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4 22:16
在诸多的环评方法中,选择了模糊评价方法。不仅因为这种方法发展较为成熟,有大量成功应用于许多领域的例子,更重要的是模糊集理论提出了隶属度的概念,符合人的思维逻辑。而且,通过权矢量与隶属度矩阵的合成运算求取综评结果的综评框架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故拟在此框架下进行探讨。本文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隶属函数问题在模糊评价中最令人关注的是隶属度的确定问题。隶属度是个模糊概念,只有在隶属函数确定后隶属度才被定义。对于某些污染指标本文通过假设“污染物”粒子在人体内随机扩散并聚集成团簇是一种致病原因的条件下,运用分形理论中“分形生长”的NN-DLA模型,由计算机模拟导出隶属函数的数学模型,并由专门研究国家标准的W-F定律确定模型参数,从而求得相应隶属函数。2)时间序列问题传统的评价方法只取各污染指标波动值的均值参与综评,没有考虑数值波动性蕴含的信息。本文用Hurst的R/S分析法分析了各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序列,从而求得“分形维数”,并指出分形维数反映了各污染指标浓度波动的复杂程度,并把分形维数纳入到权数分配中,使环评更贴近实际。3)指标选择、权数分配与合成运算算子选择问题这3个问题都可有不同选择,...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质量的恶化
1.2 环评的重要性及法律依据
1.3 国内外环评方法研究现状
1.3.1 包含权向量的环评方法
1.3.2 利用计算机模拟数字结构进行数据分析的环评方法
1.3.3 基于频率统计与群体智能寻优的环评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方向
1.4.1 对环评的认识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小结
第二章 模糊环评的不确定问题
2.1 模糊集的理论探讨
2.1.1 明确概念与模糊概念
2.1.2 模糊集的代数运算
2.1.3 模糊集间的贴近度及距离
2.1.4 模糊关系矩阵
2.1.5 模糊变换
2.2 环评指标的确定
2.2.1 环境质量标准
2.2.2 评价指标选定对环评结论的影响
2.3 隶属度与检测点位置问题
2.3.1 隶属度的确定
2.3.2 检测点位置的确定
2.4 权数的分配及权矢量与隶属度矩阵的合成运算算子的确定
2.4.1 权数的分配
2.4.2 权矢量与隶属度矩阵的合成运算算子
2.5 小结
第三章 “隶属度~浓度”关系探讨
3.1 “危害程度~浓度”关系的研究方法
3.1.1 国家标准
3.1.2 韦伯—费希纳定律
3.1.3 隶属函数
3.2 致病原因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假设
3.3 粒子“扩散~聚集”模型
3.3.1 DLA模型
3.3.2 NN-DLA模型
3.4 “危害程度~浓度”关系探讨
3.4.1 粒子“扩散~聚集”过程模拟
3.4.2 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应用
3.5 小结
第四章 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蕴含的信息及特征值
4.1 时间序列问题的重要性
4.2 R/S统计分析法
4.2.1 R/S统计分析法理论分析
4.2.2 R/S统计分析法应用问题的讨论
4.3 时间序列的分形分析方法
4.3.1 分形的基本理论
4.3.2 分形的处理方法
4.3.3 时间序列问题的分形处理
4.4 小结
第五章 污染物检测点位置的选择
5.1 检测点搜寻方法探讨
5.2 遗传算法
5.2.1 生物的进化和遗传
5.2.2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
5.2.3 遗传算法的应用
5.3 遗传算法在对综评指数分布场搜索上的应用
5.3.1 遗传算法的局限性
5.3.2 遗传算法的改造
5.3.3 遗传算法搜寻污染源举例
5.4 小结
第六章 权数分配及权矢量与隶属度矩阵合成运算的算子
6.1 “合成算子”的选择
6.1.1 M(∧,∨)算子
6.1.2 M(·,+)算子
6.2 权数分配问题
6.3 小结
第七章 一种新的模糊评价方法
7.1 环评程序及环评计算方法
7.1.1 环评程序
7.1.2 环评计算方法
7.2 计算举例
7.2.1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举例
7.2.2 传统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举例
7.2.3 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所做的工作与结论
8.1.1 所做的工作
8.1.2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区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以河西地区城市化过程为例[J]. 孙心亮,方创琳. 干旱区地理. 2006(05)
[2]集对分析法在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卢敏,张展羽,石月珍.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3]论分形理论的系统科学思想[J]. 高剑平. 学术论坛. 2006(08)
[4]投影寻踪模型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王顺久,李跃清. 生态学杂志. 2006(07)
[5]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集对评价模型及应用[J]. 李凡修,梅平,陈武. 环境工程. 2006(03)
[6]初探数学“怪物”——分形几何[J]. 刘卉.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6(02)
