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06:31
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环境制度体系建设,也需要得以完善、丰富与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也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必然要求与具体途径。因此,如何结合我国承诺的减排义务和我国现实发展的国情与特点,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环境制度体系,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着力点,也正成为我国制度经济学或法经济学理论研究与探讨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基于低碳发展的客观要求,把环境制度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讨论的核心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和公共强制理论为基本理论来展开分析研究。本文在对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架构设计的基础、分类设计的依据、制度体系的性质定位、制度的可能性边界、制度设计的原则等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低碳发展环境制度设计的前提依据,对制度体系的架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提出了系统的研究设想。本文认为:(1)我国构建有关环境制度应当把握三个层次的制度架构:第一层次为基本的制度环境,它是制定规则的规则,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套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的基本规则;第二层次为治理机制,包括各种法律和制度,它是在宪法秩序下约束特...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背景一:传统发展模式的高碳瓶颈与环境危机
1.1.2 背景二:金融危机下的低碳发展要求
1.1.3 问题:制度供给安排滞后于低碳发展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围绕低碳经济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1.3.2 环境法律制度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逻辑结构与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低碳经济及其相关概念
1.5.2 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经济战略
1.5.3 环境容量、生态足迹
1.5.4 环境制度、政策与"两型社会"
第二章 基于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架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2.1 新制度经济学的三个制度层次:环境制度架构设计的基础
2.2 公共经济学理论:环境制度分类设计的依据
2.3 法经济学理论:环境制度设计目的与调整模式的定位基础
2.4 外部性理论:低碳发展制度设计的依据
2.5 公共强制理论:环境制度设计的可能性边界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低碳发展的国外环境制度体系
3.1 基于低碳发展的国际制度框架演变
3.2 基于低碳发展的国外环境制度安排体系
3.2.1 英国低碳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
3.2.2 欧盟低碳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
3.2.3 美国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
3.2.4 日本低碳发展的经济法律政策
3.3 对我国环境制度体系构建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碳发展环境制度体系设计的前提条件、目的要求和现状分析
4.1 我国经济发展与倒U型曲线
4.2 我国环境制度设计目标
4.2.1 我国环境制度节能减排目标
4.2.2 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的能源体系目标
4.3 我国环境制度供应现状及不足
4.3.1 我国环境制度供应现状
4.3.2 我国环境制度安排的不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低碳发展环境制度的效应实证分析——以碳税与碳排放权为例
5.1 碳税制度的经济效应评价分析
5.1.1 碳税制度的应有功能
5.1.2 国外碳税制度比较分析
5.1.3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制度经济效应分析原理
5.1.4 模型参数设计及运行结果
5.1.5 我国碳税制度的协调性政策
5.2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经济效应评价分析
5.2.1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现状
5.2.2 基于Cheng影响分析模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经济效应分析原理
5.2.3 模型参数设计及运行结果
5.2.4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协调性政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体系设计
6.1 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体系的构成
6.2 基于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设计原则
6.2.1 确定制度的一般原则
6.2.2 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的特殊原则
6.3 基于理论内容的环境制度框架
6.3.1 基于低碳发展的环境产权制度安排
6.3.2 我国环境治理制度
6.3.3 我国基于低碳发展环境管理机制的架构
6.4 基于实体形式的环境制度框架
6.5 我国低碳发展实施的重点领域和阶段预测
6.5.1 我国低碳发展环境制度调节的重点领域
6.5.2 我国低碳发展的过程预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完善我国环境制度体系的对策建议
7.1 围绕低碳发展补充、完善实体法律制度
7.2 围绕碳约束,强化低碳发展的经济性调控制度
7.3 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积极开展环境制度的改革实验
7.4 强化实施低碳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一、引用文献
二、参考资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达国家碳税优惠政策及其借鉴[J]. 李传喜. 涉外税务. 2010(11)
[2]排污权性质的理论选择[J]. 袁巍. 滨州学院学报. 2010(04)
[3]国际低碳经济制度变迁与道德风险研究[J]. 胡志伟,肖云. 云南电大学报. 2010(02)
[4]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理论基础浅析[J]. 王晨. 时代金融. 2010(06)
[5]低碳经济背景下欧盟碳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杨杨,杜剑. 煤炭技术. 2010(03)
[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政策选择[J]. 杨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7]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J]. 张景华. 现代经济探讨. 2010(02)
[8]中国低碳发展:市场失灵与产业政策创新[J]. 金乐琴.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0(01)
