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环境氧化应激诱发蛋白质(多肽)氧化损伤评价新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15:16
  环境问题是当前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外源性环境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由食物链经消化道摄入和皮肤接触等渠道进入生物体内,诱发机体发生环境氧化应激(氧化活性物质(ROS)的过量表达),造成DNA/RNA、蛋白质、多肽、脂类等生物分子的氧化损伤、现已证明环境氧化应激与诸多疾病有关,并且是引起疾病第二位的原因。因此,研究环境污染物诱发机体功能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机理,建立其快速、灵敏评价方法有助于人们了解环境污染物的致病机理和全面评价污染物毒性,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蛋白质是生物体各种功能的直接执行者。当其暴露于氧化应激的环境中时,ROS能够诱发机体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氧化性损伤和功能的消弱/丧失,进而导致诸多疾病的发生。因此,研究环境污染物对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作用一直是环境污染与健康领域的热门课题。本论文以分析化学、环境毒理学为背景,结合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实验技术模拟研究了环境氧化应激诱发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的氧化损伤机理,并对氧化损伤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论文...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目录
CONTENT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环境氧化应激与诱发因素
        1 环境氧化应激
        2 环境氧化应激的诱发因素
    第二节 环境氧化应激、蛋白质损伤与疾病
        1 氧化应激的重要靶分子---蛋白质
        2 蛋白质氧化损伤类型
        3 蛋白氧化损伤诱发的相关疾病
    第三节 环境氧化应激致蛋白质氧化损伤研究的分析评价技术
        1 蛋白质氧化损伤样品的分离技术
        2 蛋白质氧化损伤的检测技术
        3 蛋白质氧化损伤产物作为环境氧化应激标记物的研究
        4 环境氧化应激致蛋白质氧化损伤的模拟评价研究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 论文的研究目的
        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3 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电化学技术的蛋白质(多肽)界面氧化损伤研究
    第一节 半胱氨酸界面氧化损伤过程的电化学模拟研究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
            2.2 试剂
            2.3 工作电极的预处理
            2.4 缓冲溶液选择
            2.5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研究体系的循环伏安特征
            3.2 电化学循环伏安条件对靶分子氧化还原过程的影响
        4 结论
    第二节 谷胱甘肽界面氧化损伤过程的电化学模拟研究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
            2.2 试剂
            2.3 工作电极的预处理
            2.4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研究体系的循环伏安特征
            3.2 靶分子氧化损伤位点与损伤机理分析
            3.3 电化学循环伏安条件对靶分子氧化还原过程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节 胰岛素蛋白界面氧化损伤过程的电化学模拟研究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
            2.2 试剂
            2.3 工作电极的预处理
            2.4 试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研究体系的循环伏安特征
            3.2 靶分子氧化损伤位点分析
            3.3 电化学循环伏安条件对胰岛素靶分子氧化还原过程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章 基于色谱、质谱技术蛋白质氧化损伤新型标记物的研究
    第一节 以多肽氧化产物作为评价多肽、蛋白氧化损伤效应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研究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
            2.2 试剂与材料
            2.3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氧化损伤标记物的液相色谱分离与质谱检测
            3.2 氧化损伤产物的二级质谱分析---氧化损伤位点定位
            3.3 多肽氧化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标记物有效性的评价
        4 结论
    第二节 环境氧化应激条件下细胞色素C氧化损伤位点和损伤程度评价的新型标记物研究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
            2.2 试剂与耗材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细胞色素C酶解产物的LC/MS分析---氧化损伤潜在标记物(氧化多肽)的分离鉴定
            3.2 氧化多肽的MS/MS分析---氧化损伤位点的鉴定
            3.3 蛋白靶分子氧化损伤程度的定量化——标记物的有效性评价
        4 结论
    第三节 环境氧化应激条件下牛血红蛋白氧化损伤位点和损伤程度的新型标记物---细胞水平蛋白质氧化损伤模拟研究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
            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血红蛋白酶解产物的LC/MS分析---氧化损伤候选标记物的鉴定
            3.2 多肽氧化损伤前后MS/MS差异化分析---氧化损伤位点的鉴定
            3.3 氧化多肽的选择性离子分析-新型标记物的准确定量研究
            3.4 蛋白损伤位点氧化损伤趋势的比较分析---标记物的有效性评价
        4 结论
第四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1 主要结论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蛋白质分离分析中的色谱技术新进展[J]. 鲁碧楠,许丽娜,韩旭,彭金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9(S1)
[2]蛋白质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 孙平,张逢春,张影.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3]植物体内的蛋白质氧化研究进展[J]. 伏毅,谭晓荣.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4]蛋白质羰基化与衰老[J]. 李国林,印大中.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20)
[5]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晚期氧化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J]. 黄金杰,崔明姬.  吉林医学. 2008(17)
[6]不同活性氧胁迫下Bacillus sp.F26以抗氧化物酶合成为特征的应激响应[J]. 燕国梁,华兆哲,堵国成,陈坚.  生物工程学报. 2008(04)
[7]蛋白质氧化及其对乳蛋白结构与功能性的影响[J]. 崔旭海,孔保华.  中国乳品工业. 2008(01)
[8]蛋白质氧化的研究进展[J]. 吴志贤,薛耀明.  临床检验杂志. 2007(06)
[9]过氧亚硝酸根对蛋白质损伤的研究进展[J]. 王云海,罗云敬,钟儒刚.  化学进展. 2007(06)
[10]蛋白质芯片的研究与应用[J]. 黄啸.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博士论文
[1]硝化对胰岛素结构、功能影响的研究[D]. 池泉.华中科技大学 2006
[2]蛋白质组学多维色谱质谱分析平台新技术新方法研究[D]. 张婕.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人血浆游离3-硝基酪氨酸方法与应用研究[D]. 郭帅.山东大学 2009
[2]2,4,6-三氯苯酚诱导鲫鱼肝脏自由基的产生及氧化损伤的研究[D]. 纪靓靓.辽宁大学 2007
[3]不同形态的铁对BSA-脂质体体系脂质过氧化以及蛋白质氧化的催化作用研究[D]. 宋艳红.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72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672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a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