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电絮凝—电气浮工艺处理微污染含藻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12:30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严重威胁了人们的饮水安全。传统的富营养化原水处理方法主要是投加硫酸铜,或者在混凝、气浮前增加氧化单元(通过投加臭氧、二氧化氯和氯气等进行强化),但这些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来,电絮凝—电气浮水处理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混凝相比较,该技术可原位生成活性较高的混凝剂,避免投加化学混凝剂所带来的二次污染,还可以省去混凝剂所需要的储存、混合和运输等费用;此外,该技术可在一套装置中同时完成絮凝、气浮以及氧化还原等过程,具有设备简单,集成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本文针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天然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质浓度超标的特点,考察了电絮凝—电气浮技术对藻细胞、天然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效能。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电流、通电时间、溶液p H、污染物初始浓度、温度、离子浓度和电极间距等工艺和水质参数对上述污染物去除率影响的显著程度;之后,详细分析了主要参数对电混凝—电气浮技术去除污染物效能、所需电能耗的综合影响以及对溶液p H的影响,通过优化试验条件获得了较好的除污效果和较低的电能消耗。其中,电流和通电时间的选择极为重要。当处理藻细胞密度为1.0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电絮凝—电气浮工艺处理微污染含藻水的研究


电絮凝—电气浮去除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图

电气浮,电絮凝,絮凝机理,粒子


图 1-2 电絮凝—电气浮过程中粒子絮凝机理Fig. 1-2 The coagulation theory of particles during electro-coagulation-flotation.2 电气浮作用如图 1-1,电絮凝—电气浮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氧气和阴极产生的散到废水中并粘附在絮体表面,使得絮体上浮而被分离。该过程中浮选能力很强。阳极析出的氧气泡直径一般为 20~60μm,阴极析出直径一般为 10~30μm,而溶气气浮的气泡直径为 50~100μm。因此生的气泡具有分布范围窄、直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对水中的有较好的粘附性能,可获得极高的分离效率[28]。.3 电氧化作用电氧化作用包括阳极的直接氧化作用和间接电氧化作用。阳极电氧过阳极电子转移实现对吸附在阳极表面的污染物的去除。间接电氧通过阳极表面产生的一些活性物质,如 OCl-、O3、H2O2、˙OH 等对有机物、无机物以及细胞等实现氧化去除作用。关于电氧化作用的中于形稳阳极参与的电化学反应,而在电絮凝—电气浮过程中涉及的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电气浮,电絮凝


[38]采用电气浮和电絮凝—电气浮装置处理含油废水,反应装置如图1-3所示。图 1-3 工艺流程图(a)电气浮装置;(b)电絮凝—电气浮装置Fig. 1-3 Laboratory scale processes(a) EF process; (b) EC and EF processes在 a 和 b 两种工艺中均含有电气浮装置,分别以石墨和不锈钢做为阳极和阴极。在 b 工艺中,如图 1-3(b),待处理水先经过电絮凝装置发生絮凝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混凝中Zeta电位的影响因素[J]. 李敏,宗栋良.  环境科技. 2010(03)
[2]大中型水库富营养化状态及保护对策分析[J]. 黄锦宜.  科学之友. 2010(10)
[3]电吸附除盐工艺处理城市再生水的中试研究[J]. 颜怀龙,周雪莲,孙笑,周丹,汪泳.  中国给水排水. 2010(09)
[4]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 赵永宏,邓祥征,战金艳,席北斗,鲁奇.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03)
[5]三峡回水区DOM的F-7000三维荧光光谱特征[J]. 方芳,杨艳,翟端端,郭劲松,李哲,周红.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09(06)
[6]富营养化水体除藻方法的研究[J]. 刘玥,李毅.  环境科学导刊. 2009(S1)
[7]藻类对水体的危害及灭藻技术的现状分析[J]. 熊彩蕾,罗亚田,王丽.  辽宁化工. 2009(03)
[8]太湖入湖河口和开敞区CDOM吸收和三维荧光特征[J]. 刘明亮,张运林,秦伯强.  湖泊科学. 2009(02)
[9]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原因分析[J]. 朱广伟.  湖泊科学. 2008(01)
[10]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J]. 宋关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7)

硕士论文
[1]饮用水源中天然有机物特性表征及有机物强化去除工艺研究[D]. 张冉.河北科技大学 2009
[2]电凝聚对微污染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研究[D]. 李燕莉.武汉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80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80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c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