[9]碳交易的机理和现状[J]. 杨永杰.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01)
[10]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郭印,王敏洁. 改革与战略. 2009(10)
博士论文
[1]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研究[D]. 陶伦康.西南政法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构[D]. 孙良.中国政法大学 2009
[2]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碳税研究[D]. 梁建忠.西南林学院 2008
[3]能源税制研究:基础理论·经验借鉴·制度完善[D]. 朱艳平.山东大学 2007
[4]论国际环境法中的谨慎行事原则[D]. 孟庆垒.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80221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背景一:传统发展模式的高碳瓶颈与环境危机
1.1.2 背景二:金融危机下的低碳发展要求
1.1.3 问题:制度供给安排滞后于低碳发展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围绕低碳经济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1.3.2 环境法律制度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逻辑结构与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低碳经济及其相关概念
1.5.2 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经济战略
1.5.3 环境容量、生态足迹
1.5.4 环境制度、政策与"两型社会"
第二章 基于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架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2.1 新制度经济学的三个制度层次:环境制度架构设计的基础
2.2 公共经济学理论:环境制度分类设计的依据
2.3 法经济学理论:环境制度设计目的与调整模式的定位基础
2.4 外部性理论:低碳发展制度设计的依据
2.5 公共强制理论:环境制度设计的可能性边界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低碳发展的国外环境制度体系
3.1 基于低碳发展的国际制度框架演变
3.2 基于低碳发展的国外环境制度安排体系
3.2.1 英国低碳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
3.2.2 欧盟低碳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
3.2.3 美国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
3.2.4 日本低碳发展的经济法律政策
3.3 对我国环境制度体系构建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碳发展环境制度体系设计的前提条件、目的要求和现状分析
4.1 我国经济发展与倒U型曲线
4.2 我国环境制度设计目标
4.2.1 我国环境制度节能减排目标
4.2.2 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的能源体系目标
4.3 我国环境制度供应现状及不足
4.3.1 我国环境制度供应现状
4.3.2 我国环境制度安排的不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低碳发展环境制度的效应实证分析——以碳税与碳排放权为例
5.1 碳税制度的经济效应评价分析
5.1.1 碳税制度的应有功能
5.1.2 国外碳税制度比较分析
5.1.3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制度经济效应分析原理
5.1.4 模型参数设计及运行结果
5.1.5 我国碳税制度的协调性政策
5.2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经济效应评价分析
5.2.1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现状
5.2.2 基于Cheng影响分析模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经济效应分析原理
5.2.3 模型参数设计及运行结果
5.2.4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协调性政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体系设计
6.1 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体系的构成
6.2 基于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设计原则
6.2.1 确定制度的一般原则
6.2.2 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的特殊原则
6.3 基于理论内容的环境制度框架
6.3.1 基于低碳发展的环境产权制度安排
6.3.2 我国环境治理制度
6.3.3 我国基于低碳发展环境管理机制的架构
6.4 基于实体形式的环境制度框架
6.5 我国低碳发展实施的重点领域和阶段预测
6.5.1 我国低碳发展环境制度调节的重点领域
6.5.2 我国低碳发展的过程预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完善我国环境制度体系的对策建议
7.1 围绕低碳发展补充、完善实体法律制度
7.2 围绕碳约束,强化低碳发展的经济性调控制度
7.3 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积极开展环境制度的改革实验
7.4 强化实施低碳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一、引用文献
二、参考资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达国家碳税优惠政策及其借鉴[J]. 李传喜. 涉外税务. 2010(11)
[2]排污权性质的理论选择[J]. 袁巍. 滨州学院学报. 2010(04)
[3]国际低碳经济制度变迁与道德风险研究[J]. 胡志伟,肖云. 云南电大学报. 2010(02)
[4]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理论基础浅析[J]. 王晨. 时代金融. 2010(06)
[5]低碳经济背景下欧盟碳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杨杨,杜剑. 煤炭技术. 2010(03)
[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政策选择[J]. 杨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7]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J]. 张景华. 现代经济探讨. 2010(02)
[8]中国低碳发展:市场失灵与产业政策创新[J]. 金乐琴.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0(01)
[9]碳交易的机理和现状[J]. 杨永杰.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01)
[10]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郭印,王敏洁. 改革与战略. 2009(10)
博士论文
[1]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研究[D]. 陶伦康.西南政法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构[D]. 孙良.中国政法大学 2009
[2]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碳税研究[D]. 梁建忠.西南林学院 2008
[3]能源税制研究:基础理论·经验借鉴·制度完善[D]. 朱艳平.山东大学 2007
[4]论国际环境法中的谨慎行事原则[D]. 孟庆垒.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80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8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