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17:51
近些年来,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每年的全国“两会”和东北地区地方“两会”上,都有越来越多的代表和委员强烈呼吁重视黑土地保护问题。在学术界,专家学者多年坚持开展黑土地保护方面的研究,在黑土地保护的技术层面、政策层面等多个领域,提出了强化黑土地保护的设想和具体建议。从相关文献来看,各方面专家学者对黑土地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可资借鉴的思路、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吉林省黑土地地力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吉林省21个县份土壤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榆树、农安、长岭、永吉四个典型县份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吉林省黑土地变化的总体判断,即:黑土区土壤有机质下降幅度比较明显,西部黑土区中低产田增加幅度比较明显,东部黑土区中高产田面积增加比较明显。(2)分析黑土地地力影响因素。吉林省黑土区地貌类型复杂,土壤垂直分布明显,虽然开发垦殖时间不长,但由于土地使用的诸多不合理现象,造成土地输出量大,输入量小,破坏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大幅度降低,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地生产潜力下降,自然灾害频...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各省(区、市)1977年-1978和2013年-2014年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广西、山西、陕西、贵州,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 102.14%;产贡献率超过 5%的有省份有 8 个,即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河北、安徽、内蒙古、四川,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 69.68%;来自北黑土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4 个省份粮食增产贡献率到 34.8%,成为全国粮食增产贡献份额最大的地区。(见图 1.2)
面积 区域 主要土壤类辽宁省 12.29×104km2除朝阳市、锦州市西部、葫芦岛市西部的大部分区域以棕壤土为吉林省 18.7×104km2全部以草甸土、黑为主龙江省 45.25×104km2全部以黑土、草为主古自治区 26.76×104km2呼伦贝尔市东部、兴安盟大部和通辽市北部地区以暗棕壤和土为主来源:刘铁军,刘艳萍,赵显波等.黑土地冻融作用与土壤风蚀研究[M].北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11:25-2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J]. 梁卫,袁静超,张洪喜,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沙洪林,迟畅,任军. 东北农业科学. 2016(02)
[2]耕作措施对东北黑土微生物呼吸的影响[J]. 贾淑霞,孙冰洁,梁爱珍,陈学文,张士秀,魏守才,刘四义,陈升龙,张晓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15(09)
[3]冻融温度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李琳慧,李旭,许梦,王观竹,于济通,郭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4)
[4]刍议秸秆还田对土壤生态特性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J]. 苗相伟,王国东,曹珅,李美华,李宁,杨光,赫名哲. 辽宁农业科学. 2015(02)
[5]冻融交替后不同尺度黑土结构变化特征[J]. 王恩姮,赵雨森,夏祥友,陈祥伟. 生态学报. 2014(21)
[6]政策“碎片化”:表现、原因与对策研究[J]. 张玉强.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4(05)
[7]东北黑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路径探析[J]. 李维波,李鸣. 学术交流. 2014(07)
[8]东北黑土地土壤风蚀风洞模拟试验研究[J]. 刘铁军,赵显波,赵爱国,郭建英.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2)
[9]基于web of science的世界黑土研究轨迹与热点分析[J]. 盛春蕾,霍莉莉,贾淑霞,刘晓冰. 土壤与作物. 2012(03)
[10]中国与乌克兰黑土成土因素分析[J]. 谷思玉,郭爱玲,汪睿,宋秀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5)
博士论文
[1]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张彬.吉林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83199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各省(区、市)1977年-1978和2013年-2014年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广西、山西、陕西、贵州,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 102.14%;产贡献率超过 5%的有省份有 8 个,即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河北、安徽、内蒙古、四川,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 69.68%;来自北黑土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4 个省份粮食增产贡献率到 34.8%,成为全国粮食增产贡献份额最大的地区。(见图 1.2)
面积 区域 主要土壤类辽宁省 12.29×104km2除朝阳市、锦州市西部、葫芦岛市西部的大部分区域以棕壤土为吉林省 18.7×104km2全部以草甸土、黑为主龙江省 45.25×104km2全部以黑土、草为主古自治区 26.76×104km2呼伦贝尔市东部、兴安盟大部和通辽市北部地区以暗棕壤和土为主来源:刘铁军,刘艳萍,赵显波等.黑土地冻融作用与土壤风蚀研究[M].北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11:25-2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J]. 梁卫,袁静超,张洪喜,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沙洪林,迟畅,任军. 东北农业科学. 2016(02)
[2]耕作措施对东北黑土微生物呼吸的影响[J]. 贾淑霞,孙冰洁,梁爱珍,陈学文,张士秀,魏守才,刘四义,陈升龙,张晓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15(09)
[3]冻融温度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李琳慧,李旭,许梦,王观竹,于济通,郭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4)
[4]刍议秸秆还田对土壤生态特性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J]. 苗相伟,王国东,曹珅,李美华,李宁,杨光,赫名哲. 辽宁农业科学. 2015(02)
[5]冻融交替后不同尺度黑土结构变化特征[J]. 王恩姮,赵雨森,夏祥友,陈祥伟. 生态学报. 2014(21)
[6]政策“碎片化”:表现、原因与对策研究[J]. 张玉强.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4(05)
[7]东北黑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路径探析[J]. 李维波,李鸣. 学术交流. 2014(07)
[8]东北黑土地土壤风蚀风洞模拟试验研究[J]. 刘铁军,赵显波,赵爱国,郭建英.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2)
[9]基于web of science的世界黑土研究轨迹与热点分析[J]. 盛春蕾,霍莉莉,贾淑霞,刘晓冰. 土壤与作物. 2012(03)
[10]中国与乌克兰黑土成土因素分析[J]. 谷思玉,郭爱玲,汪睿,宋秀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5)
博士论文
[1]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张彬.吉林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83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8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