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多点进水厌氧—多级缺氧/好氧—膜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6 04:3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由氮、磷引起的水体污染日益加剧,给水体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污水脱氮除磷工作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生物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和最有发展前途的脱氮除磷方法之一。本文基于目前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研究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生物脱氮除磷存在的问题,将污水生物处理新理论(如废水处理生物反应统一动力学理论、活性污泥法动力学负荷理论以及同步硝化反硝化理论等)和新技术(膜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的厌氧-多级缺氧/好氧-膜组合脱氮除磷工艺(简称An-M(A/O)-MBR工艺)。该工艺主要由厌氧区、多级A/O区和MBR区三部分组成,其主要技术特点为;(1)采用多点进水方式,一方面,实现全程低营养状态,有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另一方面,采用原水为反硝化补充碳源,促进了反硝化的进行,同时节省了外加碳源的费用;(2)多级A/O区采用间隔曝气方式,使混合液在前进的过程中频繁地经历缺氧-好氧环境,达到频繁的硝化和反硝化,使产生的硝态氮得到及时的去除而不至于抑制整个硝化反应的进行,达到频繁硝化和反硝化的目的,最终在无混合液内回流的条件下实现氮的高效去除;(3)采用膜分离代替传统...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多点进水厌氧—多级缺氧/好氧—膜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2多点进水nA#M囚O)#MBR系统实物图

试验装置图,比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试验装置


图 .4 2 多点进水nA #M 囚 O )#M BR 系统实物图Fig.4.2 P hoto ofthe steP #ef ed nA #M A/( O )#M B R system4.1.2 试验水质及分析方法试验原水均采用模拟的生活污水, 其成分见表3.2, 各成分浓度根据试验工况相应地有所调整 " 常规的监测项 目和分析方法见表 3.3 "接通2N

原生动物,试验系统


出泌图 53 试验系统中的原生动物显微镜照片(16lx )0Fig.53 M icor graPhs ofthe Pro tozoa in the expe ir m enta lsystem (16xl)0羹蘸i舞忍麟蓄妻簇魏会 呈乏姗 毖缅幼资奴夔勇魂题盛舞弓然比鹅 名男翌 鑫淤凳釜澳 三醚吞缝醚陈葱邸睽 {望澎罄翎刃鲜浓幻翻豁才.协一净l-必一钱了! 冲编_#-粉 #气 ,勺七!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替式缺氧/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能[J]. 袁丽梅,张传义,张雁秋,奚旦立.  中国给水排水. 2006(23)
[2]间歇循环活性污泥—MBR工艺的脱氮除磷特性[J]. 赵方波,于水利,荆国林,李谦,镇祥华.  中国给水排水. 2006(11)
[3]城市污水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试验研究[J]. 王社平,彭党聪,朱海荣,单巧莉,马亮,鞠兴华,黄利彬.  环境科学研究. 2006(03)
[4]MBR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机理探讨[J]. 邹联沛,刘红丽,徐高田.  污染防治技术. 2004(03)
[5]MBR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机理探讨[J]. 邹联沛,刘红丽,徐高田.  污染防治技术. 2004 (03)
[6]优化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设计参数[J]. 祝贵兵,彭永臻,周利,马勇,张新兰.  中国给水排水. 2004(09)
[7]分级式除磷脱氮工艺探讨[J]. 龙北生,聂熹,赵勇胜,崔志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02)
[8]废水处理生物处理高效硝化新工艺[J]. 张雁秋,张洁,许翱天,李若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02)
[9]分段进水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J]. 邱慎初,丁堂堂.  中国给水排水. 2003(04)
[10]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现状与发展[J]. 仝武刚,王继徽,刘大鹏.  工业水处理. 2002(09)



本文编号:3609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609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a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