]. 李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
[10]珠江三角洲河流、河口和邻近南海海域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与有机氯农药研究[D]. 罗孝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酶活性的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D]. 岳宏伟.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09
[2]重金属(铜、锌和汞)对中华倒刺鲃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D]. 何志强.西南大学 2008
[3]Cu、Zn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研究[D]. 张栩嘉.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苯并(a)芘暴露对真鲷(Pagrus major)细胞DNA的损伤及肝脏P4501A1的毒性效应[D]. 王春光.厦门大学 2006
[5]多环芳烃对褐菖鲉成体及其胚胎幼体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D]. 刘睿智.厦门大学 2006
[6]苯并(a)芘对养殖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CYP1A1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的诱导研究[D]. 陈君慧.厦门大学 2006
[7]鲫鱼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初步研究[D]. 陈大健.南京农业大学 2006
[8]重金属离子对褐牙鲆毒性效应的研究[D]. 刘志.中国海洋大学 2005
[9]渤海典型海岸带(天津海域)水质与底质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D]. 齐凤霞.北京化工大学 2004
[10]重金属(镉、铜、锌和铬)对鲫鱼的生物毒性研究[D]. 杨丽华.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51917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采样站位图
渤海湾表层海水中重金属(Cd、Zn、pb、Hg、Cu)分布特征
本研究中表层海水与底层海水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在各站位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变化趋势,既各表、底层海水随调查站位变化其变化规律大致相当,但是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如图4所示,相关系数介于0.5749一0.7502。Cd表层海水Vs底层海水.洲工Zn表层海水vs底层海水:.0口二丫二 0.6679x一0.0472R一二 0.33066854x+6.2412.---儿-~~____J10之 030Pb表层海水几底层海水晚表层海水vs底层海水琦衬08}’”丫了簇;拍l:.;}H一二 0.56之 810 0.5________一—一一00 2168图4渤海湾表底层海水中重金属相关关系分析如图5所示,渤海湾表底层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差别并不显著,且规律性不强计算表层海水中重金属相对底层海水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率(变化率二(表层一底层)/底层X10O%)可知,除了在A4站位的Zn,A3、A4站位的Pb和AS、C3、Ag站位Hg的表底层相对变化率超过20%(最高变化率位于A3站位Pb为34.13%)其余各站位各重金属表底层之问的相对变化率不超过20%。具体而言各类重金属表底层相对变化率分别是,Cd为2.56%一18.00%,Zn为0.89%一23.98%,Pb为0.61%一34.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密云水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垂直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估[J]. 郭建阳,廖海清,韩梅,黎文,张润宇,王静,吴丰昌. 环境科学. 2010(03)
[2]渤海莱州湾春季鱼卵、仔稚鱼生物多样性的年代际变化[J]. 王爱勇,万瑞景,金显仕. 渔业科学进展. 2010(01)
[3]Distrib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ediments from Yellow River Estuary and Yangtze River Estuary,China[J]. HUI Yamei1, ZHENG Minghui1, LIU Zhengtao2, GAO Liro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Ecotoxi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2. China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12)
[4]海河及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来源[J]. 程远梅,祝凌燕,田胜艳,梁贤伟. 环境科学学报. 2009(11)
[5]广州大学城珠江水域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J]. 陆加杰,杨琛,卢锐泉,洪昭锐. 中国环境监测. 2009(05)
[6]重金属污染胁迫对双壳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J]. 王晓宇,杨红生,王清. 海洋科学. 2009(10)
[7]河北王快水库沉积物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J]. 赵健,周怀东,陆瑾,王雨春. 湖泊科学. 2009(05)
[8]苯并[a]芘对黑鲷肝脏GST活性的影响及其与肝脏代谢酶和胆汁代谢产物之间的变化关系[J]. 穆景利,王新红,林建清,林小龙,洪华生. 生态毒理学报. 2009(04)
[9]海洋沉积物中的钒、钼、铊、镓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 段丽琴,宋金明,许思思. 地质论评. 2009(03)
[10]多环芳烃的海洋环境行为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J]. 李先国,张庆红,刘思敏,东野长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博士论文
[1]渤黄海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解析[D]. 张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9
[2]东海Cu、Pb、Zn、Cd重金属环境生态效应评价及环境容量估算研究[D]. 王长友.中国海洋大学 2008
[3]有机磷农药的联合毒性及其毒理学机理研究[D]. 文一.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4]辽宁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来源及致癌风险[D]. 王震.大连理工大学 2007
[5]重金属污染对可口革囊星虫的毒性效应[D]. 陈细香.厦门大学 2007
[6]苯并(a)芘、三丁基锡及其混合物对褐菖鲉的毒性效应[D]. 王云.厦门大学 2007
[7]长江口滨岸多环芳烃(PAHs)多相分布特征与源解析研究[D]. 欧冬妮.华东师范大学 2007
[8]南黄海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与污染物胁迫下海水碳源/汇格局的变化[D]. 郑国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9]胶州湾主要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特征研究[D]. 李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
[10]珠江三角洲河流、河口和邻近南海海域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与有机氯农药研究[D]. 罗孝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酶活性的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D]. 岳宏伟.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09
[2]重金属(铜、锌和汞)对中华倒刺鲃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D]. 何志强.西南大学 2008
[3]Cu、Zn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研究[D]. 张栩嘉.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苯并(a)芘暴露对真鲷(Pagrus major)细胞DNA的损伤及肝脏P4501A1的毒性效应[D]. 王春光.厦门大学 2006
[5]多环芳烃对褐菖鲉成体及其胚胎幼体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D]. 刘睿智.厦门大学 2006
[6]苯并(a)芘对养殖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CYP1A1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的诱导研究[D]. 陈君慧.厦门大学 2006
[7]鲫鱼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初步研究[D]. 陈大健.南京农业大学 2006
[8]重金属离子对褐牙鲆毒性效应的研究[D]. 刘志.中国海洋大学 2005
[9]渤海典型海岸带(天津海域)水质与底质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D]. 齐凤霞.北京化工大学 2004
[10]重金属(镉、铜、锌和铬)对鲫鱼的生物毒性研究[D]. 杨丽华.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51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5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