[7]分形理论及其应用[J]. 刘莹,胡敏,余桂英,李小兵,刘晓林. 江西科学. 2006(02)
[8]分形理论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J]. 陈力,邵瑞. 皖西学院学报. 2006(02)
[9]事故关联维数的分形特征分析[J]. 邵辉,施志荣,赵庆贤.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04)
[10]蚁群算法的研究进展评述[J]. 段海滨,王道波,于秀芬. 自然杂志. 2006(02)
本文编号:3656025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质量的恶化
1.2 环评的重要性及法律依据
1.3 国内外环评方法研究现状
1.3.1 包含权向量的环评方法
1.3.2 利用计算机模拟数字结构进行数据分析的环评方法
1.3.3 基于频率统计与群体智能寻优的环评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方向
1.4.1 对环评的认识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小结
第二章 模糊环评的不确定问题
2.1 模糊集的理论探讨
2.1.1 明确概念与模糊概念
2.1.2 模糊集的代数运算
2.1.3 模糊集间的贴近度及距离
2.1.4 模糊关系矩阵
2.1.5 模糊变换
2.2 环评指标的确定
2.2.1 环境质量标准
2.2.2 评价指标选定对环评结论的影响
2.3 隶属度与检测点位置问题
2.3.1 隶属度的确定
2.3.2 检测点位置的确定
2.4 权数的分配及权矢量与隶属度矩阵的合成运算算子的确定
2.4.1 权数的分配
2.4.2 权矢量与隶属度矩阵的合成运算算子
2.5 小结
第三章 “隶属度~浓度”关系探讨
3.1 “危害程度~浓度”关系的研究方法
3.1.1 国家标准
3.1.2 韦伯—费希纳定律
3.1.3 隶属函数
3.2 致病原因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假设
3.3 粒子“扩散~聚集”模型
3.3.1 DLA模型
3.3.2 NN-DLA模型
3.4 “危害程度~浓度”关系探讨
3.4.1 粒子“扩散~聚集”过程模拟
3.4.2 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应用
3.5 小结
第四章 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蕴含的信息及特征值
4.1 时间序列问题的重要性
4.2 R/S统计分析法
4.2.1 R/S统计分析法理论分析
4.2.2 R/S统计分析法应用问题的讨论
4.3 时间序列的分形分析方法
4.3.1 分形的基本理论
4.3.2 分形的处理方法
4.3.3 时间序列问题的分形处理
4.4 小结
第五章 污染物检测点位置的选择
5.1 检测点搜寻方法探讨
5.2 遗传算法
5.2.1 生物的进化和遗传
5.2.2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
5.2.3 遗传算法的应用
5.3 遗传算法在对综评指数分布场搜索上的应用
5.3.1 遗传算法的局限性
5.3.2 遗传算法的改造
5.3.3 遗传算法搜寻污染源举例
5.4 小结
第六章 权数分配及权矢量与隶属度矩阵合成运算的算子
6.1 “合成算子”的选择
6.1.1 M(∧,∨)算子
6.1.2 M(·,+)算子
6.2 权数分配问题
6.3 小结
第七章 一种新的模糊评价方法
7.1 环评程序及环评计算方法
7.1.1 环评程序
7.1.2 环评计算方法
7.2 计算举例
7.2.1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举例
7.2.2 传统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举例
7.2.3 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所做的工作与结论
8.1.1 所做的工作
8.1.2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区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以河西地区城市化过程为例[J]. 孙心亮,方创琳. 干旱区地理. 2006(05)
[2]集对分析法在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卢敏,张展羽,石月珍.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3]论分形理论的系统科学思想[J]. 高剑平. 学术论坛. 2006(08)
[4]投影寻踪模型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王顺久,李跃清. 生态学杂志. 2006(07)
[5]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集对评价模型及应用[J]. 李凡修,梅平,陈武. 环境工程. 2006(03)
[6]初探数学“怪物”——分形几何[J]. 刘卉.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6(02)
[7]分形理论及其应用[J]. 刘莹,胡敏,余桂英,李小兵,刘晓林. 江西科学. 2006(02)
[8]分形理论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J]. 陈力,邵瑞. 皖西学院学报. 2006(02)
[9]事故关联维数的分形特征分析[J]. 邵辉,施志荣,赵庆贤.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04)
[10]蚁群算法的研究进展评述[J]. 段海滨,王道波,于秀芬. 自然杂志. 2006(02)
本文编号:3656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65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