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系统中N 2 O的宏观释放规律与污泥基团内微观产生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0 14:10
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65倍。研究发现:废水生物脱氮过程是N2O重要的释放源,导致N2O由水环境转嫁至大气环境中。因此,废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产生机制与减量化控制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厌氧氨氧化的短程生物脱氮工艺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脱氮工艺,因其简洁高效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该工艺在低氧高氨环境下运行往往会引起N2O的大量释放。本文以部分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层面研究了系统中N2O的释放规律。同时,研发并制备出分离式N2O微电极,以从微观层面研究污泥基团内部N2O产生机制。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研发并制备了尖端直径为5060μm的Clark型分离式N2O微电极(ZL201310393885.1与ZL201310395421.4),微电极由锥形玻璃管电极和套接于其下端的外部管状锥形玻璃套管构成。该微电极响应...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全程硝化反硝化(A)与部分亚硝化与Anammox过程(B)过程比较
氮循环Fig.1.2.Nitrogencirculation
的大小与所对应待测物质浓度对数成正比,浓度[89, 90]。常见的电压型微电极有:pH 微[93]和 NO3 微电极[94]。的 N2O 和 O2微电极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CO3-在部分亚硝化中功能及对亚硝化效能影响[J]. 李祥,王悦,黄勇,巫川,王孟可,陈宗姮,刘福鑫.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3)
[2]亚硝化SBR反应器快速启动过程的控制条件优化[J]. 张黎,胡筱敏,姜彬慧,韩天放. 环境工程. 2014(10)
[3]高氨氮废水的亚硝化调控因素研究[J]. 王莎,戴晓虎,曹达文,陈文静,杨殿海. 中国给水排水. 2014(11)
[4]污水生物处理实际工艺中氧化亚氮的释放:现状与挑战[J]. 王亚宜,周东,赵伟,叶柳,黎力,谭学军,宋成康.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5)
[5]连续流反应器污水硝化过程中的N2O释放[J]. 吴光学,王恩革,邢丽贞,管运涛.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3)
[6]A2O工艺中N2O的产生与逸散特征[J]. 闫旭,韩云平,刘俊新.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2)
[7]厌氧氨氧化前置亚硝化反应器启动及稳定研究[J]. 李祥,黄勇,朱莉,袁怡,程钟姮,张丽. 水处理技术. 2013(07)
[8]碱度对常低温处理生活污水亚硝化的影响[J]. 张肖静,李冬,周利军,程庆锋,范丹,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04)
[9]微电极测量系统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中的应用[J]. 王敬富,陈敬安,曾艳,杨永琼,杨海全,计永雪. 地球与环境. 2013(01)
[10]中试MBBR装置强化氨氮去除速率的影响条件研究[J]. 郑敏,杨波,汪诚文,贾捍卫. 中国环境科学. 2012(10)
本文编号:3619017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全程硝化反硝化(A)与部分亚硝化与Anammox过程(B)过程比较
氮循环Fig.1.2.Nitrogencirculation
的大小与所对应待测物质浓度对数成正比,浓度[89, 90]。常见的电压型微电极有:pH 微[93]和 NO3 微电极[94]。的 N2O 和 O2微电极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CO3-在部分亚硝化中功能及对亚硝化效能影响[J]. 李祥,王悦,黄勇,巫川,王孟可,陈宗姮,刘福鑫.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3)
[2]亚硝化SBR反应器快速启动过程的控制条件优化[J]. 张黎,胡筱敏,姜彬慧,韩天放. 环境工程. 2014(10)
[3]高氨氮废水的亚硝化调控因素研究[J]. 王莎,戴晓虎,曹达文,陈文静,杨殿海. 中国给水排水. 2014(11)
[4]污水生物处理实际工艺中氧化亚氮的释放:现状与挑战[J]. 王亚宜,周东,赵伟,叶柳,黎力,谭学军,宋成康.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5)
[5]连续流反应器污水硝化过程中的N2O释放[J]. 吴光学,王恩革,邢丽贞,管运涛.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3)
[6]A2O工艺中N2O的产生与逸散特征[J]. 闫旭,韩云平,刘俊新.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2)
[7]厌氧氨氧化前置亚硝化反应器启动及稳定研究[J]. 李祥,黄勇,朱莉,袁怡,程钟姮,张丽. 水处理技术. 2013(07)
[8]碱度对常低温处理生活污水亚硝化的影响[J]. 张肖静,李冬,周利军,程庆锋,范丹,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04)
[9]微电极测量系统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中的应用[J]. 王敬富,陈敬安,曾艳,杨永琼,杨海全,计永雪. 地球与环境. 2013(01)
[10]中试MBBR装置强化氨氮去除速率的影响条件研究[J]. 郑敏,杨波,汪诚文,贾捍卫. 中国环境科学. 2012(10)
本文编号:3619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61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